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故事 培育秦岭野生猕猴桃树终于“结果” 在秦岭这个第二“办公室”,他们为濒危野生植物延续后代

华商报 2018-09-26 02:27 大字

47岁的张莹是西安植物园高级实验师,在西安植物园已工作25年了,秦岭对于他来说,像是第二个“办公室”,因为他隔三差五就要去秦岭,每年累计下来要在秦岭待两个多月。

2008年9月,他和同事去秦岭勘察珍稀野生植物,“在黑河上游附近,我们发现一棵很少见的猕猴桃树。”9月18日,张莹说,他把果实带回植物园,对种子进行处理后,就种了下去,后来他欣喜地看到出苗了,“出了200多株苗,最后存活了30多株。”

“我几乎每天都去看树苗的长势,4年后,终于结出了第一个果子,我太激动了,拿着标尺每天量,记数据做研究。”张莹说,这一批猕猴桃被取名为“秦紫壹号”,富含维C、花青素,现在已经培育了下一代,下一代是黄色的果实,叫“秦黄壹号”,富含胡萝卜素。

9月18日中午,张莹冒雨带着华商报记者来到他的“秦紫壹号”培育园,“你看,这一串串长得多好!”张莹的眼镜上沾满雨水,但他脸上欣喜的表情,就像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说着,他采摘了10小盒,打算做研究用。

“我上次去秦岭,发现黑河上游那一株猕猴桃树被人挖走了,难受得很,我打算把培育的树苗再种回去。”张莹说,作为一名植物园工作者,一项重要职责就是保护秦岭珍稀野生植物,最让他心疼的事,就是看到秦岭植被被破坏。

““陕西羽叶报春”好多年都找不到了,几年前有消息说秦岭有,张莹他们听说后马上赶到洋县。”西安植物园总园艺师马延康说,在张莹和同事们的努力下,目前“陕西羽叶报春”已被完好培育和保存了下来。“还有许多秦岭上越来越少的野生植物,我们研究如何让它们保有后代,现在正在研究“猬实”的繁殖方法,这种植物很少,只在华山上有分布。”

马延康和张莹还讲述了去秦岭工作的经历。“一般去一次要待三五天,住在老乡家,山上路不好走,尤其一下雨。经常遇到蛇,还有马蜂,上次被马蜂蜇了,脸肿了。”张莹说着,给记者看了小腿上的伤,“这是上次去秦岭被石子蹭的。”

55岁的马延康在西安植物园工作34年了,“上世纪80年代,我经常去秦岭,那时交通没现在方便,先坐火车去宝鸡,然后坐班车到村口,再步行,到达目的地后采数据、标本,需要4小时,但一个来回至少得5天。”马延康说,他们每天都要步行三四十公里,“沿着牛走过的道走,尤其遇到下雨,路上全是牛的脚印。鞋就没干过,当天晚上在火堆边烤完,第二天继续穿。现在回想,真是难以想象。”

最让马延康难忘的是,老一辈建设植物园老园区的人,“那时山上人少,我老师住在破庙里,背着铺盖卷、锅,遇到大雨封山,没吃的,就煮野板栗吃,现在我老师都80多岁了。”马延康说,每一代植物园工作者,对秦岭都有特别深厚的感情,因为他们在大山里走过太多路,付出太多心血。

张莹爱人崔严葡告诉记者:“我老公经常去秦岭,我和儿子都很担心,有一次在秦岭摔了,腿上的白骨都露出来了,很吓人!我觉得他在做造福人类的事情,我和儿子都支持他,也呼吁大家都保护秦岭野生植物。”

张莹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秦岭的植被不被破坏,秦岭上的所有野生植物都能完好地一直生存下去。华商报记者 任婷

新闻推荐

洋县农村劝导站构筑交通“安全网”

本报讯(通讯员陈维钦)洋县交警大队借助农村劝导站构筑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网”,现已在18个镇(办)设立劝导站282个,聘任劝导员348...

洋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洋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