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群合力拔穷根 ——宁强县奋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纪事
行业扶贫强基础
区域产业促增收
该县坚持发展产业脱贫,出台了《宁强县“十三五”农业产业区域布局指导意见》,指导各镇办按照全县“5+5”主导、骨干产业布局规划,根据贫困村区域特征、资源禀赋和贫困户发展基础,优选菌、药、果、烟、畜“五大产业”,采取企业带动、园区务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四种模式”,强化技能培训、资金投入、帮扶指导“三项措施”,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去年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668万元、同比增长20.3%,累计流转土地5.1万亩、林地11.5万亩,依托40个省市县级农业园区、20户农业龙头企业、24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5064户贫困户发展食用菌1120万袋、中药材1890亩、银杏采叶园7096亩、核桃园2704亩、烤烟1520亩、高山蔬菜410亩、魔芋450亩、畜禽养殖7.1万头(只),实现户均增收8000元左右。特别对无资金、无项目、无劳力、无智力的“四无”贫困户,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引导琪欣药业公司通过企业担保、贫困户入股、基地带动、保护价收购、年底分红等方式,在大安镇建设银杏采叶园1万亩,带动556户贫困户发展银杏产业,预计今年投产后可户年均增收1.5万元。
“三贷一金”保投入
在实施贫困户脱贫贷方面,县财政累计筹措担保基金2000万元,撬动金融机构信贷资金1.75亿元,在***贴息贷款基础上,为贫困户、涉农企业量身定制“脱贫贷”项目,为贫困户、协会会员贷款全额贴息,为小微企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贷款按5%贴息,助力贫困户产业发展。去年累计为2738户贫困户、20户农业企业、12个合作社投放贷款1.45亿元。
在实施搬迁户致富贷方面,由县扶贫开发公司担保,对发展产业项目的搬迁户给予最高13万元、最长5年期限贷款支持,对吸纳搬迁户劳动力就业的企业、合作社给予最高300万元、最长3年期限贷款支持。项目实施以来,已累计为380户搬迁户、13户用工企业、5个合作社发放贷款8093万元,惠及贫困群众1800余人。
在实施安置房分期贷方面,通过申请农发行中长期贷款解决了安置点建设资金的基础上,对自愿到县城筒车河安置点安置的群众实行分期付款政策,最低首付1万元,并办理剩余房款分期付款后便可入住(年限最长15年)。累计已为315户搬迁户办理“分期贷”3205万元。
在组建互助金协会方面,全县累计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642.3万元作为资本金,在贫困村组建互助资金协会82个(其中2016年新组建52个),累计发展会员6794户(其中贫困户3520户),发放借款3530户1835万元(其中贫困户1865户942.5万元)。协会积极参与金融扶贫,向金融机构上解担保金500万元,按1:5比例放大,累计为450名会员发放贷款1350万元,有效解决了群众发展产业项目资金需求。
社会帮扶添动力
该县按照“脱贫任务统筹安排、三年责任一次落实、年度实现脱贫目标”思路,建立部门单位抓贫困村、“531”干部结对包扶贫困户和“百企帮百村”工作机制,通过全社会广泛参与,营造浓厚氛围,激发贫困群众、贫困村参与脱贫攻坚的热情,为脱贫攻坚增添了强劲动力。协调省市县158个部门单位(省级5个、市级15个、县级138个)、100个民营经济实体包扶贫困村107个,派驻“第一书记”110名,将三年帮扶责任一次落实到位。2016年4236名干部结对包扶贫困户6258户,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177万元,帮助引进资金780万元,驻村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达92%。省国防科工办48名处级领导干部结对帮扶48户贫困户,投入帮扶资金100余万元;省妇联包扶青木川镇青木川村,通过智力扶持、产业扶持、项目扶持、爱心捐赠等多种方式,累计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引进光伏发电项目,成立“陕西妇女手工制品精品展示基地”“羌绣合作社”,实施青木川制造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羌绣博物馆等项目,覆盖贫困户65户,带动150名妇女就地就业;陕西金色花海油脂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成3000余亩“油菜花海”,涉及农户865户(其中贫困户285户),通过免费为农户提供籽种、有机肥和技术,并以高于市场价回收油菜籽的方式,既促进了农户增收(预计户均年增收1200元),又保障了企业高品质原材料供应,实现了农户和企业的“双赢”。
(宁宣)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李富强)近日,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与宁强县铁锁关镇河口村委会签署合作协议书,正式挂牌成立了“养育未来”项目村级儿童发展活动中心。据悉“养育未来”中心在宁强仅此一所,全...
宁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