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并无贬低 梁满仓教授细说《三国志》的历史价值

华西都市报 2020-11-09 03:38 大字

梁满仓教授细说《三国志》的历史价值 名人大讲堂现场。

小观众提问。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梁满仓教授。

□梁满仓

我们说《三国志》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史学名著,还有一个理由,他体现了高超的写作技巧,别看《三国志》部头小,写作技巧是很高的,当时有一个评论的人叫赵毅(音),评论历史上24部史书,其中评《三国志》就说,陈寿是善叙事,善于讲故事。

董卓传写明

三国的历史源头

《三国志》开头怎么写,按正史来说曹魏建立三国才开始,也就是说曹丕称帝公元220年开始,以前都是算东汉的,但是如果《三国志》要这么写,那么三国的历史就没有源头了,曹丕怎么突然就当皇帝了,怎么当的呢?这就没有源头,所以这是不完整的,所以陈寿写三国的时候,巧妙地为东汉末期的一批人,像董卓、吕布、袁绍等等列了一批传,在这批传里,尤其重要的是董卓传,讲了为什么会出现三国,甚至曹操在这当中起过什么作用,都一一写出来,这样就使得三国的历史有来源,有形成,有灭亡,有头有尾。所以陈寿这么处理材料,就体现了他一个非常巧妙的写作技巧。

我再举一个例子,我们都知道《三国志》,是由魏书、吴书、蜀书三个部分组成的,这三个部分的轻重多寡是不一样的,魏书是30卷,吴书是20卷,蜀书是15卷,是递减的,一个比一个少,后人会问:陈寿为什么这么写?蜀书为什么这么少?可能是由于材料的限制,由于材料不充分,但它不是一个很重要的理由,重要的理由在哪?在于当时的社会实际情况,决定了陈寿要这么分配三国的比重。

曹魏是由西晋政权所接替,西晋政权继承了曹魏政权,曹魏政权自然成了历史的正统,那么正统的政权自然要多写,陈寿把魏书写这么多实际上是为了突出西晋政权继承曹魏政权,是为了突出西晋政权的合法化,他为什么把吴书写得第二多呢?我们知道孙吴是西晋政权灭亡的,所以陈寿把吴书写得第二多,目的是为了突出西晋政权统一国家的功绩,自然而然蜀书就最少了。

另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是,蜀书虽然字少,但是它的分量极重,给人的印象是很深的,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儒家传统有几个道德标准,一个是忠,一个仁,一个是义,一个是勇,一个志,我们说忠首先想到的是谁?想到的显然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三国里面忠的代表;我们说义自然就会想到关羽,关羽义薄云天,我们一提勇马上想到关羽张飞;我们一提仁,首先想到的不是曹操不是孙权,而是刘备。可以看到忠、孝、仁、勇的典型,给人印象最深的都在蜀书里面,所以蜀书浸透了陈寿的心血,里面浸透了他对蜀汉政权的感情,也体现了陈寿高超的写作技巧,所以我们说它是很有价值的。

没有《三国志》

就没有《三国演义》

我们说没有《三国志》就没有《三国演义》。陈寿写《三国志》之前,吴国曹魏都有自己的史官记录自己政权的历史,比如说曹魏有魏书,吴国有吴书,但是他们是各自为政的不系统的史料,还有被史家指出不真实的内容。曹魏政权里面有一个叫余环(音)的人,写了一本记录曹魏历史的史书,叫做魏典略,这里面叙说曹魏历史的时候还是比较客观的,他记录曹魏的敌对政权历史的时候,就开始漫无边际了。比如说在典略里面记载诸葛亮见刘备这一段历史,是这么记载的,他说不是刘备南下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而是诸葛亮毛遂自荐主动去到新野找刘备,这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再比如,赵云大战长坂坡,把阿斗放在怀里,大战几回合,这时候阿斗还在襁褓之中,而在典略里写的是阿斗自己跟父亲走散了,走到汉中去了,被一家人给收养了,到后来刘备进入蜀地,攻下汉中之后父子相见了,这又是一种戏说,这种情况不是少数。

如果没有《三国志》,既不系统又不完整,而且还不真实,根据这样的史料写出来的《三国演义》能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国演义》吗?肯定不是,所以我们说没有《三国志》就没有《三国演义》,这是《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关系。这个关系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三国演义》的绝大部分材料都是取材于陈寿的《三国志》,《三国演义》是七分实三分虚,他的七分实当然是根据历史事实记载,他这三分虚,也可以在历史的记载中找到真实的影子。我们都知道诸葛亮的空城计,这是罗贯中《三国演义》里虚构的,但是赵云摆空营计是《三国志》里面记载的。《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也在《三国志》里有记载,就是孙权开一个大船去视察敌情的时候,走到了曹魏大营的旁边,在江边,当时江上有雾,曹魏士兵不敢上前应战,就在岸上用箭射孙权的大船,由于射的箭太多了,有翻覆的危险,所以当时孙权命令掉头,用另一边受箭,这样船才没有沉没,《三国演义》里草船借箭的情景肯定是从这儿来的。

