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奋力争先 陕西省开展“双百三同”蹲点调研采访活动 本报驻村记者发回脱贫攻坚一线报道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追赶超越奋斗目标,日前,省委决定开展“双百三同”蹲点调研采访活动。
“双百三同”是指,省级媒体100名编辑记者深入全省100个贫困村,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5月6日开始,第一批56名记者已前往56个贫困县的贫困村。
5月6日,三秦都市报4名记者分别到达蹲点驻村展开调研采访。为期至少一个月。
蹲点驻村 宁强县汉源街道办事处石墙院村
5月6日上午10时许,记者驱车从西安出发,前往宁强县汉源街道办事处石墙院村展开为期一月的“双百三同”蹲点调研采访。沿途遭遇4个多小时堵车后,18时30分抵达宁强县城与当地相关部门取得联系。
精准识别不落下一个贫困户
“石墙院村距县城18公里,其中只有一个多车身宽的山路占14公里左右,比较偏远。分15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450户1515人。2016年底共有176户贫困户466人,经过新一轮识别评议,于5月2日评议出了80户共173人,现在正在村里公示。今天我们扶贫工作组和对口扶贫单位正在逐户开展识别工作。这种识别必须精准,必须实事求是,多听取绝大多数群众意见,公开进行评议,绝对不能落下一户,要真正让需要扶持的群众享受到国家政策。不符合条件的、弄虚作假的必须剔除。”刚一见面,汉源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王君开门见山地介绍道。
5月7日早上8点,记者带着一系列疑问,跟随汉源街道办事处第六扶贫工作组及对口扶贫单位汉中市邮政管理局工作人员,从石墙院村委会出发,分成15个组,分赴各村民小组展开入户精准识别。石墙院村“第一书记”成永林说,入户识别是一项非常严肃的事情,必须真实、公平、公正,否则,真正需要扶持的困难群众就会成了“冤大头”。扶“智”扶“志”让想脱贫的人站起来
记者随后来到村民王立金家中,他和妻子正在给羊铡青草,后院不时传来羊“咩咩”的叫声。77岁的母亲刘汉芳坐在旁边,听着儿子和儿媳边干活边聊天。46岁的王立金9年前才成婚,妻子“过门”时带来的女儿已经出嫁,弟弟常年在外打工,他们两口子和母亲生活在一起。2012年,他贷款15万元建起羊圈饲养肉羊,目前共有成年羊70多只,羊羔20多只。记者问,“情况还不错吧?”王立金摇着头对记者说,“都是贷的款,缺钱,买不来好种羊,也不能给羊喂精料,把羊养得体型比较小,没膘,一只成年羊才70多斤,卖不上钱。慢慢搞吧!只要人能憋住这口气,我还有信心把养羊这事情弄好。大家都说我的房子小,我感觉够住就行了,先把这事情弄好,等我把贷款全部还完了,再收拾房子。”
面对王立金的情况,汉源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程说,王立金还是想干事情,想脱贫致富。扶贫首先扶“智”,然后是“志”。扶“智”,就是要扶持他的智力和智慧,给他提供技术、信息和市场意识,不能靠蛮干,盲目上项目。王立金目前处于创业的爬坡期,只要扶上一把,他就能渡过难关;扶“志”,就是要引导群众树立起志气,要有脱贫致富的志气,不等别人来救助、不靠别人来生活、不要别人来怜悯。王立金的住房成问题,情况符合扶贫条件,应当纳入扶贫对象。他脱贫富起来了,会吸纳和带动一批人。本报记者李永利
新闻推荐
本报咸阳讯(记者陈奋翔)乾县一男子早些年在南方打工、开工厂,赚得200余万元,没想到因为“尝了一下”毒品,此后竟无法自拔,不但吸光了200余万元积蓄,还因为以贩养吸而被警方抓获。在看守...
宁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