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家门口“钱”景亦精彩

汉中日报 2020-03-14 10:09 大字

本报通讯员 樊义强进入三月,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西乡县开足马力,全面复工复产,大批滞留在家的打工者、本地闲散劳动力活跃在各园区。

“家门口就能挣钱,我很满意。”3月5日,西乡县高川镇五星社区九组村民杨永菊说,她家就在社区移民新区,从深山搬出来后,她就没再出门打工。趁着最近孩子还没上学,她就在园区干活,已上工近20天了,收入将近2000元。

在这个南北高山夹峙、狭长的河谷平地上,高川镇辟出近40余亩土地,建设大棚30多个,发展大棚袋装木耳20万袋。在该镇另一处海拔较高的山间狭长地带,鸳鸯池村茶园旁,也修建了一处更大的大棚木耳园区,可发展袋装木耳40万袋。

“这一袋菌种要采摘数次,从四月份直至七、八月份,才全部采摘完毕。经充分晾晒后,就可以销售了。”园区负责人周建华告诉笔者,去年30个大棚共收获木耳1.5万斤,收入近40万元。

“我们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与香港虎标公司签订木耳销售合同,我们的木耳不愁销路。”负责产业发展的镇领导罗振华对该镇农业产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说,当天另一个村正在进行雷竹种植土地整理工作,另一处烤烟种植基地也正在积极谋划中。

一旁,专程前来收购园区“大红菇”的西乡县金西生物科技公司黄经理也一个劲夸赞,这里产出的菇口感好,营养价值高。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县除大棚木耳外,各大茶园、猕猴桃园等也都陆续恢复生产,约2万名当地村民投入到园区农业生产中。

与全县各大农业园区一起“复苏”的,还有位于城南街道办工业园区内的服装厂。

在中渡村捷得服装厂,常年在苏州务工,年过半百的该县白龙塘镇龙王沟村妇女张会今年没出门,来这里应聘了车间主任的岗位。

张会说,她和妹妹都在这里上班。在外面跑了几十年,想留在家里,一来能多陪陪老人,二来也能继续原先那份工作。说到工资待遇,张会并不觉得家乡企业给得低。

“咱们的熟练工少。”张会说,在苏州,一个女工一天可生产600个拉链,可我们的工人大多只能生产200多个。整体效率低,产出少,工资自然上不去。

张会对企业前景还是很有信心,她说:“慢慢来,毕竟咱们起步晚,给大家一点时间适应、成长。”

在葛石社区索克斯服装厂,来自城固县二里镇的中年男工晏小荣说,在家乡工作很有成就感。他觉得目前服装厂的劳动强度、工作时间都比他在西安的工厂低多了、短多了。“厂里有宿舍、食堂,在这儿工作很舒心。”晏小荣理了理套在身上的工衣,又回到生产线上去了。

来自本县子午镇马家庄村51岁的王素琴,今年也没有再去工作了20余年的上海某服装厂。她目前是该厂一条连衣裙生产线的负责人。

“孩子在外上班也成家了。现在家乡也有了适合自己的岗位,我当然选择留下来。”王素琴很看好这家企业,“只要我们把技术、本领练好,下得了苦,切实提高效率,老板的订单多了,我们的幸福日子也就来了。”王素琴自信地说道。宽敞明亮的厂房内,裁制、缝纫、熨烫、运送……有条不紊;预备厂房区,新近报名的80余名来自附近镇、村的工人正在专心致志地接受业务技能培训。

据了解,在该县杨河镇、堰口镇、茶镇等5个已投产或正在建设的苏陕合作移民社区工厂内,近1000名农民成为自信的技术工人。

新闻推荐

西乡94家重点企业全面复工复产

本报讯(通讯员刘春生)进入西乡县索克思服饰有限公司,只见93名戴口罩的工人正紧张缝制衣服。该公司自2月22日复工以来,每天生...

西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