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全力推进就业扶贫 上半年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1万余人

汉中日报 2019-08-03 12:53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 黄睿)今年以来,南郑区就业创业工作以帮扶贫困群众脱贫增收为核心任务,突出抓好就业服务、技能培训、苏陕交流等重点工作,助力全区脱贫退出。上半年,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1万余人,其中贫困劳动力4038人。

该区充分利用就业信息招聘发布栏、“南郑人社”微信公众号、汉中市天泽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等媒介,搭建多渠道、全方位的求职信息平台。先后举办“春风行动”及苏陕协作专场招聘会、深度贫困村专场招聘会和移民搬迁安置点就业岗位推介会,开展对象精准、目的明确、岗位匹配度高的就业扶贫“一对一”岗位推介活动,提供就业岗位1600余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250余人,转移106名贫困劳动力赴江苏务工。把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作为解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的重要渠道,不断扩大专岗规模,及时签订就业合同,按月发放岗位补贴,让1493名贫困劳动力上岗就业。

该区以强化贫困劳动力职业培训、社区工厂上岗人员技能提升培训以及定岗定向培训等为重要抓手,不断提升贫困劳动力的就业率。上半年,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班65期3004人、创业培训班13期325人,全区自主创业31人,新培育认定社区工厂2家、扶贫基地2家。与陕西理工大学联合开办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86名致富带头人参加培训。组织18人前往如东县参加订岗定向培训,实习后全部上岗。及时受理、审核、兑付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交通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培训生活费和交通费补贴等。上半年,共发放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交通补贴671人27.65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31人9.3万元。

同时,该区对区内优势工种进行认真筛选、精心包装,打造出一批响亮的劳务品牌。成功承办“公主杯·汉中面皮”大赛暨首届汉中面皮饮食节,圆满举办“五编(藤编、竹编、扇编、棕编、手工艺品编织)技能大赛”。评选表彰了一批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和创业明星,并多次开展相关技能培训,带动了全区更多贫困劳动力通过学习技能再就业,圆了脱贫致富梦。

新闻推荐

稻香虾肥人欢笑

本报通讯员黄睿张瑜连绵阴雨过后的清晨,凉爽清风拂过南郑区协税镇张坪村的八百余亩连片优质稻田,绿波涛涛、稻香阵阵。村主...

南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