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宁强农村新变化

陕西日报 2016-02-16 19:57 大字

   记者 宋志明 通讯员 李长波

   自编自导自演办“村晚”,读书看报学习忙“充电”,文化广场跳舞真悠闲……猴年春节,走进宁强县农村,处处感受到群众转变观念、简朴热闹过大年的新变化。

 既当演员又是观众 自办“村晚”年味浓

   正月初一天刚黑,随着“咚咚咚”的锣鼓声响起,宁强县广坪镇骆家咀村村委会前的小广场沸腾起来了,数百名男女老少提着小凳子兴冲冲向这里集结。“快点、快点,‘村晚\’就要开演啦!”很快,临时搭建的舞台前人声鼎沸。

掌声响起,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村晚”在一片欢呼声中拉开了序幕。激情四射的秧歌舞、精彩不断的舞狮子、神采飞扬的独唱……台上的演员火辣辣地表演,台下的乡亲报以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虽然没有高级的灯光音响,但简朴的晚会却让快乐在每个人的心中愉快地流淌。

“我们好几年没有回家了,回家后想为家乡群众做一点事情。”从安徽回家过年的村民魏树民与返乡的青年农民工们商量后,决定举办首届迎春晚会,他们的想法得到了村委会的支持。村主任汪玉海说,舞狮的节目是村里几位60多岁的农民演的,当地过去有节日舞狮的风俗,只是现在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很少有人学了。这次,他们将老人请出来,组织了一支舞狮队,个人出资购置了服装,村民们表演的舞狮既丰富了艺术生活,又继承了传统文化,把晚会推向高潮。

一个多小时的晚会,掌声、欢呼声不断,村庄一片沸腾。一些外村的乡亲不甘寂寞,也赶来凑热闹。一名长期在外打工的村民说,在外辛苦一年,回家能观看村里自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感觉很幸福。

 放下麻将拿起书本,农家书屋“充电”忙

正月初三,在大安镇江林村农家书屋,前来看书借书的村民三五成群、络绎不绝,许多村民不是像往年一样忙着走亲戚串朋友,而是选择到农家书屋学习致富技能,搜集市场信息。

贺秀芳是村里的养猪专业户,目前猪存栏达到一百头以上规模。如今养猪也是一门技术活,从日常管理到疫病防治,哪一样都不能马虎。以前贺秀芳为这些事没少麻烦别人,自从村里建起农家书屋,微机和各类畜牧养殖书籍应有尽有,她一有空就到这里学习,养殖技术越来越精通了。村民付友军种植大棚蔬菜,他不仅在这里学到了很多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知识,而且随时能够上网了解市场行情,每年仅种菜一项就收入可观。

村主任兼农家书屋管理员龚秀琴说:“以前过年,人们不是在墙根下晒太阳聊家长里短,就是打麻将;现在大家放下麻将拿起书,农家书屋成了农民的‘黄金屋\’。”

  走下灶台走上舞台,文化广场扭起来

春节期间,每当夜幕降临,胡家坝镇胡家坝村文化广场热闹非凡,宽大的广场上,几十位村民伴随着或舒缓或欢快优美的舞曲翩翩,沉醉其中。这支以农村中老年妇女为主的舞蹈队,再加上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儿,还有放寒假的孩子们都跟着领队的舞蹈老师,在有模有样地学跳舞。走进队伍,和着音乐的节奏,学着领舞的动作,很快就融入到快乐的氛围中。

一位村民说,跳舞除了强身健体还能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促进情感;现在的农村妇女朋友圈子越来越大,再也不是关在笼中没有见识的小鸟,她们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赢得了家人朋友的尊重。

“跳广场舞不但让村民改掉了赌博等陋习,还让村民之间增进了感情。”村主任赵壮说,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村上争取资金专门新建了广场,为村民提供了健身活动场所。还建设了农家书屋,安装体育器材,让村民们读报、健身、娱乐有了好去处,让农民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我们村每到春节、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时,都会组织开展广场舞、扭秧歌、猜灯谜等活动庆祝,并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普法宣传,让村民从中了解国家的一些政策。”该村党支部书记刘全忠说。

新闻推荐

近日宁强县羌绣传承人王小琴带领绣娘们正在加班加点为

近日,宁强县羌绣传承人王小琴带领“绣娘”们正在加班加点为外地客商赶制羌绣产品。宁强羌族刺绣历经千年传承和发展,已成为宁强文化的名片之一。2008年,该县被文化部列入“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宁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强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宁强农村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