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统筹城乡发展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洋县创建省级旅游示范县工作纪实
梨园景区
本报通讯员 朱建明 张恤民
核心提示 洋县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通过建设精品旅游景区,开启城乡联动发展。以旅促城,把县城当作一个大景区打造,开展了“园林县城”建设;以旅促乡,把乡村当作一个景点打造,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旅游统筹城乡发展的“三套车”之路,开创了洋县“全域旅游”新局面,带动了洋县经济的跨越发展。
美丽富饶的洋县,古称洋州,今称朱鹮之乡。位于汉中盆地东缘,北依秦岭,南临巴山,总面积3206平方公里,总人口44万,是世界珍禽朱鹮的唯一野生栖息地和人工饲养种源地,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建有朱鹮和长青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山水瀑布、江河风光、珍稀动植物等资源,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洋县以旅游开发为抓手,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破解三农难题,不断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连续两年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被评为“陕西及毗邻地区十大最具吸引力旅游县区”。洋县正在成为以旅游统筹各行各业,建设生态旅游强县的一个新样板。
示范创建成绩斐然
2012年5月,洋县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二批省级旅游示范创建县。洋县县委、县政府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把创建旅游示范县与华阳景区创建5A、朱鹮梨园景区创建4A融为一体,“三创”联动,打造陕西精品旅游景区。在旅游发展中,坚持“规划先行”原则,把旅游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领军产业来培养,带动三产发展。先后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编制完成了《洋县旅游总体规划》、《洋县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农家乐提升方案》等12部旅游发展规划,绘制了洋县旅游发展蓝图,做到了依规实施旅游建设项目,依规统筹城乡建设,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洋县坚持每年召开高规格的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把旅游业发展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设立旅游专项资金并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在“三创”工作中,县上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为组长,25个政府部门、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建立起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党委统揽、政府主抓、部门配合、各界参与”的强大合力。将旅游工作特别是示范县创建纳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题,定期研究,及时解决发展难题。同时,以“三创”活动为契机,将创建工作纳入到各部门、各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充分整合旅游、农业、水利、交通、文化、扶贫等项目资金,实施倾斜安排,合力推进旅游景区建设。从景观、标识体系、交通等方面抓起,夯实旅游业发展基础,创造游客满意的硬件环境。不断挖掘和提炼洋县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厚重的文化资源,先后举办了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活动暨游洋州·赏梨花活动、秦岭国际观鸟节等系列活动。拍摄了电影《桔子的天空》,电视剧《满仓进城》等系列有代表性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扩大了洋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了县域旅游的吸引力。
通过三年不懈努力,省级旅游示范县创建成绩斐然,至2014年底,全县已建成各类景区(点)13处,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2处,3A级景区1处,建成省级旅游名镇2个,省级旅游示范村2个。星级饭店3座,中高接待酒店近10家;特色民俗园、农家乐100余户,游乐休闲的船艇100多艘,开发旅游纪念品20余种,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达到1.9万人。2014年,接待游客878.5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4.66亿元,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县GDP的47%,人均1.01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386元,较2011年增长55.7%;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545元,较2011年增长66.9%。旅游业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增收的促进支撑作用日益明显。
旅游统筹城乡发展
地处秦巴腹地的汉中洋县,过去由于交通瓶颈的制约,信息闭塞,工业落后,农业发展缓慢,县域经济落后,城乡差距较大。现今,洋县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和引汉济渭的水源涵养地,以及保护朱鹮栖息地,环保任务刻不容缓,而全县人民对经济发展的渴求也是迫在眉睫。洋县县委、县政府通过研判,站在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依托多年的环保成果和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制定了“生态立县、旅游活县”的方针,探索出了一条旅游统筹城乡发展的“三套车”之路。倾力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启动旅游统筹城乡联动发展的驾辕之马,以旅促城,把县城当作一个大景区打造,开展了“园林县城”创建;以旅促乡,把乡村当作一个景点打造,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开创了洋县“全域旅游”新局面,带动了洋县经济的腾飞。
在旅游统筹城乡发展中,大到产业规划,城镇建设,农村面貌改造,陕南移民新村兴建,小到道路整修、路边绿化、亮化,房屋改建,都围绕“大旅游,大景区”来布局设计建设。通过实施“园林城市”、“美丽乡村”工程,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全县上下逐步形成了抓旅游就是抓发展、抓旅游就是兴产业、抓旅游就是助转型、抓旅游就是促开放、抓旅游就是树形象、抓旅游就是促统筹、抓旅游就是惠民生、抓旅游就是保生态的“八大共识”。
洋县把“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作为发展目标,坚持保护与发展并举,推进产业在生态层面的耦合,把旅游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和城乡居民共同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来培育,把旅游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洋县已成为陕南生态旅游的中心,成为了观赏秦岭四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的最佳目的地,成为了购买有机产品、品尝有机食品的最好去处。
