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风一盏灯
■李汉荣
作文,或曰写作之事,乃心有所感所思所忧所虑之文字记录。古之文章,都可视为文人心得。诗人李太白诗曰:“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我诵读的古诗卷还没合上,在这个秋天,著名作家、文史专家陈嘉瑞先生的《终南漫志》,如同清风明月,就乘着一叶飞云快递过来了。
手抚华章,我喃喃自语:这是一本心学之书。出自心者,方能抵达心;得自心者,另一颗被此心映照的心,也必有心得。两心所得,未必如一;而两心互映,照见更广远幽微澄明的心境——天地之心随之敞开,朗然照临这人心人境矣。于是,觉悟生焉,良知生焉,慈悲生焉,禅意生焉。此心始觉有个停靠处、干净处、葱茏处。
嘉瑞这本书,状写山川风物事物人物食物,皆不是以物写物,而是以心观物、以心格物。物不只呈现其物性,更敞开其诗性、神性、象征性、隐喻性和不可穷尽的宇宙性意蕴。以道心看去,物皆有道;以天地心看去,天地间一切物事,皆天地之玄机泄露;以忧患心看去,天地间一切物事,皆呈现造化之无情:不过是无尽的生灭轮回于刹那间暂住,我辈于白驹过隙间,得窥一瞥也。
这心得之作,何其丰富深沉!乃嘉瑞有一颗本心、诗心、芳心、道心、忧患之心、慈悲之心、天地之心。心有所得,未必笔有所得、文有所得。对事物有心得者,天下滔滔者皆是,或深或浅或雅或俗或正或邪或登得了堂或入不了门,只要是个活人,只要不傻不疯,都会对活着的上一刻这一刻和下一刻的遭逢际遇,身有所触、情有所动、心有所感,即:皆有心得。
嘉瑞是有信仰的人,嘉瑞的文字,透着对众生的慈悲和怜悯,有时,也透着哀其不幸、哀其不争、哀其不明、哀其不醒的焦急和痛心。相由心生,文由心生,嘉瑞的心里,涌动着深沉的苦涩和慈悲。他的文字,状物而能透过物性触及物的诗性和永恒的苦涩性,记事而能借由事理连通万古不变的天道和天理,即使写事物的美感,也能由外及里地触及事物的苦处和痛感;写人而能经由人性的畸变呈现人的精神迷失和困境,并思索和叩问人何以丧失信仰,又该如何找到信仰,找到灵魂复活的方向和家园。
这就是文字的心学。这就是嘉瑞先生的心学。《终南漫志》,一本堪称心学的书。谓予不信,可随手引一文,以证此书有心学之品质:
“街有清洁工者,年五十,心无累,好戏曲,身挎放音机,弦索清亮远近闻。日日清扫中,口哼秦腔不绝,乐比仙人。一日,道边拾得项链一根,忐忑,左右顾,未见他人,蒙蒙然悄匿怀中。自此渐生心事,喜乐不再。人木然恍然,劳作僵硬类木偶。其间闻人来回打问,悄避远之,躬身挥帚,目不视人。旬余,戏声息”。(《保洁翁》)
一位保洁翁,起先的生活是清贫的,劳作是辛苦的,然他的本心在,是简素、清洁、单纯的,因而是喜乐的。是那种无所求、无所贪、无所执的质朴的喜乐。这喜乐不得自妄求与贪占,而是得自天性和天赐,故这喜乐,是享天福。
而当他贪占了本不属于他的一根项链,自此有了心事、有了心障,他占有了一个项链,其实是那项链占有了他。占有就是被占有。他那曾经简素、清洁、单纯的本心,丢失了,于是,弦索断绝,喜乐不再。明镜变昏镜,素心成机心,心井成废井。
这是一个老翁的得与失、明与昏、生与死、喜与悲的故事,这何尝不是深陷于拜金、拜物、拜权的隐喻?《保洁翁》是一篇何等冷峻深沉的寓言。
手捧嘉瑞这本堪称心学的新书,我的心,有感激,有欣慰,谢谢这清风明月一盏心灯。
作者单位:汉中日报社
新闻推荐
本报讯9月20日,由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汉中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乘高铁·游陕西”旅游推介会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陕西省旅发委副主任陈梦榆,四川省旅游协会秘书长柴延祝,汉...
汉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汉中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