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朝:地质遗迹“探路者”

陕西日报 2019-04-13 07:00 大字

李益朝(右一)和同事正在进行地质勘查。照片由省地质调查院提供

本报记者齐卉

都说地质工作十分艰苦,可李益朝一干就是31年。地质锤、罗盘、放大镜,“地质三件宝”是李益朝走哪都会随身带上的东西。“我们这个行业,走南闯北、风吹雨淋那是常事。干一行,爱一行,我从没觉得辛苦。”在李益朝看来,与荒山野岭为伴,与蓝天白云为伍,在野外跋山涉水探寻地质遗迹,早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李益朝是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省地质遗迹调查项目负责人。他从19岁时开始从事地下水勘查、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地质项目工作。陕南的深山老林,陕北的黄土荒漠,关中的平原,有项目的地方,就有他的足迹。

2015年起,李益朝陆续担任陕西省地质遗迹调查方面多个项目的负责人。虽然工作任务繁重,但他凭着坚定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一次次背着野外勘探背包,行走在三秦大地。正在实施的“陕西省地质遗迹调查”项目总体设计、野外验收,以及“陕西省汉中天坑群宁强集中区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和“陕北丹霞地质遗迹详细调查”项目设计,均获得了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的优秀评价。已经完成的“陕西宁强禅家岩落水洞村地质遗迹调查与保护科普示范”项目设计、质量检查、野外验收和成果审查均获得中国地调局地质环境监测院优秀评价。汉中天坑和陕北丹霞的调查研究,引发了轰动。这一切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他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勇攀高峰的职业精神。

3月29日,记者和李益朝一同前往汉中市南郑区小南海镇天坑集中分布区,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大约一千米的河道后,来到天心洞的洞口。往里走,洞道里宽窄不一,水从高处石面上渗出,让人感到阴冷潮湿。抬头望去,光线从数十米高的天窗照进洞里,人站在下面,犹如站在大自然形成的漏斗里一般。李益朝告诉记者,仅仅这个小洞,他就来过十几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得天坑口有椭圆的,也有扁的,形状并不规整。洞道里也是形态各异,景色各有不同。这里地下洞穴的温度往往稳定在9℃到12℃,与当地年平均温度相当。项目组忙起来的时候,有时需要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洞道里,带着仪器、手电和干粮,生活两三天。

“有些天坑,人下不去,要靠打锚绳,几个人配合着把人和仪器吊下去。这一类的天坑,是最难测的。大部分汉中天坑群,要靠绳索才能下去。”李益朝说。下坑的时候,一个人得抓着岩壁,脚得蹬在坑壁上踮着走。有的时候得打保险绳,手抓紧绳子再慢慢过。一次,在探测宁强地洞河天坑后,李益朝觉得脚不舒服,回去洗脚的时候,才发现左脚趾全是血。还有一次,在宁强禅家岩的落水洞,他脚下一滑,直接趴在大石头上。他忍着痛完成考察,回到驻地时腿已经肿了,后来恢复了一个星期才慢慢好转。“至于作业的时候突下暴雨、淋个浑身湿透,遇见蛇等动物,则是太平常的事了。”他笑着告诉记者。

测量出天坑的洞壁形态,生成数据,绘制成图,只是地质遗迹探测的第一步。搞清楚为什么天坑出现在汉中、天坑是如何形成的、里面岩溶发育的形态和机理是怎样的、天坑对于陕西省地质遗迹有哪些科学价值等问题,才是李益朝团队更为关注的。“地质遗迹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历史中,形成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我们的任务,就是对其科学价值与演化历史做出专业的判断和研究,永远做好地质遗迹的 ‘探路者’。”李益朝说。

新闻推荐

找回被盗耕牛 群众锦旗送民警

本报讯(通讯员边俊峰)近日,宁强县胡家坝镇村民马某将一面印有“破案神速人民卫士”的锦旗送至宁强县公安局胡家坝派出所,感谢...

宁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强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