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砥砺奋进的五年 脱贫攻坚 奋力争先 他们的报道散发着泥土的芳香 ——本报8名驻村记者调研采访***纪事

三秦都市报 2017-06-28 03:40 大字

刘子威

李永利

骆科

白圩珑

马骁

王超

文晨

代泽均

以记者的角度记录农村,以农民的角度亲历脱贫。

5月6日到6月16日,三秦都市报两批8名记者就这样经历身份和角色的变换,在三秦大地8个不同区域的贫困村,体验和助力脱贫攻坚这场伟大而艰辛的工程。

陕西省开展的驻村调研采访***活动,省级媒体100名编辑记者深入全省100个贫困村,本报选派8名优秀青年记者参与其中,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这8位记者,有本报采访一线的中坚力量,有朝气蓬勃的年轻“新兵”。他们以新闻人的担当和行动,体验式采访,融入真情实感,用一则则有高度、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报道,记录农村巨变;他们走进村、俯下身,坐炕头,话家常,出点子,急村民所急,切实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成为村民的好兄弟。

白天里,8位记者在田间地头走访调查,观察脱贫战线上的感人瞬间;夜幕下,他们精耕文字细心揣摩,写下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文章。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百余篇报道见诸报端。他们的报道,散发着泥土的芳香。

记者成了大山里的“荣誉镇长”

驻村记者:马骁 驻村地点:太白县桃川镇蹇坡村

马骁临离开桃川镇蹇坡村的那天,意外地收获了两份惊喜:一份是55岁的村主任王根虎双手捧给他的一张证书“荣誉村民”!一份是镇党委副书记胡东亮颁给他的一张证书“荣誉镇长”!胡东亮动情地说:“以前的记者来这里都是做负面报道呢,你给我们镇作了很大的贡献,发了那么多报道,把我们镇的形象都改变了,谢谢你!”

同事们戏称他“马镇长”时,马骁却严肃地说:“这是我这辈子最珍贵的荣誉,比金子都金贵!”

太白山清水秀,那里的乡党们淳朴友善。初到桃川镇,马骁第一眼就爱上了这个地方。撂下行李,马骁就和大家谝了起来。“我听说了桃川镇政府今年初计划在蹇坡村办特色农家乐,但是乡党们对这一行业还所知甚少,更别提有什么好点子。村里人几乎都不太会用电脑。”听完大家的心里话,马骁和驻村干部一同走访,集思广益,用自己的知识所学为乡亲们在网上查找先进经验,“村民们有手艺,有勤劳的信念,我给大家出点子,想思路,这样岂不是事半功倍。”

38岁的何健美曾在外打工做过厨师,做得一手好菜的她想办“农家乐”。了解到情况后,出谋划策成了“马镇长”的工作重心。他写下《特色农家乐带来脱贫好机会》这篇报道,通过朴素、真实的文字为乡党们走脱贫致富路鼓与呼。

“六一”儿童节快到时,马骁想给村里的孩子们送上一点节日礼物,他打电话联系了西安的朋友,委托帮忙购买一些玩具邮寄到村子里。“大山闭塞,孩子们平常也没处买,我只是尽一点心意,没想到孩子们非常开心,看着他们灿烂的笑容,我觉得心头一暖。挺有成就感的。”

正因为对标驻村干部的以身作则,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从一名“客人”,变成了村民们的自家人;从一名走基层记者,变成了大山里的“荣誉镇长”、“荣誉村民”。

感谢记者老乡要送大公鸡

驻村记者:王超 驻村地点:西乡县峡口镇水磨村

一只大公鸡,成了王超的一个“心结”。

“这次走基层,我充分感受到了老乡们的淳朴。只不过帮了他们一个小忙,他们先想到的是要感谢我,给我送来一只公鸡。老乡说,你是城里娃,农村条件差,买只鸡给你补补营养。那可是一家人好几天的生活费,我怎么能收这么重的礼。”

王超的驻村地点是有着“小江南”美称的汉中市西乡县。通过走访,他发现,乡亲们虽然有干劲,但是缺少先进的经验和技术支持,王超决定,先从这方面给大家提供帮助。

村里的贫困户刘龙安养羊,但他没有先进的经验,甚至连成本和利润都不会算。王超认真了解、详实记录后,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电话联系相关专家等,为刘龙安整理出一份内容丰富的资料供其参考。刘龙安非常感激,想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竟买了只大公鸡送给记者。王超好说歹说,对方才作罢。

