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满意在群众脸上绽放 南郑区行政服务中心深化作风建设纪事

汉中日报 2018-05-09 08:02 大字

本报通讯员 肖军 黎叶 南郑区为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烦”“办事慢”的问题及行政审批领域存在的程序复杂、效率低下、政出多门等现象,自2009年开始,将全区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和对群众服务面广的公共服务事项统一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在全市率先建立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一站式”办事服务大厅。至目前,该区行政服务中心进驻部门26个,设服务窗口89个,工作人员187名,进驻行政审批事项136项、公共服务事项129项。网上办件率达92.3%,一站式办结率达75.5%。

坚持“一个大厅管服务” 走进南郑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如同进入一个繁忙而有序的政务“超市”,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让前来办事的群众倍感温馨,高效、便捷的审批绿色通道,更让人体会到行政审批大提速带来的方便。

该区在行政审批事项进驻中执行“三集中、三到位”制度,要求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人员和权限到位,并按照《区级部门行政许可项目汇总目录》逐年精简行政审批项目规模,用行政审批的“减法”换市场经济的乘法,逐项编制责任事项,制定权力运行流程图,编制清单式服务手册,分别在区政府门户网站、行政服务中心网上办事大厅进行公示,解决职能部门独立审批体制下存在的监管缺失。目前,全区26个职能部门的大多数行政审批事项进驻中心集中办理,并在大厅实现了从“三证合一”到“五证合一”直至“一照一码”“多证合一”的“放管服”改革,搭建起集行政审批、注册登记、便民服务、行政效能监察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大厅。去年以来,该区行政服务中心共接待办事群众29.7万人,共受理各类事项29.8万件,办结29.4万件,办结率98.50%,群众满意率达99.6%。

打造阳光办事窗口 “太感谢了,谢谢了……”近日,一位法镇的群众拉着该区行政服务中心干部柏洪斌的手热泪盈眶地说道。原来该群众在残联窗口办理业务时,发现自己的手机忘在了医院。柏洪斌立即驾车,带上该群众到区医院找到手机后,又把这位群众送到车站。

该区行政服务中心始终坚持以“爱心、热心、恒心、耐心、细心、暖心”为服务标准,先后制定完善了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化办理制度、AB岗工作制度、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了行政审批体系。在办理项目中实行“八公开、五办理”,推行“预约、上门、代办、跟踪、限时、延时”等多种服务形式,设立咨询导办台、办件查询系统、惠民资金查询机,照相、打字、复印服务窗口等配套服务,全力打造阳光窗口。同时通过考勤机、群众投诉台、效能投诉箱等,强化对工作人员的日常监管,执行“日督查、周回访、月评议、季考核”绩效管理制度,不定期邀请社会监督员前来大厅走访、暗访,强化对窗口的服务效能进行监督,增强工作人员纪律观念和服务意识。

服务到群众心坎上 去年11月24日,汉中东域生态农业公司将一面写着“为企业排忧解难做人民满意公仆”的锦旗送至南郑区行政服务中心,感谢工作人员为该公司新项目建设提供的服务。

据悉,汉中东域生态农业公司在区行政服务中心签订代办协议后,该中心立即组织发改局、国土局、住建局等部门到项目驻地现场踏勘、召开一次性项目告知会,原本一个多月才能完成的工作,20天就办完了所有手续。

该区依托全区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的优势,建立了集中审批、联合审批、审批代理及最多让企业“跑一次”等一系列新型审批制度,由“项目业主跑”变为“代办员跑”,由“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搭建起政府与企业间的连心桥、辛福桥,有效解决了企业审批难等问题。去年以来,共领办代办各类投资项目42个,办理项目各类审批手续168件,组织召开一次性告知会、并联审批会45次,为企业上门服务47次。

该区分别在区行政服务中心、镇(办)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室设立代办窗口,推行群众办事干部代办制度,确定代办员1-2名,让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同时,在全省率先研发了“民情直通车”服务群众信息管理系统,将全区22个镇(办)、52个部门单位、313个村(社区)全部纳入系统平台,并开通了“5412345”民生服务热线,群众可以通过外网平台、微信公众号、民生热线反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咨询建议等诉求,达到“敞开大门,群众参与”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民情直通车”和民生热线开通以来,共受理各类事项96787件,办结96452件,办结率为99.7%,群众满意率达99%,全区信访总量较上年同比下降30%。

新闻推荐

服务职工更贴心 南郑区创建实力工会、活力工会、魅力工会侧记

本报通讯员屈继刚余艳互助保障收缴78万元、直接理赔金突破50万元大关、首届十大“南郑工匠”出炉、“最美乡村教师”亮相……这一组组数据、一项项工作正是南郑区创建“实力工会、活力工会、魅力...

南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