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西乡提高财政脱贫攻坚“含金量”

汉中日报 2017-12-14 12:43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 刘春生 刘亮)12月9日,西乡县子午镇回龙村48岁的姜天财一边吆喝着14头大大小小的花牛向河边草地赶去,一边和笔者唠起了家常。“我用财政贴息小额贷款5万元,筹资10万元到山东购买了11头肉牛,今年新添5头小仔牛,平时外出骟猪给牲畜看病,家里脱了贫,明年我将搬入新房,好日子就来了。”尝到甜头的他一再为国家的好政策“点赞”。

回龙村是个深度贫困村。距离县城40多公里,汉江与群山交叉蜿蜒而去。近年来,通过财政资金扶持,该村兴起了改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富民产业的热潮。不仅建成了回龙至石梯的通村公路,还建成了回龙湾码头,方便了群众出行。作为土里刨食的贫困户,全村有23户和他一样的贫困户通过该县脱贫攻坚财政配套资金支持,大力发展产业,兜里有了钱,光荣地摘帽脱贫。

围绕实施财政扶贫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该县实施以财政资金“杠杆”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瞄准11个贫困村退出、2063户670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年度减贫任务,今年足额下达县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00万元,实行专账核算、专人管理,切实加快资金支出进度。对上级和本级财政下达的专项资金,限定时限拨付到位。对项目编制不实、不准造成资金无法支出的,及时调整项目收回资金799.77万元用于道路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资金管理,使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该县加快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整合资金22850万元,通过10个脱贫攻坚专项工作组,在产业发展、生态补偿、易地搬迁、基础设施等方面,充分发挥资金保障作用,使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共同发力。通过兑付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生态护林员工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和退耕还林等惠农补贴资金,增加了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经济收入。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政府购买服务,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县财政向国家开发银行注入项目资本金和履约保证金,国开行累计投放项目贷款48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财政扶贫,该县在全市率先实施“六型财政”建设。加快建设“创新性、服务型、民生型、公开型、法制型、效益型”财政,围绕县域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发力,灵活运用债券转贷、基金撬动、PPP模式等,满足经济发展的多元需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全面公开各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推进依法理财,财政扶贫“含金量”高,促进了民生项目的快速发展。今年该县民生支出21.68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83.7%。

新闻推荐

西乡出台“路长制”“村居长制”管理办法

本报讯(通讯员舒泽)为进一步推进“美丽西乡”建设,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城乡环境常态化、精细化管理。近日,西乡县出台《“路长制”“村居长制”管理办法》。该《办法》先在城区建成区外...

西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乡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