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迁安兴业惠民生 山乡百姓喜开颜 ——镇巴县持续深入推进陕南移民搬迁工作纪实

陕西日报 2015-07-09 18:49 大字

观音镇小南海安置社区

 文/图吴国新 蒲应发 王金波 

这里,是陕西省著名的红军之乡、苗民之乡、民歌之乡;这里,是巴山腹地的生态大县、文化名县、资源强县;这里,是陕南地区的农业大县、工业弱县和经济穷县。

这里就是地处汉中东南部的山区县镇巴。“地无半尺平”的自然条件,让这儿的百姓长期困扰于灾害威胁和环境的束缚,迁安避险、安居乐业是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梦寐以求的夙愿。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2011年,当省委、省政府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的号角吹响时,2万余户9万多镇巴山区搬迁群众的心沸腾了,从此他们将彻底告别看老天爷“脸色”来生存生产生活的被动局面。如今,发扬“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精神的镇巴人经过四年的持续发力,一套套舒适的新居、一幢幢整洁的楼房、一个个漂亮的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移民群众在拍手叫好的同时,也实现了从农民到市民的华丽转身,日子越过越有了盼头!

享有陕西“南大门”之誉的镇巴县,山峦延绵、风景秀丽,是一个生态和谐、气候温润、民风淳朴的山区县。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开展以来,该县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总目标和“规范、完善、提高”的总要求,狠抓开工、建设、入住等关键环节,明确责任、系统推进、精细管理、创新实干,各年度任务全面完成。截至去年底,全县建成集中安置点63个,搬迁安置移民8854户36398人,占十年规划总任务的40%,其中集中安置7313户23108人,累计投资达20.85亿元。

四年来,镇巴县始终把移民搬迁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与县情实际、城镇化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认真探索实践,寻求最佳路径,各项工作起步稳、推进好,效果实。2012和2013年度连续两年被省政府表彰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先进县”,也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表彰奖励。

聚力建家园 搬迁添亮点

在推进移民搬迁过程中,镇巴县委、县政府在省市大力支持下,各镇和县级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持续发力,较好地完成了各年度的搬迁任务。同时,突出抓好小配套工程的项目化管理和大配套项目的对接落实,以“四个始终”的有力举措为搬迁工作增添了亮点。

始终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总揽。在摸清底子、算清账的基础上统筹规划,科学布点。坚持移民搬迁与城镇化相结合,确定集中安置点的梯次规划格局;坚持集中安置为主,推行“城区上楼安置、集镇统规统建、山区跨区域安置”等模式,鼓励搬迁户进城入镇,全县集中安置率达90%;突出徽派建筑主基调,逐步形成了一镇一风格、一点一特色、一街一景观的搬迁建房特点。

始终以创新工作思路为动力。围绕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探索推进措施和方法。一是抓好审查关,坚持“三优先、一突破”选对象和“三级审核公示制”定对象,最大限度保障政策的公平性。二是积极推行“先拆后建、就近安置、整组搬迁”等模式破解搬迁用地难,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三是利用闲置资产探索建设特困户安置点的新途径。四是开展移民搬迁资金专项审计和集中安置点政府投资项目涉税专项检查,形成了倒逼机制。五是将灾后重建与移民搬迁相结合,彻底解决了倒房户的居住问题。

始终以群众就业增收为支撑。该县采取多项措施解决搬迁群众的增收问题。一是按照“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的思路,依据地理区位和资源禀赋,确定了东片重点发展茶叶、魔芋,中片依托矿产、劳务,西片着力发展蔬菜、核桃等特色的产业发展布局。二是整合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农民创业等培训政策,围绕市场需要,为搬迁群众户均至少提供一人的免费技能和创业培训。三是在投放小额贷款中强化扶持引导,鼓励大众创业。仅去年就发放小额贷款1500万元,帮助100余户搬迁户在城镇创业就业,年均增收2万元。

始终以健全推进机制为保障。以抓落实为核心,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一方面继续推行督查、通报、问责、一票否决等机制,发挥县级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作用。另一方面,建立县级领导包镇、部门单位包点、镇村干部包户的“三级包抓责任制”,落实任务,扎实推进。同时,把考核奖惩纳入移民搬迁工作全过程,确保目标、责任、时间、要求“四个到位”,并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重奖,构建起了创优争先的良好格局。

奋力克难关 工作谱新篇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镇巴县的移民搬迁工作取得许多可圈可点的成效,但在实施中也面临着集中搬迁难度加大、配套产业发展滞后、设施配套资金缺乏及后续管理亟待加强等需要破解的现实困难。

