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的汉代鎏金铜尺

汉中日报 2018-09-20 01:18 大字

王景元1985年4月,汉中市城东约9公里的铺镇砖厂在取土时,发现了一群汉墓。汉中市博物馆闻讯后,即派何新成等同志赴现场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共清理汉墓七座,出土了丰富的珍贵文物。其中,在4号汉墓中,出土有鎏金铜尺1件。此尺长23.3厘米,宽2厘米,厚0.2厘米。尺的相等一半刻有5个寸格,无分刻,另一半为素面,通体外表鎏金,保存完好,光洁如新。目前,在全国各地出土的两汉铜尺虽有近百件之多,但鎏金的铜尺并不多见。此尺也是目前汉中市和省内所发现的唯一的一件汉代鎏金铜尺,十分稀有,现已征调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已有了多少、大小、长短、方园的概念。远古时,人们发现可以用人体的某一部位来度量物体,于是,便产生了“布手知尺”、“迈步定亩”、“手捧成升”等简单易行的测算方法。商代时,出现了骨尺,刻10寸,寸下无分,1尺约合今17厘米,正好是中等身高的人拇指至食指间一小乍的距离。周至春秋战国,骨尺、铜尺的应用进一步广泛,长度也有所增加,并出现了分的刻度,1尺大约合今23.1厘米,约为中等身高的人拇指至小指间一大乍的距离。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官方以法律形式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汉承秦制,两汉时,尺的量制与秦制近似,大约在21.25-23.75厘米之间。多以竹、木、铜、玉、骨、象牙为材料,工艺越加精巧。汉中铺镇出土的鎏金铜尺,即为标准的汉制官尺长度,可见它应是墓主人生前所喜爱的实用器物。由此可以推断,墓主人生前定是一位经营丝绸、布匹之类的商人。

三国至明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朝代所规定的官尺长度也在不断地增加和变化。清代由工部颁发的“营造尺”,一尺合今32厘米,民间裁衣尺为营造尺的十分之九,为28.8厘米。今天,我们使用的尺子一市尺长度统一约为33.3厘米,为一米的三分之一。

除了“布手知尺”外,古代还有用“累黍”的方法来确定尺子的长度。《汉书·律历志》记载,一粒黍的宽度相当于一分之长,以黍的横排(即黍的短径)100粒,约合23厘米,与汉代一尺之长相合。由于汉尺短,清尺长,康熙皇帝曾亲自累黍定尺,把横排改为纵排(即黍之长径),100粒长度约为32厘米,恰好为清营造尺的长度。有研究者曾多次用此法作过试验,结果与古人记载完全相符。

新闻推荐

受伤的“幼苗”,检察官为你撑起一片蓝天

本报通讯员刘川“畜生!”合上案卷,汉台区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的办案检察官在心里狠狠地骂了一句。这是一起性侵案件,被害...

汉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汉中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