对诸葛亮

军事才能的评价

最后一个问题,我讲一讲陈寿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评价问题,这也是历史上的一段公案。陈寿评价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有这么两句话:“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治戎为长,奇谋为短”,单从这两句话来看是相当刺眼的,尤其是喜欢诸葛亮的人对这两句话不认可,显然是贬低诸葛亮的才能,诸葛亮在历代都受到推崇,到唐朝的时候到达了一个高潮,这时候唐人也看到这两句话,他们就更加的不开心,说陈寿怎么这么评价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呢?是不是陈寿的史德有问题啊?

旁人修晋书的时候为陈寿做传发现了两个材料。晋书里记载了陈寿索贿的一件事。陈寿正撰写《三国志》时候,有丁廙、丁仪二人颇负盛名,为人尊敬。陈寿找到丁廙、丁仪的子孙说:给我送些米来,我就给你们的父亲写一篇好传记列在《三国志》里。丁廙、丁仪的子孙没有同意,于是陈寿也就不给丁廙、丁仪书写传记了。还有一件事,是说陈寿的父亲曾经任过马稷的参军,由于第一次诸葛亮北伐,马稷失街亭,回来之后就对马稷处以极刑,陈寿对诸葛亮不满,就这么评价,记载这个起到为诸葛亮正名的作用,同时也把陈寿污名化了,这都是不实之词。

丁仪、丁廙生活在曹魏时代,当时他们是曹操的儿子曹植手下的谋士,曹植正和曹丕争夺太子的地位,打得不可开交,这时候丁仪、丁廙作为曹植的智囊人物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曹植在这次争夺中失败了,最后曹丕当了太子,登上帝位,曹丕当了皇上之后立刻把丁仪、丁廙杀掉了,不但杀掉了他们兄弟俩,而且把他们全家的所有男子全都杀掉了,可以说是斩草除根,丁仪、丁廙哪来的后代?如果丁仪、丁廙没有后代怎么会有陈寿索贿这么一说呢?显然这是一种不实的记载。关于诸葛亮惩罚陈寿的父亲这个事,陈寿的父亲是在马稷手下任参军,后来人们就发现这个马稷本身就是参军,不可能在参军下面再设一个参军,这是不合理的第一点。根据这个推算,陈寿的父亲刑满释放回家之后,距离陈寿的出生也就是三四个月的时间,这就更不符合常理了,很长时间陈寿的父亲都不在家,陈寿的父亲刚回到家里面三四个月陈寿就出生了,这是不合理的第二点。

陈寿评价诸葛亮的两句话有出处,一个是陈寿为诸葛亮做传,他有一个评论“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但是前面大段大段是肯定了诸葛亮的治国才能,我们知道最后一个“欤”是疑问词,这个感叹词就是一种误点,这儿应该是问号,表示疑问,诸葛亮是真的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吗?这是疑问句。另一个是出自诸葛亮集的一个表彰里面,陈寿受西晋朝廷的委托,编了一部诸葛亮集,上了一个表给皇帝,说到“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我们看整段话,里面讲了三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诸葛亮是很有才能的,我们看这一系列的形容词,说诸葛亮的志向是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这都是写他的战争才干;第二层意思,“然亮才”,这三个字是指诸葛亮的才能,自己跟自己比,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第三个是自己跟别人比,他的对手是人杰,说诸葛亮之所以没有成功,是他的对手太强大了,遇到了人杰,也有多寡的因素,也有攻守的因素,所以很多的客观因素制约了诸葛亮,尤其是最后一句话,就是说诸葛亮为什么不能在军事上取得北伐的成功,是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说诸葛亮没有成功不是诸葛亮的智和才不行,是天命不行,人不能跟天斗,人不能抗衡天命,所以也是充分肯定了诸葛亮军事方面的智和力这两个方面的才能,只不过没有天命罢了。陈寿这么记载诸葛亮,这么评价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并不是要贬低他,而是一种客观公正的评价。

陈寿以自己十多年的经历成就了一部划时代的伟大的史学名著,反过来这部史学名著又成就了陈寿中国著名史学家的历史地位,所以陈寿和《三国志》已经浑然一体,成为中国优秀文化星空中的一颗璀璨明星。

新闻推荐

上元观的“红色记忆”

文川河在一定程度上讲,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的保护和传承,就是塑造我们的“国家记忆”。而令人倍感自豪的是,在古镇...

汉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汉中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