刘龙安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一定会迈向小康的生活。王超也坚信,报道他会让更多的贫困群众看到致富的希望。《学养羊技术迈上小康路》一文,通过讲刘龙安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奋力争先的勇气,让广大群众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驻村第一顿饭碗里6个荷包蛋

驻村记者:代泽均 驻村地点:米脂县桥河岔乡七里庙村

代泽均的家乡在温柔的陕南。

踏上黄土高原前,陕北给他的印象是高亢的信天游,是镶嵌在山坡上的窑洞,是路遥笔下那“平凡的世界”。

他的驻村地点在米脂县桥河岔乡七里庙村。前往的路上,他的心情是激动又忐忑的。“充满了好奇感,又感觉自己重任在肩。”

没想到的是,在村民李长飞家里吃的第一顿饭,就让这个文文静静的小伙子掉下了眼泪。

那是一碗普通的面条,下面竟足足卧了6个荷包蛋。

黄土、窑洞,村民碗里的土豆,和他的这碗面,映衬得分外明显。“我端过碗的一刹那,觉得似乎有千斤重。”小代说,他连忙推辞,想将鸡蛋分给大家,可是李长飞老两口都将自己的碗端得远远的,摇头称他们整天吃呢,要他快吃。“娃娃大老远从西安跑到我们这山沟沟里来,没啥好招待你的,就是这点鸡蛋,你别嫌弃。”

小代的吃饭地点就在这户村民家里。67岁的李长飞和老伴长年患有哮喘,儿子进城务工,老两口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平日里也就是吃自家种的土豆。下午饭,老两口又从冰柜里拿出来一碗红烧肉,特意热给他吃。

“小时候我们学课文,知道当年陕北老乡节衣缩食给红军送小米,今天我也感受到了老乡们深深的情意,一碗肉,一颗蛋,足以让我今生难忘。这份期望厚重如山!”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次的工作做扎实了,“我不能辜负了老乡们的这份情意。”

端午节到了,李大爷和老伴邀请小代一起过节,老两口手把手教他包粽子。粽叶裹着小米和红枣,也裹进去了贫困群众和记者的感情。端午节那天报纸上的新闻很多,但是《驻村记者和贫困户一起包粽子》这篇报道显得非常抢眼。那里面有粽子的甜香,有记者的感动。

老乡们互帮互助暖了我的心

驻村记者:李永利 驻村地点:宁强县汉源街道办石墙院村

他是新闻战线上的“老黄牛”,是三秦都市报资历最老的首席记者之一,更是这次本报8名驻村记者中的老大哥。

报社中的同事们都爱戏称他“爱写字”。因为在“三秦”的20年里,他的发稿量几乎月月排名前列。这次驻村也不例外,一个月的时间里,李永利共写稿件35篇。“老黄牛”果然名不虚传。

“要说这次下基层对我印象最深的事,那就是通过一件小事,让我看到了乡亲们的善良和互帮互助的传统。说真的,让我的心头暖暖的。”

那是5月31日,石墙院村多家村民在地里铺上塑料布碾打油菜籽,中午突然下起了小雨。

“陕南抢收油菜籽和关中抢收小麦一样,都要把好天气的脉。雨一淋,彻底就算完了。”正在和老乡们拉家常的李永利,看到60岁的村民姚秀英跑到张汉荣家的碾打场帮忙,也赶紧挽起裤腿参与其中。油菜籽没有损失,他和老乡们却淋成了“落汤鸡”。

李永利说,在这场“雨战”中,他看到更多的是浓浓的乡情。“这是咱农民的本色。”李永利是农民的儿子,他能深深的体会一茬收成对于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民们每天辛辛苦苦,都是为了最终的这点收成。那是血汗,是大家的命哩。面对这样的突然情况,我看到的是乡亲们伸手去帮助别人的本能。这不就是我们这些干记者的平日里报道的正能量嘛。”

回到屋子,脱下湿漉漉的衣裳,李永利趴在桌子上写下了《雨中抢收油菜籽邻里互助暖融融》一稿。“这稿子写得心里舒畅,它就发生在你的身边,素材丰满、不用铺垫、一气呵成。”

