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好日子要靠自己干出来!”

汉中日报 2017-06-23 12:46 大字
????帮扶干部到刘大田家走访。

本报通讯员 黄宗跃 文/图为当贫困户,别人争得面红耳赤,刘大田却主动提出“退出来”。“好日子要靠自己干出来,不能一味躺在‘政策温床\’上!”刘大田说。

今年56岁的刘大田,是西乡县杨河镇西玉村农民。他的日子,打小就不好过。3岁患小儿麻痹症,后染骨髓炎,因家境贫寒没钱治疗,从此腿部落下残疾。他曾经也有梦想,立志开一家药铺,借来一本医书,记住上百味中草药的名字,熟悉药性及药效。也因为没钱继续学习深造,理想化为泡影。后来,父母去世,加上结婚生子,日子“越过越苦”。他倒也乐观,说家有3亩薄田,能吃饱,能穿暖,日子过得去,就是幸福。没成想,随着两个儿子的逐渐长大,负担日益加重,吃饱穿暖都有困难,生活一度捉襟见肘。

西乡县是典型农业大县。日常,无论是装菜、洗衣还是盛物件,人们往往习惯使用竹篮。编织竹篮的人被称为篾匠,一把篾刀,几根竹篾,篾匠们用巧手传承着古老的技术,编织着幸福生活。刘大田所在的西玉村就有好几位老篾匠,凭着精湛的技艺,十里八村闻名。不用东奔西走,也不需资金投入,刘大田一寻思,这正适合自己。

打那天起,刘大田就一次次光顾老篾匠家,名为串门,实为学艺,回到家细细琢磨。他砍了几根竹子,用笨拙的镰刀剖削成竹篾,尝试编织。人年轻,性子灵,不到一天工夫,第一个竹篮就编出来了。抱着亲手编织的竹篮,他满心欢喜地说:“我也是一个手艺人了!”

第二天,刘大田拎着竹篮来到镇上的集市,那是1982年。竹篮卖了1.4元钱,他又添了2毛钱,买了一把篾刀回家,从此编织竹篮讨生活,成了名副其实的乡村篾匠。

“最多时,一年可以编织600多个。”刘大田说,白天在地里忙活一天,晚上才有时间编织。没日没夜地干,就是这样艰难的“编织路”,他一走就是30多年。2007年,妻子患间歇性精神病,一万多块的住院医疗费用,就是他靠编织攒下来的全部积蓄,原本还算殷实的家庭一下子变得风雨飘摇。“屋漏偏逢连夜雨”,2008年,汶川大地震来了,几间土坯房糟了殃,墙体出现裂缝,屋顶的瓦片纷纷往下掉。看着病床上的妻子和摇摇欲坠的房子,一向坚强的他流下泪水。

妻子在家持续用药治疗,每年得花3000元左右。房子得重建,没钱怎么办?刘大田在村子里跑了个遍,借来4.5万元,开始拆旧建新。即使在人生最艰难的时期,他也没有放弃编织,反而更加勤奋。每天一有时间,他就拿起篾刀,开始编织作业。他说:“这门手艺得来不易,好日子还得指望它。”一家人节衣缩食,走上漫漫还债路。依靠编织,外加两个儿子外出务工寄钱回来,2014年,他欠下的钱即将还完。同年,因为缺资金,也因为自身残疾、妻子卧病,刘大田被识别为贫困户。

当了贫困户,刘大田依然靠双手编织挣钱。脱贫攻坚战打响了,从此刘大田家经常有帮扶干部走访。他们与刘大田拉家常,为他谋划脱贫思路。“年纪大,庄稼不好种了,干部鼓励我继续做编织,并让我发展脱贫产业。”在帮扶干部建议下,刘大田将2亩庄稼地改为茶园。茶园管理是简单的除草、施肥、修剪等工作,又有农技人员的免费培训与指导,他没有后顾之忧。

“我们赶上了好时代,这么好的政策,没理由不好好干!”手艺人有了脱贫产业,刘大田的精气神更足了。因为编织,刘大田也成为十里八村有名的手艺人,产品供不应求。如今,竹篮市场价已达到每只30元,靠篾匠的手艺他能挣到的钱比以前多。去年,茶园首次为他带来1500元收益,他现在是信心倍增,将另外1亩地也改成茶园。同时,县上发放了5000元产业奖补资金,在帮扶干部的建议下,他用这笔钱建好圈舍,又买来生猪和羊崽……伴随着脱贫攻坚政策的暖暖春风,“传统技艺+种养殖产业”,让他的日子渐渐好起来。

当了贫困户,刘大田开始学习政策,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他清楚地认识到脱贫攻坚贫困户识别和数据清理工作的重要性。知道在外务工的儿子2015年购置了一套商品房,他觉得自己已经不符合贫困户的条件了。所以没等村干部告知,他主动提出退出贫困户。

“老刘,要是退出了,国家的好政策你可就享受不到了!”面对乡亲的关心担忧,刘大田郑重地说,“这个贫困户,我不当!脱贫致富的路子已经有了,这就足够了!还是把好政策留给更困难的人吧!”

新闻推荐

剑指基层“微腐败”增强群众“获得感”

杨春恩余太江今年以来,朝天区委高度重视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多次专题研究,区委班子成员分兵把口、各负其责;区纪委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创新举措,把问政舞台搬到群众家门口、探索开展村...

西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