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企联合 干部牵手 多措并举 宁强代家坝镇引导群众门前就业、创业
本报通讯员 李长波 黎华
“眼下疫情形势仍然严峻,所以我在家种天麻、养猪,不出去打工一样能挣到钱……”宁强县代家坝镇脱贫户张阳安一边种植天麻,一边笑呵呵地说。开春以来,该镇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致富产业,引导群众“门前就业、门前创业”,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村企联合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当前群众受疫情影响外出务工困难,家门口自主创业就业是最好的选择,我们要党员示范引领,村企联合开发,合力把产业做大做强,满足剩余劳动力群众的就业需求。”这是代家坝镇镇长成军在镇扶贫产业项目推进会上提出的新思路。
该镇在集中有序向外输出劳动力的同时,更加注重镇域内部通过产业项目发展消化就业需求,鼓励群众自主创业,一方面积极争取县级产业项目资金,一方面规划设计镇域产业发展,按照“3+X”产业发展布局,继续拓展食用菌、生猪产业基地的基数和规模,鼓励群众发展淫羊藿、天麻、花椒、中蜂、辣椒种养殖等特色产业。在深加工方面突出“以精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筹备新建了后田坝农产品展示中心、冉家坝社区加工厂、食用菌冷库等,在销售方面发挥订单销售和电商平台对农特产品的带动作用,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体系。
南沙河村党支部书记陈正鼎介绍,该村目前建成食用菌大棚53个,新发展花椒育苗基地1个50亩,3000吨椴木屑菌材加工基地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可带动该村60余人务工。
干群牵手引领示范作用凸显
为鼓励在家群众发展产业,该镇发挥镇农业技术指导员作用,不定期进村入户指导产业技术。
该镇通过“户申报产业、村组织实施、镇统一指导”产业发展模式,即在全面摸排群众的就业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每户进行如实申报1至2个产业项目,贫困户还可以享受产业直补政策;每个村培育至少5个产业大户、党员产业示范户,集中建设1个产业项目基地,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产业大户领头,带动群众发展产业;镇政府实行筹措资金奖补、技术服务指导、产业政策支持等措施推动产业扶贫项目落地生根。
目前,该镇已确定建设两河口、二里坝生猪,元坝子中药材淫羊藿,五丁关蔬菜等6个产业基地,1164名贫困户申报发展产业,开展各类技能培训5场次,培训800多人次,培养农业实用新兴技术人员3名、“土专家”12人。
多措并举产业就业紧密衔接
“疫情没有结束,大家也不用担心,家门口挣钱的渠道也很多,可以入股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可以在产业基地务工,还可以在公益岗位工作……”在村产业发展意向征求会上,五丁关村党支部书记张邦生向群众介绍当下挣钱的渠道。
为了让广大群众共享脱贫攻坚红利,提升群众本地就业指数,该镇建立了稳定的脱贫致富机制,逐村逐户鼓励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每个村在摸清群众产业发展意愿的基础上,建立了产业基础台账,摸清务工人员基数,促进产业与就业紧密衔接。
仅在该镇五丁关村,就通过制定村级巩固提升方案、消费扶贫计划等实施方案,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牵头,流转土地50亩,种植竹荪菌20亩、辣椒20亩,袋料香菇10万袋,带动26户收入边缘户务工,新发展中蜂50箱,带动14户贫困户增收;依托“宁强县全鑫种植合作社”和“陕西志顺全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在该村流转土地扩大天麻、银杏采摘园种植,带动80余户贫困户增收。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刘炳林蒲星雅)3月22日笔者了解到,宁强县金融机构在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力为春耕生产和企业复工...
宁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