在旅游发展中,洋县把华阳景区、朱鹮梨园景区当作先行军来打造,以此带动各行各业发展。凭借精品景区,树立洋县旅游的品牌形象。2010年以来相继投资8.6亿元,将华阳建成了集珍稀动植物观赏、人文古镇、生态休闲、科考探险、红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国家4A级旅游景区;投资3亿元将朱鹮梨园建成了融自然生态、人文景观、康体健身、农业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汉中唯一免费开放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对原有的国家3A级景区蔡伦墓祠,扩大了景区面积,增添了手工造纸流程,丰富了游览内容。目前,洋县已建成十多处旅游景区(点),成为陕西旅游大局中的靓丽名片。
以旅促乡,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洋县把30多个移民新村当作旅游景点打造,房屋建筑典雅靓丽、整齐划一,村中道路四通八达、绿树成荫。对原有的自然村落,在保留原风貌的基础上,改造了水、电、路等设施,改建了田园家园清洁设施,帮助农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结合“村村通”工程,把三路一线(高速路、铁路、国道、景区连接线)当做风景带来打造,美化、亮化、绿化道路681.4公里。目前全县所有乡镇都有公交车通达,98%的村有水泥硬化路与外界相连。
洋县充分利用地方特色,因地制宜,规模发展,依托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生产生活形态、民俗风情等优势资源,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色”的思路,积极探索发展旅农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现在,以“观田园美景、品优质生活”为主题,集“农耕文化体验、特色农业观光、野生朱鹮观赏、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生态乡村旅游已风生水起。旅农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破解农民增收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富民强县的双赢。
以旅促城,“园林县城”建设步伐加快。县城建设完全按照宜居宜业、发展旅游的高标准制定发展规划,累计投入城市绿化资金2.2亿多元,精心打造园林县城。按照“一街一景”的绿化要求,对唐塔路、南环路、梨园大道等十余条主干道实施大树栽植。实施了5条城区主街道绿化带建设,城市绿化总面积达320多万平方米。实施了亮化工程,8条城市主干道亮化率达100%。改造拓宽了城区街道,有效地改善了城市景观。建设河堤景观绿化工程2.8万平方米,建成了河大型橡胶拦水坝,形成了50万平方米的水体景观。完成了集观光、休闲、商业、体验、文化为一体的城市生态公园——朱鹮梨园景区。新建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95%,居民饮用水达标率超过98%,县城面积比创建示范县前扩大了50%,成功创建了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如今洋县县城已变成了环境优美,服务设施完善的大景区。
处于发展转型期的洋县正在巧借旅游发展的强劲东风,按照“设施城镇化、服务社区化、居住集中化、生活市民化”的思路,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全域景观化”发展战略,全新的旅游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旅游统筹城乡发展启示
启示一:科学部署构建旅游大格局。洋县在发展旅游业中,以建设精品景区为引领,以旅促城,开展了“园林县城”创建,以旅促乡,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构建了旅游发展的“三套车”模式,加快了一、二、三产的耦合,提升了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在创建旅游示范县工作中,把创建旅游示范县与华阳景区创建5A、朱鹮梨园景区创建4A融为一体,“三创”联动,赋予了示范县创建更丰富的内容,把创建工作开展的更加扎实有效,提升了示范县的质量。“三三”并举,同步发力,打下了洋县全域旅游的一片新天地。
启示二:发展生态旅游打好特色牌。洋县发展旅游主打的是生态牌,依托优良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资源,以旅游的方式,延伸环保的触角,巧打“山、水、‘四宝’”的特色资源牌。阳春赏花、盛夏避暑、深秋观叶、严冬看雪、亲近国宝,激情漂流,已成为洋县遐迩闻名的四季盛景。形成了不可复制的洋县“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启示三:全民聚力旅游翻开新篇章。按照全民都是旅游的倡导者和受益者的理念,激励人人发挥聪明智慧,投入到旅游建设中,开启了人人为旅游作贡献,人人共享旅游发展成果的“全民旅游”模式。洋县开通了洋县智慧旅游微信平台,设计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十余个板块的旅游资源介绍专区,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及时发布洋县旅游信息动态,累计发布全县旅游动态信息1万余条,旅游信息累计被转发超过20余万次。积极探索推进“互联网+”在全民旅游中的应用,整合全县餐饮、住宿、旅游纪念品等领域,给游客提供了一个更加具有公信力、个性化的旅游咨询服务平台,为推动全民创业提供了一个重大机遇。
启示四:破解二元结构促城乡发展。洋县不断创新机制,整合力量,将扶贫资金、项目、人力资源等向乡村旅游发展倾斜,推动乡村旅游与农民增收、农村减贫、农业结构调整有机整合,带动城乡居民增收。借助政策机遇把移民搬迁点作为旅游景点重点打造,加快新型社区建设,让农民享受和城镇居民一样的生活。城市发展完全按照宜居宜业、发展旅游的高标准制定城建发展规划,重点倾斜建设资金,按省级园林城市标准打造县城,绿化、亮化、美化街道,设置水体景观,建设4A级旅游景区的城市公园。旅游业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发展,改善了乡村面貌,破解了贫困地区城乡二元结构发展的难题,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速度。
启示五:旅游业熏陶教育富裕百姓。朱鹮梨园景区、华阳景区的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园林县城创建,提高了洋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全县百姓享受到了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改变了洋县的对外形象。优美的环境,更无形中规范了百姓的日常行为习惯。追求高品质的幸福生活,使洋县人民变得更加勤劳自信、文明乐观。发展大旅游带来的财富增长和精神境界的提升,百姓受益匪浅,有口皆碑。百姓的称赞和参与,是对政府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洋县旅游业、洋县经济走向繁荣的有力保证。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刘颖张校峰齐卉)近日,农村电商项目“乐村淘”在洋县举行启动仪式及推介培训会,该县农村合作社、超市、便利店、零售网点等百余家合作伙伴,与“乐村淘”洋县运营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开通创业...
洋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洋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