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老街槐树关

汉中日报 2020-06-03 08:38 大字

高亚东汉江在汉中平原上经过一段休整后,到了平原的东头——洋县龙亭,秦岭余脉不再躲闪,槐树关横亘在眼前。

河水被再次逼进了山间峡谷。在平原上一直伴河而行的千年古道子午道,也在此进入山地,开始了更为艰险的路段。

这条开辟于秦汉时期的古道,在秦蜀交通中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槐树关是这条古道上为数众多的集镇之一。官道于此向西进入平川,向东进入山地,地势虽不是特别险峻,但设置关隘哨所不仅利于治安交通管理,更有重要的军事意义。东去的,过了此处就进入山区,没有平原地区密集的人口和集市,在这里再检查一次行装,看看需要添置的干粮货品,在集市上做些准备。若是东来的,从秦岭深处一路走来,到了这里,定是满心欢喜,马上要进入富庶美丽的汉中平原,会忘却连日来的鞍马劳顿,忘却深山老林中赶路的各种担忧——来自狼虫虎豹的威胁、来自山匪路霸的惊吓。

在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中,这些道路因为种种原因不断发生着变化。而后,几条入蜀的古道大都被改建成为国道。穿过槐树关的108国道这一段基本沿袭了子午道平原段,210国道秦岭段则与子午道山区段重合。

山区的集镇,集市往往都是追赶着人流密集的主要道路顺势形成。槐树关的集市也是这样,它从山脚下那条蜿蜒逼仄的老街,到后来追着108国道,人撵路,集撵路,执着地向更宽阔更平整更便捷的道路聚拢。我的记忆里,108这段改道两次,应该都有避开集市的考虑,但集市却不依不饶,每次都紧追不舍地随之迁移到新路上,以致每到农历一四七的逢集日,国道经常被沿路的行人、摊点和车辆所拥堵,形成一段难以疏通的肠梗阻,让交通部门大为光火。直到全封闭的西汉高速从头上跨过时,它才停下了追逐的脚步,抬头仰望,无可奈何地摇头作罢。

站在老街西端的关崖梁上,整个集镇尽收眼底。老街、旧国道、新国道、西汉高速,分别经由坡底、半坡、坡顶和半空,他们以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高度、不同的质感和速度形成了一个立体的交通网,抒写着这段古道的交通变迁史,也见证了一个山乡小镇的千年演变。

沿着山崖下到坡底开阔地段,来到老街西口。来槐树关赶集的大部分人都来自这边,而从东口进入的,多是来自县城和龙亭一带的商贩。西口是西、南、北片人赶集的入口,迎接来自罗曲、阳河、酉水、黄金峡一带的赶集人群。他们一大早出门,要赶十里几十里山路才能到集市上,赶到后的第一需要就是坐下来喘口气,所以,这里曾经布满饭铺茶铺。沿着窄窄的老街继续向东,遇到山脚下自北而来的小溪,老街在这里形成一个三岔口,主街继续向东,另一头溯溪而上拐向西北,有一块稍大的平地,是曾经的农贸市场,大家带来物产——抑或是一挑红薯,抑或是几串辣椒,抑或是家畜家禽,大都集中在这里进行贸易。小溪穿过主街的位置,搭建着一座小小的廊桥——不到两米宽的土桥两边立起了几根木柱,盖上了青瓦顶子,就给行人撑起一片遮雨蔽日的小空间,自成一处小景,给这条简朴的街道多了一点浪漫,也成为我对槐树关最为深刻的记忆之一。小桥以东的两边是供销社的门面和院子,在计划经济时代对农村贸易供应起了很大作用。平坦点的街道不到一百米,继续向东就是坡道段,大概有二百米的样子,在东头与位于半坡的老108国道汇合。坡道段,两边的房子无法把门面正对街道,会和街道交错着形成几处平台,零星散布着几家药店和小杂货铺。逢集的日子,街上的人会很多,把狭窄的街道挤得难以通过,经常会有沿着坡道两边临时摆放的摊点被踩到碰到,然后责怪声叫卖声说话声混杂在一起,好不热闹。好在老街和国道新街间有诸多房前屋后的小路相连,此路不通可绕道他处,以至于逢集日的热闹遍布整个集镇。新国道通车后,旧国道就被街市彻底占领了,一公里多的路段两边几乎全部建成了商铺门面,每家门前还搭起竹架子支起临时摊子,在集日把衣服鞋帽和锅碗瓢盆摆放出来,展示给行人兜售。

这是记忆中的老街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样子。那时,我中专毕业分配到槐树关,在老街边上住了十几个年头。调走之后,回来过几次,但来去匆匆,都没有去老街下面看看,总觉得它一直都在那里,不该有太大变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联系当地的朋友请他给我拍几张老街廊桥的照片,想核实一下具体的细节,但他回复我,不存在了。

啊?拆了?

是的,好几年了。

新闻推荐

洋县人民医院保安拾金不昧

本报讯(通讯员卢欣)“太感谢你们了,这可是我的‘救命钱’啊!”为了表达对洋县人民医院保安亢小龙拾金不昧行为的感谢,5月30日...

洋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洋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