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贫困户 ,你们就是我们的亲人” ——镇巴县委宣传部里的扶贫故事

汉中日报 2017-07-14 10:28 大字

本报通讯员 黄娟 今年以来,脱贫攻坚是身边大部分人挂在嘴边和身体力行的关键词,每个人都有自己行业领域的扶贫业务工作,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帮扶户,我所在的镇巴县委宣传部,平均每个人帮扶了3户,主要领导和下派第一书记包的更多,是普通干部的二三倍。

一天又一天,我们忙碌着扶贫工作,进村入户完善表册、宣讲政策、发展产业。时间一长,帮扶的每一户都像自己结的一门“亲戚”,贫困户就成了我们在农村的“亲人”。

“贫困户不是你一生的名字”

我帮扶的其中一户,致贫原因是因学。第一次入户,填写基本信息时,我从户主那栏一页页翻看,翻到其中一个儿子那页正打算写,同去的村干部跟我使了个眼色,小声说,那个孩子夭折了,也许不舍得,也许不想面对,那页户口没有注销,他让我最好别问,免得揭开伤疤。于是我没问。

第二次去,我还是没问这回事,只问他们上高中的女儿和上初中的儿子学习怎样?教育扶贫相关政策享受到没?家里主要有哪些困难?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第三次,那家阿姨(她比我母亲年龄略小,论辈分我叫她阿姨)跟我说,你不晓得哟,我们这个家庭有多曲折……原来,他们儿子当初是双胞胎,几年前,其中一个出了意外夭折了。那家男主人会木工,本来很能挣钱,但出事之后担心另一个儿子,只想守着他,于是“正是好挣钱的时候没挣钱,在镇上租房守着儿子念书,本来挺好过的家庭就这么变穷了。”阿姨是个能干且心强的人,她并不甘心当贫困户,所以特别注重孩子教育。女儿高考完想出去打暑假工,阿姨说啥都不让去,说不放心一个女孩子出去,她让女孩在家照顾弟弟,自己出去打两个月工。

高考成绩出来那天下午,我接到阿姨的电话,她说,女儿上二本线了,言语中难掩激动!我也很激动,到处帮忙打听大学生捐助情况,经了解,女孩上大学可以申请8000元助学贷款,还会得到每学年6000元的生活补助,入学应无忧。上次过去,我送给女孩一本书,我希望这个花一样年纪的女孩在风雨中健康成长,贫困户并不是他们一生的名字。

“啥时候脱贫,啥时候结婚!”

彭汉冰,九零后,县委宣传部通讯组干部,4月份到赤南镇梅坡村任第一书记,已驻村3个月。这个娃娃脸的小伙子,工作起来认真到“挑剔”的程度。干部入户合影,要在照片上注明帮扶人、贫困户姓名和合影地点,有同事编辑的文字格式不对,他一个个督促整改,包括单位领导。

吃饭的时候跟汉冰闲聊,问他前段时间公务员考试咋样,他说,没过,不提了,先把扶贫工作做好。交谈中,我了解到他工作生活的日常:

老妈打电话问:马上公务员考试了,你复习得咋样了?

答曰:莫时间,要入户走访,了解信息,填表!

未婚妻发视频:9月份就要结婚了,我们去把结婚照拍了?

答曰:莫时间,要帮贫困户发展产业,种天麻!

前不久,彭汉冰参加了公务员考试,笔试通过,面试落选了,和第一名只差0.7分。朋友说好可惜,你稍微复习一下,那0.7分怎么也补上了。虽感可惜,但他并不后悔,他说,扶贫是大事,我个人得失和梅坡全村164户贫困户的幸福生活比起来,再选一次我还是选后者。他和未婚妻去年年底订婚,当时就确定了婚期为今年9月,现在两个人已经3个月没见面了。未婚妻很理解他,也愿意支持他的工作,主动把婚期推迟了,告诉他,你安心扶贫,老百姓啥时候脱贫,我们就啥时候结婚!

