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汉中是陕甘川周边地区主要渔业生产基地,是陕西省现代生态渔业发展的龙头大市。自汉中市《渔业倍增计划纲要》实施以来,全市渔业综合产业步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快车道

陕西日报 2015-11-06 18:32 大字

汉中被农业部授予“中国大鲵之乡”称号

本报记者 梁潇 实习生 张艳如

2013年,汉中市正式发布《渔业倍增计划纲要(2013年—2019年)》,在2012年各项指标基础上,到2019年实现全市渔业产值倍增、综合效益倍增、渔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倍增的目标。2014年,汉中市水产品产量达到3.51万吨,占全省水产品产量的21.4%,位列全省第三;渔业经济产值达到23.1亿元(其中大鲵产值13.6亿元),占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的37.2%,位列全省第一。

 答疑一:渔业倍增能否稳步实现目标?

西乡县荣星水产公司负责人胡祥凯:汉中渔业健康发展是我们最大的希望。今年也是我们引进水产新品种最多的一年。请问渔业倍增计划是否运行良好,能否稳步实现目标?

纲要:汉中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优质的水资源,广阔的水域面积,丰富的鱼类资源,为发展绿色、有机水产品提供了优越条件,产业发展潜力很大。2012年,汉中市水产养殖总面积9.76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63万吨,渔民家庭人均收入7215元,渔业经济总产值19.2亿元。渔业倍增工程的目标是,在2012年的发展基础上,到2019年实现全市渔业产值倍增、综合效益倍增、渔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倍增。即全市养殖面积达到12.3万亩,新增养殖面积2.54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85万吨,年均增长13.1%;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45亿元,年均增长18.6%;渔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16000元,年均增长17.3%。

 解读:两年以来,渔业各项指标稳步运行,全市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渔业产量和经济总量稳步增长。2014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3.51万吨,占全省的21.4%,位列全省第三;渔业经济产值达到23.1亿元(其中大鲵产值13.6亿元),占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的37.2%,位列全省第一。2015年上半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9万吨,与去年同期1.75万吨相比增长8.2%;全市渔业经济总产值达11.69亿元,与去年同期9.34亿元相比增长25.1%,到2019年,基本确保可顺利完成倍增工程目标。

  答疑二:水产精养能否突出区域品牌?

勉县润丰小龙虾养殖场负责人侯润华:水产养殖业在我国南方是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请问在汉中水产的精养化建设中,怎样突出我们的区域品牌特色?

纲要:根据地域特征、生态环境、水体类型与分布特点,结合全市渔业发展现状和市场消费需求,按照“生态、环保、绿色”的发展原则,突出区域特色,追求产品品质,确立我市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推进“六大基地”及“八大工程”建设,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提升渔业产业化水平。同时,加快推进渔业品牌建设工程。围绕市场,突出特色,实施品牌战略,指导和协助企业进行品牌创建。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开拓市场,大力培育名牌产品,体现汉中优越生态环境、优良水质、优质水产品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六大基地”分别是水库生态养殖基地、池塘无公害养殖基地、大鲵繁育与养殖示范基地、冷流水鱼类养殖示范基地、稻田生态种养殖示范基地、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八大工程”是水产良种工程、现代渔业示范园区建设工程、水产品加工流通与信息建设工程,渔业经济组织培育工程、渔业科技支撑能力提升工程、渔业社会服务与保障体系建设工程、渔业品牌建设工程、渔业生态环境修复及资源保护工程。

  解读:两年以来,渔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按照常规养殖品种稳产量提品质、名优养殖品种增产量提效益、大鲵特色养殖拓市场树品牌的发展思路,在稳定发展常规品种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名优水产品养殖基地建设和冷流水鱼类养殖基地建设,并不断加强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和无公害水产品认定工作。两年来,全市新建、改造池塘2800亩;已创建国家健康养殖示范场14家,计划再创建6家。

大鲵作为汉中唯一养殖总量和年苗种繁育量均名列全国首位的养殖品种,繁殖场达3500余处;全市苗种繁育量突破400万尾,占全国671万尾的近60%。全市养殖总量达356万尾,占全国近30%。初步形成了山区主繁育、平川主养殖的产业发展布局。发展鲟鱼、虹鳟、金鳟、齐口裂腹鱼等冷水鱼养殖面积达15万平方米;稻田养殖甲鱼、泥鳅、小龙虾等面积不断扩大,面积已达1000多亩;休闲渔业蓬勃发展,全市已建成休闲渔业300余处,成为渔业产业链上最具活力的项目。

  答疑三:渔业园区能否合力支持建设?

