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贫困户 今朝领头羊

汉中日报 2020-08-25 09:27 大字

本报通讯员 李长波 杨洁

早上,阳光暖暖地照在五丁关村民的房前屋后。“咩—咩”,侯安志唤了几声,圈里的山羊争先恐后地爬起来,圈门打开,它们一窝蜂似地冲出来,朝水草茂盛的地方跑去。

今年55岁的侯安志是宁强县代家坝镇五丁关村脱贫户,虽然身体残疾,但他凭借顽强不屈的毅力和勤劳肯干的韧劲,通过发展养殖业,实现了从贫困户到“脱贫明星”的蜕变,成为带动村里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领头羊”。

由于得过小儿麻痹,侯安志双腿落下残疾,行动不方便,但身体的残疾没能阻挡他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条件,从2001年起,侯安志开始饲养母猪,通过出售猪仔增加家庭收入。由于资金有限、管理经验不足,他一年只能饲养1至2头母猪,所得收入仅够维持家庭基本开销。

2014年,侯安志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干部入户宣传国家的各项扶贫政策。侯安志了解到,政府可以最高贷给农户5万元3年贴息贷款用于发展产业,这让他看到了摆脱贫困的希望。在帮扶干部和镇政府的帮助下,他顺利申请到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用于发展养殖业。

贷款发放下来后,翻修圈舍、购买母猪,侯安志忙得不可开交,心里却乐开了花。“早就想多买几头母猪,可是手上没钱,我的想法也没法实施。感谢党的扶贫好政策,让我的生活有了奔头!”加工饲料、接生猪仔,侯安志每天为家里的幸福生活忙碌着。辛勤的劳作当年就换来了回报,出售猪仔让侯安志家增收5000余元。

为了多点开花,降低养殖风险,2016年,侯安志又购买了5只山羊开始养殖。春夏水草繁茂,就在山上放养;秋冬草木枯荣,除了放养,还要喂些自制的饲料。每天天刚亮,他就开始忙乎起来,清理羊圈、打扫羊舍、消毒灭菌、储备饲料等,生怕这些“宝贝疙瘩”出啥问题。

“为了发展养殖业,我自费外出学习养殖技术。”侯安志说,搞养殖风险大,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一旦猪、羊生病了,控制不住,就非常危险。他还专门购买了一些书籍进行研究,并在网上查找一些资料,了解一些信息。

为了掌握更多养殖技术,县人社局每年组织的养殖技能培训班侯安志一次都没有落下。如今,他早已是村里的养殖大户,家里有4头母猪,25只山羊,60多只散养土鸡,每年增收1万余元。

2017年,侯安志拆掉了原来居住的土坯房,新建了3间砖混平房,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房子,他心里美滋滋的。“修新房是我多年的心愿,现在靠国家的好政策搞养殖挣了钱,建了新房,搬进新家,很高兴。今后我要继续搞好养殖,把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谈到来年的计划,侯安志说:“这两年猪价行情好,去年卖猪仔收入有8000多元,9只羊卖了1万多元。明年我准备再修3间圈,添几头母猪,把规模再扩大点。”

看着侯安志的养殖业搞得风生水起,周边不少农户都来“取经”,他总是热心帮忙答疑解难。侯安志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自己脱了贫不算啥,他要带动村民共同走上致富的道路。

新闻推荐

原来担心卖不出 现在忧愁不够卖 宁强:电商让深山“菜园子”直通居民“菜篮子”

本报讯(通讯员李长波周娅莉)“以前我总担心种的蔬菜卖不出去,现在忧愁我的蔬菜不够卖。自从与宁强邮政电商合作以来,我的‘菜...

宁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