“有啥事,第一个就想跟她说”

一天,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孝琴收到一条信息,是她帮扶户中的肖大姐发的,大意是:家里想养猪,但很纠结到底养母猪还是公猪,前者经济效益好,但很费力操心操劳,后者倒容易些,但赚钱也少。肖大姐不知道该怎么做决定,就给王部长发信息让她帮忙参考,最终因肖大姐本人身体和家庭劳力等原因王部长建议她养了两头公猪。周围老乡跟肖大姐开玩笑:你喂个猪也要找领导。肖大姐自己也笑:不晓得为啥,有啥事第一个就想问下帮扶干部,她接触人多,懂得多,问下她的意见心里踏实些。

王孝琴包了5户,每一户大到产业发展、就医住院,小到养猪种地、家长里短,大小事情都愿意给她打电话、发信息,咨询政策、寻求支持,她也事无巨细照单全收,耐心细致地帮他们排忧解难。有一户张大爷,80多岁了,长期一个人在家。王孝琴经常去看他,给他买些吃的喝的日用品什么的,张大爷跟邻居说,那个帮扶干部,比我后人还孝顺!

宣传部每位干部都把自己的帮扶户当“亲人”,副部长华新圃看到帮扶户家里小孩穿着破旧,就掏钱给小孩买衣服、鞋子;有一户想养猪,没钱买猪仔,华新圃当即给他们1000元钱让去买。还有的干部为帮扶户大人小孩买衣服、买牛奶,力所能及给一些产业发展资金。

宣教科长李琼帮扶的其中一户刚好也姓李,那家女主人跟李琼说,你就像我亲侄女一样,以后干脆把我叫姑姑,我们认个姑侄亲!有次去,“姑姑”跟李琼闲聊:最近太阳大,天气热,地里黄花没摘,过几天老了开花了就不好吃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李琼悄悄叫上同事李绪文去地里帮忙把黄花全部摘回来了。“姑姑”看到竹篮里新鲜的黄花花蕾和李琼她们身上被玉米叶子划得红一道白一道的斑痕,又感动又心疼,嗔怪道:真是的,这么热的天,哪个叫你们去的!

“我有手有脚,要勤劳脱贫,光靠国家羞人!”“钥匙在门口芭笼里,你们自己开门搭板凳坐啊,我去把羊子赶回来!”走村入户,刚好在半路遇到了同事张小涛的帮扶户徐大爷,他在对面坡上对我们喊道。

找到钥匙,开了门,我们搬个板凳坐下等徐大爷,看他门口晒的干豆角和干洋芋片,一面干了另一面还是湿的,帮忙翻了个面。

一会儿功夫,徐大爷回来了,说:“哎呀,你们来的正好,屋里停电了,电卡我又不会弄,快些给我收拾一下,顺便教下我电卡哪门用的!”

徐大爷今年70多岁了,两个儿子在外务工,他守着老屋,虽已年过七旬,看起来精神矍铄。他房前屋后种满了豆角黄瓜各种蔬菜,用竹席晒的干菜铺满了院子,我们问,你种这么多菜吃得完吧?他说,吃不完卖钱嘛,我有手有脚,能种地能放羊,国家政策再好,光靠政府躺到吃睡到喝也不行啊,羞人!

这次扶贫,解决了他一些生活中的困难,还有就医养老的后顾之忧,他现在养了5只羊,2头猪,桃李满园,生活充满希望。最近每次去,他都直招呼我们摘桃子摘李子吃,并且记得我们每个人的名字,说我们是他帮扶人张小涛的朋友,那也就是他的朋友。

我心想,张小涛上次下乡扶贫,4岁的儿子生病住院一周多都没回去瞧一眼,也值得了。其实,为了扶贫,部里每位同事都是放下家庭、放下老小。胡赞菊,驻村工作队员,6月3日驻村,已35天没看到4岁的儿子了。李琼、欧世强,爱人都在镇上工作,每次下乡他们都把上小学的女儿寄在别人家吃、住,这两天他们的女儿都在参加期末考试,而他们在驻村,别说辅导,连人都见不到。

新闻推荐

汉中:多措并举力促整改取得实效

本报记者康传义通讯员李奕慧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向陕西省反馈督察意见后,汉中市紧盯难点和焦点问题,突出问题导向,以“严”“实”“精”“准”思想,抓认识固基础,抓措施强手段,抓督导促落实,中央环保...

镇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镇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