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巴山顶上“养蜂人”

陕西日报 2015-10-26 21:04 大字

   本报记者 由文光 通讯员 王秋伟

在巴山镇高桥村,半山腰的一处房前,杨哲和他的中蜂又迎来忙碌的一天。他打开蜂箱,提起一片隔板仔细查看。

“养了13年中蜂,对中蜂有了感情,已经爱上了这个行当。你们看,这是工蜂、这是蜂王、这是蜂浆……”杨哲如数家珍般地介绍起自己的“宝贝”,没有做任何的防护措施,直接赤手和中蜂进行亲密接触。

谈起自己养蜂的经历,杨哲脸上满是自豪。他说,十五岁时,他便与中蜂结下了不解之缘,看到中蜂就想亲近它们,一点都不“怕”它们会蜇伤自己。十几年来,他不断摸索中蜂养殖技术,不仅成就了自己的甜蜜事业,也带动同村人共同致富。

杨哲算是养蜂老手了,他15岁时就跟随父亲与中蜂打交道。但是在创业初期也遇到许多困难。刚开始养蜂第一年,几乎全军覆没,最后只剩一箱。面对初次创业的失败,年纪轻轻的杨哲并没有气馁,在挫败中不断学习,请教宁强县畜牧中心的技术人员,学习养殖技术,最终掌握中蜂养殖要领,蜂群从10群发展到80群。产蜜量也大大增加,第二年收入竟然达七万余元。

看着自己初次创业的成功,杨哲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在思考如何让全村的人都能通过养蜂发家致富。2009年,杨哲带领附近村民成立了巴山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乡亲一同致富。由于巴山镇高桥村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生产出来的土蜂蜜绿色天然,消费者备受青睐,蜂蜜价格也连年攀升,销路更是好得喜人,很多城里的人慕名前来买蜂蜜。合作社成员杜天安感慨地说:“自己年龄大了,没有力气出门打拼了,这几年就跟着杨哲学养蜂。今年从17箱发展到了57箱,取蜜400多公斤,每公斤120元,净赚好几万块。”

今年,为扩大蜂蜜销路,杨哲利用“互联网+”在淘宝、微店等电商平台将巴山土蜂蜜远销四川、广元、汉中等地。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已发展20家养蜂户,发展蜂群500余箱,平均家庭收入增加2万元。

“下一步,我将开始着手‘巴山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申请和商标的注册。依靠土蜂蜜得天独厚的品质,和近年来迅猛发展的电商平台,逐步将该蜂蜜做成本地知名品牌,逐步走出陕西,走向全国!”杨哲对未来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日前宁强农民正在挑选商品麻和种麻近年来宁强县大力发

日前,宁强农民正在挑选商品麻和种麻。近年来,宁强县大力发展天麻等林下产业万余亩,今年可销售鲜天麻5000吨,为农民增收8000万元。本报记者徐秦生通讯员刘炳林摄...

宁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强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