老李讲着扶贫一线的故事,可是他一直忘记了其中的一个环节。他也是当事者,也是正能量。

乡党照顾父亲致贫我帮他找工作

驻村记者:文晨 驻村地点:南郑县红庙镇罗帐岭村

说起自己的驻村生活,文晨说,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是陕南的雨,二是一个名叫陈福有的人。

连日阴雨,农村的乡间小道,没少让他摔跤。走访一座茶园时,他认识了陈福有。

“陈福有是家中的独子。17年前母亲重病去世,现如今父亲又中风瘫痪在床。为了照顾老父的饮食起居,他没有办法外出打工赚钱,只能在家照顾一个茶园,偶尔打打零工,赚的钱勉强够糊口。”文晨说,陈福有的小茶园产量不高,利润微薄。今年清明后卖茶叶,赚了大概1000多块钱,这已经是家里的主要收入。除了种茶叶,他也种点油菜和玉米,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为啥不想着找份收入更高点的活来改善?通过交谈,陈福有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因为父亲卧病在床,跟前离不开人。文晨打听到,离他家不远的地方有一家毛绒玩具厂,他和包村干部商量后,多次前往厂里,给陈福有联系了一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

“厂子离他家近,方便他回去照顾父亲。每个月还有3000块钱工资,也够他们爷俩生活了。”说起自己办的这件事,文晨非常开心。“这下陈福有就有钱给他爸看病买药了。当时他还有点顾虑,我劝他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也跟村干部协调好了,让大家平日里多照顾着他爸一点。”

一谈起这个陕南汉子,文晨的脸上顿时显得凝重了许多。“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个汉子让我由衷地钦佩。”

“俗话说得好,人活一口气。国家扶贫有政策,自己更要积极奋斗。”因为钦佩,因为感动,文晨决定把陈福有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他写下了《国家有政策自己更得奋斗》一稿。驻村这段时间里,文晨发表来自扶贫一线的新闻稿件12篇。篇篇精彩,饱含深情。

生活一个月后我爱上了吃胡豆

驻村记者:骆科 驻村地点:宁陕县筒车湾镇七里村

去驻村前,在骆科的印象里,“胡豆”是一种零食。

“到村上吃第一顿饭,老乡们问我,吃过胡豆吗,我心里还一乐,那不是超市里卖的那种怪味胡豆嘛,从小到大,我经常吃啊。”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胡豆不是零食,而是就着米饭的一种菜品。

一个月里,骆科天天端起碗就与胡豆为伴。“开始两天图个新鲜还行,后来就有点吃厌了。但这是老乡们饭桌上必备的菜。我必须去接受,体会他们的生活。”

驻村一个月后,他竟然爱上了吃胡豆。骆科驻村的地方,豆类是主要的农作物。不光是胡豆,豌豆、豆腐都是农家最常见的饭菜。住在村支书家里的骆科,从最初的新鲜,到以后的一日三餐,在一颗颗豆子中,品味当地的乡土人情。从一颗颗豆子中,尝到了脱贫攻坚的力量。

七里村虽然只有百余户村民,但是分散在方圆十里地面。每天的走访让他有点吃不消。“山路本身难走,有时候从一家出来到另一家去,就是好几里山路,费鞋。”骆科自嘲着他的驻村生活。

他走访农户,询问致富路上遇见的难点。和护林员巡山,体会与大山为伴的寂寞。他说,看到更多的是老乡们的勤劳和质朴。

一位叫温兴华的老大爷让他感触最深。老人今年已经70高龄,独居大山里,有一个养女在外读大学,每年一万多元的学费压弯了老人的腰杆。“有人说,你年纪这么大了还干啥,让娃回来甭上学了,照顾你给你养老送终。温大爷却认为,孩子多读书,学知识,以后可以回来带领更多的乡亲们走致富路。老人学技术,养土蜂,凭借着自己的双手,供孩子读书。”

“这种精神让我感到非常的震撼,我想把老人的故事讲给读者听。”骆科说。《温兴华养蜂脱贫酿造甜蜜生活》这篇报道通过朴素的文字向读者还原了一名农村老人对致富的理解。“再苦都不能苦教育,孩子没有知识,致富路就走不踏实。”

一个月的驻村生活,骆科从一颗颗豆子中看到了品质。老人养的土蜂让他感受到了力争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的希望。

