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村民住上新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

汉中日报 2018-05-11 10:50 大字

本报记者 张庆 通讯员 李长波 五月的宁强,草长莺飞,一碧万顷。记者沿宁强县广坪镇的白龙湖迤逦而行,来到青山环抱的金山寺村,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这个村庄格外美丽。一座座错落有致的新房拔地而起,一项项特色产业发展项目付诸实施,村民和睦相处,过着幸福祥和的日子……让人感觉不到地震留下的痕迹。

绘就这幅灾后重建美景的是在2008年抗震救灾中获得“全国抗震救灾模范”“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和201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金山寺村党支部书记王显勤。在灾后重建中,他带领全村村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使在地震中几乎成为一片废墟的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9年,面对“5·12”地震遗留的创伤,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王显勤带领村两委会一班人依托实际,抓住重建机遇,结合新农村建设,修建了受灾群众安置点、学校、卫生室、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王显勤向记者介绍,经过一年无数次不分昼夜地奋战,全村251户全部住进了新家园。村上新修水泥路2.3公里,维修村组道路3.75公里,人畜饮水工程建了4处,全村480多户1500多人喝上了安全洁净的自来水。村民许民发告诉记者:“现在住上了新房,生活条件也好,安逸的很。”

身为领头人的王显勤,深知光让群众住上好房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才是金山寺村的最佳选择。他说:“村上制定了‘山头栽果树,庭院点香菇,地头种蔬菜,水库养鸭鱼\’的经济发展战略,其中袋料香菇是我们村的主导产业,现在每家每户点了袋料香菇,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670元。”

村民们有了一定的收入,但是如何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做到多业并举拓宽致富渠道,成了王显勤的又一个攻坚战。2011年8月,在他牵头组织下,县劳服局到金山寺村做了为期一个月的建筑工技能培训,全村有50人通过了瓦工、钢筋工资格考试。现在,村上有60多名建筑工活跃在全县多个乡镇展现他们的才华。

看着自己土生土长的村子发生的巨大变化,看着父老乡亲都过上了好日子,王显勤说,自己做梦都是笑着的。今年55岁的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又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奋斗。“下一步将建设青木川、白龙湖、金山寺环线生态旅游带,建设以袋料香菇为主的观光农业,把金山寺打造成集生态旅游、休闲、农家特色餐饮为一体的富裕文明新农村。”谈起未来的规划,王显勤思路清晰,话语中闪烁着智慧。

新闻推荐

汉中市举行首场“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十周年主题新闻发布会

本报讯(记者张舒)5月3日上午,汉中市举行首场“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十周年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卫计局新闻发言人分别通报了“5·12”汶川地震10年来汉中市灾后重建及经济社会...

宁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