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20年回望 忠实读者和发行员 割不断的华商情

华商报 2017-06-29 04:06 大字

20年来,华商报以服务读者为宗旨,以传递温暖、温情、温馨为己任,在读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一批忠实读者与华商报相依相伴。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我们发行员的努力与付出。

1.第一位订阅者

84岁高楚生20年如一日订阅华商报

“我为啥爱看华商报,因为华商报亲民,替老百姓说话,报道客观公正。”6月26日,华商报汉中第一位订户高楚生说,“华商报和凤凰卫视以及央视一样,对于重大事件持续深入追踪,所以这些年我每天必看华商报。”

84岁的高楚生现为汉中市汉台区人。高老说,他是1994年退休的,1997年订阅的华商报。“第一眼看到华商报,我就喜欢上了这份报纸,20年如一日地阅读。先浏览粗读,只看大标题,浏览到好的文章,我就用笔勾画下来。”每天下午晚饭后,高老就开细仔细看自己勾画的文章。高老说,“看华商报,可以关注陕西的大事件以及民生报道。”

“为啥订华商报?概括起来就四个字,亲民服务。其他报纸基本不会送报上门,但是华商报这些年来一直坚持送报上门,这是我满意它的服务。第二就是,华商报包揽社会众生相,不仅报道时政大事,涉及老百姓的断水、断电、交通问题等也多有涉及。”高老说,一句话,华商报以民生立报,比较有社会担当。

提及华商报的改版,“之前报纸版面比较大,字体也大,自从改版后,就变成瘦报了,对于我们老人有一些阅读障碍,我现在必须要戴眼镜,有时甚至需要放大镜,主要随着年龄增长,视力下降,年轻人看华商报是没有问题的。”高老如是说。

谈及华商报纸质版价位的提升,高老表示理解。“作为老用户,我们能够接受报价的适当上涨,毕竟这个价格是对得起它的质量的。”

“阅读华商报最让我感动的事,可以说聊不完,社会的一些弱势群体,好多事情经过华商报的报道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华商报虽然不是处理问题的直接方,但是华商报的报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间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2.第一位发行员

19年老员工李家异 打算在发行站一直干下去

“前些年,电话还不方便的时候,偶遇报车堵在路上,无论天晴下雨,我们发行员都会在自己的段道上挨家挨户给订阅读者通知解释。”华商报第一位发行人李家异对华商报记者说。

风雨无阻 必须按时完成任务

李家异家住汉台区西一环路,每天上午6时准时起床,7时前赶到华商报发行站.报车来了之后,开始分卸当天的报纸、奶以及快递。随后分拣报纸,再分拣华商报黄马甲承担的快递业务。报纸分拣到每一个段道后,大约8时开始每天都送报、送奶以及送快递,报纸大约3小时左右就送完,接下来主要送快递和牛奶。

“我承担的段道内,每天要送80多份报纸,近的在市中心,远的远抵铺镇。”李家异说,别小看80多份报纸,读者分散,而且3小时内必须完成送报上门服务。

李家异说,他当年最多送过200份报纸。“不管几百份,只要发行站的任务摊派自己段道内,客户第一,风雨无阻,必须按时完成任务。”

谈到作为华商报投递员最大感受,“送了19年了,和很多老订户都产生感情了,尤其大冬天送报上门,订户非常感动。”李家异说,送华商报还有个好处,小感冒都不用吃药。

“我感觉自从送报后身体明显比以前强了,对于现在每天派送报纸,感觉就是锻炼身体。”今年50岁的李家异乐呵呵地对华商报记者说。

一个门店一个门店打开汉中市场

想到华商报当年开发市场时光,李家异不无感叹:“1998年,那时候的汉中中心广场还是卖烧烤、喝扎啤,不像今天成为跳广场舞的地方,我们和当时华商报汉中发行站站长韩新瑞一个商铺、一家门店围绕中心广场搞推广,不放过任何一家店铺和摊位。”

就这样,李家异们打开了汉中的市场。“说起来和华商报还是缘分,当年我下岗,闲下来没事干,看到华商报在汉中发行,于是就跑到发行站询问招不招发行员,没想到正在招人,我就试了一个星期。”李家异说,一星期后,自己对这份工作产生了好感。

“只要按发行站的要求准时将当天的报纸投递自己辖区内到每位用户,就下班了,比较自由。”李家异考虑到自己适合这份工作,于1998年4月成为华商报汉中发行站第一个发行员。

“打算一直干下去”

目前,李家异承担着汉中市汉台区虎桥西路、铺镇以及七里镇以东三个片区的送报、送奶以及送快递业务。“报纸和快递都可以一起带上,但是每天的牛奶都是冷藏在发行站的冰箱里,不能一次性带上,根据距离远近,我们会重复到发行站取奶,否则一旦遇到今天这种大热天,奶的品质就会变化,客户肯定不满意,所以宁愿多跑几趟都不能为省事而让客户喝品质有损的奶。”

近两年,由于华商报黄马甲承担快递业务的增多,李家异等发行员的工作量明显加大。“不过相对公平,多劳多得,送得多工资也就高。”

李家异说,今年618购物节时,天猫的好多快递都是走黄马甲。据悉,618后,快递业务突然增长让李家异忙得够呛。“正是近两年快递业务增长,我又买了一台三轮车,东西多了还得靠三轮。”

6月21日,华商报记者注意到,李家异所骑送报电瓶车还是华商报在2013年统一配发。“送报我基本还是用的公司配发电瓶车,比较耐用,和华商报一样,有感情了。”

李家异说,自己打算一直在发行站干下去。“我从发行员一路干到班长,再到发行站站长助理,现在人到中年了,退下来了,做好每天分配给自己的任务就满足了。”华商报记者 周金柱 通讯员 张映伟

新闻推荐

汉中市加快推进事业单位购买服务改革

本报讯(通讯员李立)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改革支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转型发展,增强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近日,在市政府指导下,市财政局、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了《关于...

汉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汉中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