汉中龙头山水产养殖开发公司董事长程虎:从渔业繁育场、养殖场到加工产业链的升级,近年渔业园区项目建设取得了预期的市场效果。请问渔业能否得到像茶产业一样的合力支持?

   纲要:市、县财政应逐年加大对渔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渔业发展专项资金,各县区每年也要安排配套专项资金,并逐年增加资金投入,用于扶持渔业发展。同时,以企业、事业单位或专业合作组织作为主体,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产业定位明晰,规划布局合理、组织方式先进、生产要素聚集、技术水平领先、综合效益显著,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的现代渔业园区,通过园区建设来引领、示范、推动全市渔业发展。到2019年,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4个,市级现代渔业园区34个。

  解读:两年以来,汉中渔业园区建设不断加强。目前,全市已命名渔业类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1个,其中常规鱼类养殖园区4个、大鲵养殖园区9个、冷流水鱼类养殖园区3个、稻田特色养殖园区1个、名优鱼类养殖园区3个、科技示范园区1个,涉及到各种养殖类型。各园区已基本完成了各阶段建设任务,且园区运行良好,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面对普遍存在的渔业园区资金困境,市县要积极争取中省渔业项目支持,整合农业开发、小流域治理、村村通工程、电力光明工程、水域环境综合整治等资金和力量,加大渔业开发资金投入力度。此外,要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渔业投资融资体系,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渔业,充分调动和保护社会各方面参与发展渔业的积极性,为渔业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答疑四:渔业资源能否同步优化保护?

略阳县仙台坝镇娘娘坝村街上组村民杨海如:我从2008年经营大鲵繁育场至今,每年都坚持将繁育量的20%,大约1000多尾鱼苗放归自然河道。请问渔业资源的保护建设也在倍增计划中么?

  纲要:渔业生态环境修复及资源保护工程是汉中渔业倍增八大工程之一。汉中市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水源重要涵养地和引汉济渭工程主要取水地,在发展渔业的同时,必须维系好流域的水域生态环境。切实加强对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要严格对涉水工程进行水生生物影响评估,加强在建工程的管理,防止污染水源和危害水生生物,并建立水域生态补偿机制,修复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要以保护区建设为基础,加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以增殖放流为手段,补充和恢复天然水域水生生物的种群和数量,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各县区要进一步完善渔政监督管理的措施和手段,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县、镇管护机制,落实责任,加强渔政执法,加大对执法经费和装备的投入,严厉打击电、炸、毒鱼和使用违规渔具捕捞等违法行为,严格实施禁渔期制度,适当扩大禁渔区范围,提高对水域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的养护水平,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解读:两年以来,汉中渔业资源养护水平不断提高。结合《汉中市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切实加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实施重点水域禁渔区、禁渔期制度,严厉打击非法捕捞和电鱼、毒鱼、炸鱼等行为。积极开展了汉江鱼类资源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年增殖放流了鲢鱼、鳙鱼、草鱼、鲤鱼等经济鱼类300余万尾,补充自然水域的鱼类资源。不断加强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目前全市已建成以水生动物为主的国家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4个,切实发挥了保护区的功能和作用,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新闻推荐

泾河新城首部微电影《心中的原点》即将上映

本报讯(记者王睿)泾河新城首部以鼓励回乡就业创业为题材的微电影《心中的原点》将于12月1日在各大主流网络媒体暖心上映。该电影时长25分钟,讲述了一对在大城市务工的夫妻在孩子失踪后,费尽心力,找回...

西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