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白勉峡镇 “一村一品”助农户走上增收路

汉中日报 2020-09-05 10:27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 谢阳 李天霞)眼下正是烤烟收获的时节,在西乡县白勉峡镇黄泥池村的烤烟分级扎把房里,农户们正忙着对烘烤后的烟叶进行分级扎把,成捆扎好的烟叶整齐地叠放在一起。

“我种了30亩烤烟,每年能稳定增收10万多元,除去成本,平均每亩纯收入就有2000多元。靠着烤烟,我2018年就脱贫了。”村民韩靖友笑着说,“而且每年卖烟叶都不用自己跑,烟草公司会来收,平时只要勤快点,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

黄泥池村的烤烟产业是该镇“一村一品”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白勉峡镇坚持“长效产业+短效产业+N”发展思路,立足本地优势资源,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在各村现有产业规模的基础上,倾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依据村与村之间不同特点,重点发展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产业,各村相继在烤烟、中药材、雷竹等特色产业上做强文章,实现了“村村都有支柱产业”的良好发展局面。

“前些年农户发展产业都是‘单打独斗’,规模搞不起来,发展风险也大。自从村里成立了集体经济合作社,大家抱团发展,不仅兴致越来越高,产业效益也越来越好。”该镇十字路村支部书记张巧丽说,“今年我们村集体发展了100多亩烤烟,每亩稳定收益3800元以上。生产环节中的种植、采摘、烘烤等一系列工序都需要大量劳动力,我们就发动附近村民来务工,前后一共雇用了30多人,每天给70到80元的工资,算下来平均每人都能增收3500多元。”据张巧丽介绍,烘烤后的烟叶,烟草公司会统一上门收购,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除去按比例留下部分收益作为滚动发展资金外,剩下的全部给入社农户进行分红,让农户都能享受到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据悉,为发挥村集体在“一村一品”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该镇相继引导12个村组建了集体经济合作社,在机制建立、财务管理、利益分配等环节全面规范指导,确保运行有序。各村在合作社的集中带动下,农户收入明显增加,村集体经济也得到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该镇共发展烤烟1600余亩,产值610余万元;发展中药材产业3000余亩,年产量90余万斤,产值约500万元;发展蚕桑800余亩,新建蚕室4个2000平方米,年产蚕茧15万斤,产值300余万元;年均发展黑木耳100万袋,产值620余万元;发展雷竹1000余亩,计划新建产品深加工厂一个,预计五年后年收购竹笋1000吨,实现产值约600万元。

新闻推荐

汉中市医保基金监管信用体系建设试点 获省第二届信用建设典型案例

近日,省发改委、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联合组织的陕西省第二届信用建设典型案例评选结果公布,共评出30名,汉中市医保局《医保基金...

西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