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坪村扶贫记事
本报通讯员 刘颖 王艺澄
初夏时节的洋县槐树关镇陈坪村,到处是生机盎然的翠绿色。早晨8点,村委会院子里,贫困户陈天善把手写的感谢信激动地交给驻村工作队队长王志峰,信中写着:“教体科长翟伯静,派到陈坪来执政。方向明、政策清,扶贫路上打先锋,有计划、有智谋,扶贫没搞一刀切……”
翟伯静还未回答,村民任民智来到村委会,感激地握着驻村工作队王小安的手说:“要不是你们,家里连米都吃不上。这下好了,今年秧田终于能栽秧了!”他所在的七组原来的灌溉池塘几年前被暴雨冲毁,下游的六七十亩秧田成了旱田。驻村工作队和县水利局联系,争取到了4万元的维修资金,维修了池塘,村里人这才又种上了水田。
“水管已经埋设好了,自来水也通上了,往后,大家不用跑几里地挑水了!”驻村工作队副队长高建民说出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村民们一片欢腾。两年来,村民没出一分钱就修了路、通了水,还建起了老年幸福院、村民健身活动场所。
陈坪村距离槐树关镇25公里,有8个村民小组,269户857人,贫困户就有75户。村子山高沟深,道路大部分是砂石路或羊肠小道,村民们想带东西出村还得靠肩挑背扛。县教体局驻村工作队把修建通村通组道路作为脱贫“一号工程”,积极向交通、扶贫等部门申请项目,去年争取县财政“一事一议”资金11万元,硬化了800米的村主干道。今年年初,又把陈坪村通往邻镇的4公里道路、通往七八组的通村路拓宽列入了全县通村公路建设项目。
村里水田、旱地面积少、老弱病残多,摸清致贫原因后,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一起商讨制定扶贫方案,决定把绿色蔬菜种植和养殖业作为主要产业方向。工作队请来县上的农技专家,为贫困户开展农业技术培训,鼓励贫困户养蜂、养羊、养鸡,种豇豆。去年全村40多户种植豇豆,几个月下来,村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一亩地种一季就能收入4000元”的惊喜。
今年,陈坪村志兴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后,驻村工作队引导村民种植冬瓜、萝卜、土豆等适合山区旱地的蔬菜,并把陈坪村争取为全县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的蔬菜供应基地之一,打造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绿色通道,为村民种植蔬菜、增加收入解除了后顾之忧。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张校峰宋浩)“看节目、学政策、受激励,这样的活动真好!”近日,在洋县脱贫攻坚“文艺+政策”主题宣传小分队铁河街村演出现场,该村村民王锡由衷地赞叹。连日来,洋县利用组织宣讲、文艺巡演...
洋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洋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