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挑大梁 脱贫攻坚有良方 ——南郑区红庙镇创新举措助力脱贫攻坚纪实

西北信息报 2018-09-21 01:11 大字

红庙镇第二届庖汤文化美食节吸引众多游客参加

本报记者 王新华 王小涛 通讯员 任素华

9月6日,汉中市南郑区红庙镇喜神坝,雨过天晴,高温酷暑正慢慢褪去,难得的凉意正悄悄赶来。来自西安的游客刘女士一家在这玩得不亦乐乎,他们被这里的美景深深吸引。随着全域旅游的兴起,一步一景、一村一色,红庙打造的优美镇域山水风光,吸引着越来越多像刘女士一样的游客前来休闲观光,旅游业正成为镇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百余亩的红庙镇罗帐岭茶园,漫山遍野的茶叶苍翠欲滴,阵阵茶香沁人心脾。该茶园是南郑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和科技示范基地,每年都举办茶叶采摘节,吸引众多中外客人前来旅游观光。红庙镇立足镇域实情,发挥资源优势,以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把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作为促农增收的重要途径。

在红庙镇社区工厂务工的张艳萍,提起能在家门口上班就一脸笑容。“家门口有钱挣,还能照顾孩子,这份工作我满意着呢!”去年,红庙镇引进海迎服装厂在移民安置区建立工厂,像张艳萍一样的28名贫困户通过培训成为了该社区工厂的首批工人,月均收入两千多元。搭建脱贫增收平台,红庙镇创新贫困户增收模式,贫困户致富奔小康不是梦想。

近年来,红庙镇聚焦产业兴旺目标,围绕产业扶贫重点,积极搭建各类增收致富平台,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旅游产业等,不断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奋力推动脱贫攻坚。

发展“一村一品” 特色农业显成效

红庙镇共有贫困村6个,数据清洗后建档立卡贫困户1474户3484人,2017年脱贫177户605人,1个贫困村整村退出,脱贫任务艰巨。

“经过充分研究镇情,红庙镇立足镇域实情,决定发挥资源优势,以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不断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发展壮大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做好农业‘富\’文章。”红庙镇党委书记朱以荣对该镇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加强基地建设,提升产业规模。按照“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发展思路,红庙镇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实现特色与效益共进。在罗帐岭等11个村建茶叶基地1500亩,在五龙庵村、徐家岭村建山药基地240亩、油牡丹基地450亩,在碾子坝村建太子参基地100亩,在西沟村建蔬菜种植基地100亩,在关键村建土鸡养殖基地,在红寺坝村建黑毛土猪养殖基地。“一村一品”让红庙镇的产业基石更固,特色优势更显。

深化产品加工,提升产品品质。鼓励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全镇产业开发加工,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创立“红庙品牌”。2018年陕西秦山农业有限公司与罗帐岭村扶贫互助合作社投资联建罗帐岭扶贫茶叶加工厂,汉中喜神印象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西沟村扶贫互助合作社投资联建喜神茶叶、干菜加工厂,有力整合了镇域茶叶鲜叶和蔬菜资源,打造了群众增收致富新引擎,赋予了“茶乡红庙”新内涵。南郑县土蜜哥专业合作社与徐家岭村扶贫互助合作社投资联建陕西土蜜哥蜂业成品包装厂,建成后年加工包装蜂蜜50吨,极大推动了南郑蜂业的发展。

坚持主体带动,提升扶贫成效。该镇探索推进“党支部+扶贫互助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农头企业+基地/项目/工厂+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将贫困户嵌入经营主体产业发展链条,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三变改革”初见成效。由村党支部牵头,以村集体经济为主导,推行扶贫互助合作社代建工程、投资入股和各类经营,贫困户和村集体按各自所占股份获得分红收益,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村集体积累增加,镇域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打造“三大板块” 旅游产业结硕果

朱以荣表示,红庙镇旅游资源丰富,该镇围绕打造“茶叶之乡”“旅游之乡”目标,依托红寺湖、龙头山、光雾山三大景区和镇域山水风光,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培育脱贫攻坚新动能。

打造以茶文化、湖文化体验为主的罗帐岭—红寺湖板块。结合南郑区“万亩茶园”建设,该镇扩大茶园种植规模,完善观光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集茶园观光、茶叶加工、餐饮娱乐、休闲民宿为一体的新型旅游景区。投资720万元建登山步道、景观长廊、观光亭、停车场、旅游公厕以及路灯、绿化等配套设施。制作文化墙,展现传统茶文化、红庙茶叶发展历程。建车行茶园观光环线3.2公里,扩大观光核心区至1000亩。

打造以生态观光、美食体验为主的喜神谷板块。依托喜神坝优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泡姜鸡、带皮黄羊汤锅、山珍野味等闻名的特色美食,该镇以“喜神驿站”为目标,修建了巴山农耕文化广场,创办了农家乐7家,宾馆3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集镇整治,完善了乡村旅游的基本功能,让喜神坝成为了光雾山、黎坪景区的游客集散点。

打造以休闲度假、疗养旅游为主的康养小镇板块。蒿坝森林覆盖率达95%,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避暑纳凉、养生度假的好地方。自2017年11月红庙镇第二届庖汤文化美食节举办以来,吸引游客达8000人次,销售额达28万元。另外,松鹤灵度假村将以高水平、高层次服务为定位,拟建成高档酒店和民宿;“水云谷”康养小镇,将以健康养生、休闲旅游为发展核心,重点建设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生态种植等健康产业,从食材、环境和服务等环节为游客提供绿色健康的体验。

搭建“三大平台” 持续增收有保障

红庙镇积极搭建各类增收致富平台,深入推行“支部+合作社/园区/工厂+镇级电商服务中心+村级电商服务站+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贫困户与市场利益联结机制,确保群众当前能脱贫,长远能致富,未来可持续。

搭建扶志扶智平台。整合移民安置点闲置房屋,建立劳务培训中心,与培训机构合作,对有劳动力、有创业就业意愿贫困户的按意向分行业、定工种开展岗位技能培训,通过“通汉协作”鼓励贫困户创业就业,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同时,加大农用技术培训力度,培育职业农民,提高贫困户致富能力,增强致富信心。

搭建产业增收平台。依托扶持政策,建立合作社与农户利益共享机制,形成产业化联合体,实现共同发展。鼓励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以互助资金协会贷款资金、小额贴息贷款资金、自有资金、土地、房屋入股,获得5%的保底分红和基于盈利情况的利润分红,有效破解“增收难,易返贫”的问题。目前全镇成立多个专业合作社,有效带动贫困户发展土猪、土鸡养殖,山药、茶叶、油牡丹种植等产业,户均增收达800元以上。

搭建电商销售平台。去年11月,红庙镇扶贫(移民)电商产业园区正式开园。通过园区的孵化,引进入园企业和合作社达7家,建成电商平台1个,展示产品有13类39个品种。在线上陆续开通了淘宝、京东等网店,线下陆续与多家农家乐、度假山庄等签署提供本地特色农产品协议,与6家旅行社、7个户外群达成合作。初步形成了农户种养,专业合作社收购、加工,电商平台销售的产、供、销产业模式。

新闻推荐

南郑胡家营镇对村“两委”换届工作回头望

本报讯(通讯员李春梅)南郑区胡家营镇认真开展村“两委”换届工作回头望,营造比学赶超、创先争优良好氛围,为脱贫攻坚、乡村振...

南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