为此,该县坚持规划先行、集中安置、镇为实施主体、项目化管理和移民资金共管五项原则,在把握时间节点、对象确定、配套建设和搬迁入住四个重点的前提下,创新搬迁安置模式,优先搬迁两灾户、特困户和灾后重建户,积极推行“先拆后建、整组搬迁”模式,并利用闲置校园和敬老院安置特困户、五保户。目前,全县2011-2012年搬迁户已全部入住,2013年搬迁入住率达到75%。

在此基础上,该县围绕精准搬迁、精细管理、精确施策的工作要求,积极破难题、攻难关,围绕五方面发力,巩固移民搬迁成果。一是完善移民搬迁十年规划“十三五”移民专项规划。将其与经济社会发展、新型城镇化和新美丽乡村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等规划相结合,进一步优化布局,明确对象,科学搬迁。二是规范项目和资金管理。严格落实工程建设“五制”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确保项目运作规范;实行专户储存,封闭管理,确保移民搬迁各类资金运行安全高效。

三是加快安置房、配套设施和社区建设步伐。做到当年任务当年清,配套项目与安置房同步规划和实施,社区管理有效完善。四是抓好对象确认、群众入住、后续管理和产业扶持四个重点环节,定对象,保入住,重管理,兴产业。五是提高学习调研、组织协调、破难创新、落实担当、清廉务实五种能力,破解制约瓶颈,筑牢责任意识,打造特色亮点,全面提升移民搬迁工作质量。

强力谋发展 创优勇争先

紧盯目标不放松,换挡提速立新功。当下,镇巴县各级各部门坚定信心、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紧盯年度任务、薄弱环节和时间节点干,力促移民搬迁工作再迈新台阶。县上紧抓任务完成这一关键,多规融合,坚持既定政策、户籍管理和精准搬迁,强化旧宅腾退、精细管理、示范引领、项目备案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夯实镇为主体、部门配合、包抓包联、监督检查以及考核奖惩五种责任,切实做到抓规范促提升、抓配套促入住、抓产业促致富、抓创新促改革,为争创省级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先进县“三联优”的目标夯实根基。

首先,提高认识,把移民搬迁作为长期任务和重要机遇来抓。从省市安排看,近几年来始终对此项工作紧抓不放,不断完善配套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推动移民搬迁工作向纵深发展。今后在运行机制、督促检查、政策衔接等方面将会继续加大力度,不断规范。从镇巴实际讲,移民搬迁既是省市工作部署,也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它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推动了城镇化建设,也帮助山区群众彻底搬离了恶劣的生存环境。

其次,完善思路,着力提高移民搬迁的精细化、规范化水平。一要注重结合,继续完善规划。将移民搬迁规划与其他规划、项目谋划及消除土坯房结合。二要创新思路,打造特色亮点。创新安置模式、加强后续管理、扶持产业发展,并通过产业培育、劳务输出、职业培训等渠道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三要建章立制,强化项目管理。加快项目实施,规范资金管理,强化审计监督。

再次,夯实责任,加快推进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完成每年度目标任务是移民搬迁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而,要明确责任,及时分解任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强化配合,加强工作协作和服务,加快项目审批和手续办理,解决工作难题;要强化督查,抓好落实,动态掌握进度,发现并解决问题。

攻坚克难强推进,干群协力建家园。过去几年来,镇巴县克服地域条件差、安置选址难、信息闭塞以及交通运输能力弱等因素,克难奋进、多点发力,陕南移民搬迁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精细化和常态化发展轨道,取得了明显成效。面对当前和“十三五”时期的工作,县委书记赵勇健和县长叶稳太一致表示:“今后,我县要着力化解征地费用高、人工价格高和安置成本高等诸多实际困难,积极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在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沟通联络的协调员、建筑材料的导购员、质量安全的监督员、移民群众的勤务员和生产致富的信息员,构建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支持、干群广泛参与的良好发展格局,用移民搬迁促‘三化’同步发展,引领县域经济社会实现新跨越,让和谐、文明、富裕、幸福的美好镇巴梦想成真!”

新闻推荐

陕西省通报镇巴“8·13”农村家宴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本报讯(记者郭晓斌通讯员张伟峰)9月2日,记者从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获悉,经过调查,汉中市镇巴县发生的“8·13”农村家宴群体性食物中毒,既是一起卫生不达标的食源性感染事故,也是一起县、镇食药监管...

镇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镇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