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米仓道
秦晋11月22日,随着全长13.8公里的米仓山隧道贯通,宝巴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又一条蜀道天堑变为通途。据专家考证,宝巴高速以及244国道走向与米仓古道高度吻合。历史上,汉中通往巴中,走的就是米仓古道。
从汉中沿着濂水谷道和难江(今南江)谷道进入川北,汉唐时为米仓道,两宋时为大竹路,元朝为大巴道,明清恢复米仓道,建国后为二南路(南郑至南江),是入蜀古道之一。《读史方舆纪要》记:“自南郑而南,循山岭达于四川保宁府之巴州,为米仓道。”当代《辞源》对米仓道的解释为:“自南郑经米仓山,为入蜀要道,路皆险峻,古代用兵自陕入蜀,多出此道。”
米仓道异常艰险,《太平广记》载:“兴元之南有大竹路,通于巴州。其路则深豁峭岩,扪萝摸石,一上三日而达于山顶。行人止宿,则以絚蔓系腰,萦树而寝。不然,则坠于深涧,若沉黄泉也。”
据说,米仓古道在周朝就开始通行。武王伐纣,招募骁勇善战的巴人组成军队,出征牧野。部分巴人军队是经米仓道北上的。
米仓山道起名是汉王刘邦从巴蜀转运粮草得名的。公元前206年,楚霸王项羽分封18个诸侯王,把先入咸阳的刘邦封汉中王,让他统辖汉中、巴蜀一带41县,都南郑(今汉台区);又将关中分为三块,称为“三秦”,由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驻守,阻止刘邦东进。为了壮大实力,与项羽争天下,刘邦在巴山地区招募巴人,由韩信训练,并在米仓山一带屯储粮草。南江的“牟阳城”,就是因汉王在那里储粮而得名的。巴地保障了汉王的军需和兵员,才使刘邦最终战胜项羽,夺得天下,有了汉朝。
汉唐以来,米仓道上产生了许多历史典故。萧何月下追韩信发生在米仓道。《太平广记》记:“昔汉祖不用韩信,信遁归西楚,萧相国追之。及于兹山(米仓山),故立庙貌(淮阴侯庙)。”建安二十年(公元215),曹操亲率十万大军西征汉中,张鲁兵败走米仓道入巴中。张飞驻守阆中期间,经常往来米仓道向驻守汉中的丞相诸葛亮禀报军情。南宋时期,秦岭以北被金人占领,汉中盆地处于南宋的抗金前线,川东各府、路驰援前线的各种物资,亦多由大竹路(米仓道)输送。明清以后,鉴于米仓道危峰深壑,崎岖险峻,行旅视为畏途,古道渐次堙没。
米仓道还是一条红军路。1935年2月,红四方面军发动陕南战役,约3万兵力通过米仓道,经喜神坝、周家坪向汉中推进。2月15日,红军渡过汉江,2月18日在汉中的城南、城西发起进攻,达到迷惑调动敌人的目的后,红四方面军主动撤出战斗,经由米仓道返回川北。
仰望星空,米仓古道上,那远去的鼓角争鸣、马蹄声碎还依稀听闻;遥望巴山,西风瘦马、古藤老鸦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丽莉)昨日,陕西省妈妈环保志愿者协会启动“春节餐桌助农计划·让山区贫困老人温暖过年”活动。广大市民群众的...
南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郑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