孩子们的理想长大也要做记者

驻村记者:白圩珑 驻村地点:宁陕县城关镇月河村

他姓白,人也长得白。像是一个邻家大男孩。

小白前往驻村地点时,是白爸爸亲自开车送去的。“感觉不是去工作,好像是高考完老爸亲自送我上大学。”说起自己的驻村生活,小白有点腼腆。“在父亲的眼里,可能我还没长大吧。”

初来乍到,他被山里的孩子们当成了“偶像”。“好多孩子一见我,第一直觉我像是一个老师。得知我是一名记者,他们都挺崇拜我,感觉我特别有学问。”谈起这一个月的生活,小白满脸的幸福。

“叔叔,记者是干啥的?”每每孩子们天真地提问,他都耐心地回答,告诉孩子们,记者就是要把老乡们如何脱贫致富、勤劳创业的事情写下来告诉山外面的人。“那我们也要当记者,我们也知道爷爷、爸爸每天都干啥,他们有多辛苦。”孩子们的话听在耳朵里,暖在了他的心里。

闲暇时,小白会给孩子们讲大山外面的故事,会听听孩子们背诵课文,并给他们讲解一些科学知识。“在这里,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有着浓重的求知欲。真想把自己知道的、学过的,统统告诉他们。”

他渐渐成了娃娃们的偶像,更贴切地说,像一个“孩子王”。

“当得知我要回西安时,孩子们那依依不舍的眼神,让我都不敢去直视。”小白说,回城前,村主任王永斌专门跑来告诉他,他在县城里读书的孩子想回来见一见他。“娃听说了省城里来的大记者就住在我们村,孩子想见见记者是啥样。他说,以后上了学也要干记者。也要写村里人如何走上致富路的文章。”

他写的新闻稿件,不仅有农民勤劳致富的典型,也有脱贫农户现在美好的生活。《靠开农家乐摘掉帽子老高感谢驻村干部帮他脱贫》这篇报道,语言生动、文字流畅、感情真挚。“看着老高和孙子、孙女们日子过得舒心、顺心,我也跟着开心。”

回到城里的小白黑了一大截,人也突然变得成熟了一大截。“一个月的驻村生活,对我来说,不只是新鲜,不只是去记录乡亲们脱贫致富的行动。对于我个人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一个城里娃的第一次农村生活

驻村记者:刘子威 驻村地点:蒲城县永丰镇石马村

刘子威是报社的一名年轻记者,90后的他,阳光、洒脱。

上学、工作,刘子威都生活在都市中。农村生活对于他来说,是田园的风光,是自由的空气。

得知自己要深入贫困村,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刘子威的心是飞翔的,感觉是新鲜的。

到了驻村地点,改变他想法的从上厕所开始。“在家从小用的都是抽水马桶,到了农村,我还真不习惯那里的旱厕。”每天上厕所,成了他的困难事,“特别是晚上,要出来到院子里去,我特别不习惯。”

但职责要求他,不许做“逃兵”,他开始接受这一现实。

“老乡们看我是城里娃,都怕我吃不了这份苦。我想帮他们干些活,他们都老是留些轻的给我。我住在村里的卫生室,还有一个阿姨趁我出去了偷偷帮我打扫房间。”

一个个生活中的小细节感动了这个城里娃。他也把自己的人生第一次农村生活当成了思想和行动上的一次升华。

王铁军是蒲城县综合执法局的一名干部,也是石马村的第一书记,51岁的老王吃住在村,工作在村,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认真履行第一书记的职责。“对标驻村干部,改掉自己身上的娇、骄二气,才能写出扶贫一线上有温度,有深度的好新闻。”《第一书记扎根农村做好扶贫工作》这篇报道,既是讲述王铁军的扶贫故事,也是刘子威自己的驻村生活掠影。

“从小背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自己没有亲身干干农活,就体会不到粮食的来之不易。这一次下基层采访,让我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刘子威感慨地说:“与当地村民生活的一个月,可能影响的是我的一生。同时也让我更加明白,做一名记者,应该走到百姓身边,融入到基层生活中去。”

新闻推荐

2016年度“汉中市十大最具影响力改革”和“汉中市十大创新改革”评选结果发布

改革关头勇者胜。汉中全面深化改革从元年的全面播种、次第开花,到关键之年的全面发力、纵深推进,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坚冰被陆续打破,一批具有汉中特色的改革亮点逐渐凸现,全面深化改革的壮丽画...

西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