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着力点”架起富民路 ——洋县发展产业助推脱贫记
本报通讯员张恤民
洋县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脱贫的着力点,充分发挥产业扶贫“造血”功能,立足县情实际,多措并举,力促贫困群众通过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蜂蜜圆了致富梦
“以前家里比较穷,自从养了土蜂,慢慢有了积蓄,如今家里条件好了,我还买了辆小车。”5月28日,洋县茅坪镇朝阳村12组村民岳长青激动地说,他家共有3口人,是村里的贫困户。2015年,村上把养殖土蜂作为他家脱贫的产业后,他当年养了30箱土蜂,3个月后就有了收获,这让他鼓足了发展的信心。去年,他又养了40箱土蜂,总数达到了70箱。到年底一算账,除了自己用和送朋友外,450公斤土蜂蜜收入达3万余元,让他脱了贫。
如今,全村还有78户贫困户像岳长青一样,通过养土蜂走上了致富路。
据了解,朝阳村地处洋县北部山区,环境良好,适宜养蜂。村上成立了养蜂专业合作社后,去年,全村1800箱土蜂共收获3500公斤土蜂蜜,以高价销往北京、上海等地,户均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
畜禽养殖鼓钱袋
洋县黄安镇庙垭村5组贫困户冯世成,在村上帮助支持下,去年初建起了圈舍,养了3头牛和1头猪,今年母牛又产下一只牛仔,家里的生活有了大改观。
之前,冯世成的妻子患糖尿病,一只眼睛失明,不但不能干活,还要常年服药。驻村工作队根据他家的情况,扶持养牛,让他智障的儿子放牛。今年,他的养殖和农业收入可以达到1万元。
依靠养鸡已经脱贫的华阳镇岩丰村67岁村民陈记富,去年养鸡500只,出售了350只,除去成本,去年纯收入至少1.3万元。和陈记富一样已经尝到养殖甜头的残疾人贫困户张银翁,先后养鸡400只,收入达到1.2万元。
有付出,就有收获。庙垭村低保户杜孝林说:“我过去一直靠政府低保维持生活,惯了一身的懒病,如今看来,驻村工作队干部的话很有道理,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才能真正富起来。”今年,他也养了2头猪,如今纯收入有1000多元。
发展种植奔上富裕路
发展特色种植业,也是该县产业扶贫一大亮点。
纸坊街道办孟域村贫困户闫长树,既想发展产业又怕折本,自从宏玮魔芋公司和他签订了魔芋种植订单后,老闫心里有了底,他贷款5万元种植魔芋62亩。去年11月,闫长树选择2亩长势较好的魔芋采挖,宏玮魔芋公司上门收购,他收入了7000多元。
据统计,宏玮魔芋公司目前已在全县14个镇42个贫困村1949户贫困户中,发展优质魔芋良种繁育基地2000余亩,可带动群众增收1200多万元。
“银杏种植是好产业,我去年种了4亩,当年就有收益。”茅坪镇长坝村贫困户王建中,在志建药业的帮扶下栽种了4亩银杏,去年收获叶子1000公斤,收入达到5000元。据了解,志建药业先后在该县6个村集中流转土地5000余亩,建立3个银杏种植基地,许多贫困群众加入种植行列。
黄安镇庙垭村贫困户石宝华,在驻村工作队帮扶下,发展5亩优质黑稻,去年收入达到了8000多元,除了种黑稻,他还种了元胡、乌药、香菇,也养起了鸡、猪、牛等,如今靠多种经营告别了贫困。
新闻推荐
张红霞(左一女),田玲贤(右一女),两人带村组干部帮贫困户收割庄稼。黄韦华贾军本报记者黄韦华通讯员贾军文/图“谁说女子不如男,县合疗办派驻我村的两任女书记都是顶呱呱的女汉子,别看她们长得瘦...
洋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洋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