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弘扬传统文化 助力“双减”见效

汉中日报 2021-10-21 10:31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 高居信 雍辉)连日来,洋县为助力“双减”政策落地,鼓励各学校积极引进社会资源,将传统文化引入课后延时服务,既解决了学校专业教师不足问题,又丰富了课后服务内容;既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提升了“双减”工作的质效。

该县自10月从开展课后服务以来,为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部分学校面对校内体育艺术方面专业人才缺乏的实际,主动面向家长和社会选聘具有专长的社会人士参与课后服务,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春季学期,全县中小学聘请社会人员参与课后服务110人,占参与教职工总数的3.37%,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洋县南街小学聘请校外艺术教育专家和地方民间艺人,定期到学校为师生作报告,举办传承汉调桄桄项目培训、成果展示等,对师生进行传、帮、带为一体的传承活动,丰富校园艺术教育形式,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该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汉调桄桄欣赏课程,组建汉调桄桄工作坊,普及汉调桄桄知识,认识戏曲中生、旦、净、末、丑各种艺术形象,学唱腔、练技能,画杖头木偶脸谱、做杖头木偶服装、组装表演道具,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洋县城西小学在充分利用本校师资的基础上,外聘县域内书法绘画名家、体育达人担任课后服务社团指导教师,组建秦腔、国画、书法、陶笛、古筝、舞蹈、羽毛球、乒乓球等30多个社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特别是将秦腔社团纳入课后服务课程,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穿上色彩鲜艳的服装、戴上做工考究的戏帽,自信、娴熟地展示秦腔表演的水袖、手帕、飞虎旗、武戏等,举手投足之间有板有眼,腔调眼神气定神闲,深受学生喜爱。

洋县青年路小学将皮影作为乡土文化融入学校特色课程,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着力打造三色精品课程,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先后邀请国家一级导演赵玉明老师和国家一级演员刘英英、国家二级演员闫正义来学校指导孩子们拿杆、提杆、走位、表情等专业手法,聘请洋县皮影传承人何宝安利用课后服务教授皮影的传统制作工序和技法,受到了学生欢迎,赢得了家长好评。

目前,为进一步深化课后服务工作、助力“双减”落地,该县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正在出台《洋县选聘社会力量参与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实施意见(试行)》,将通过组织鼓励县域内有名望、有特长、有资质的社会人士参与学校体育美育工作,助力学校开齐上好体育艺术课程,支持学校课后服务社团活动,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努力办有特色的学校、育有特长的学生。

新闻推荐

“双减”政策落地月余汉中影响几何?

本报记者曹娜学生在课后服务课程中学习羌绣技法。(宁强南街小学供图)“双减”政策落地一月有余,学生作业负...

洋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洋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