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7年参与两条高铁建设 郭款:“太幸运了 好时候让我赶上了”

三秦都市报 2017-09-08 07:24 大字

郭款在西成高铁建设现场本报记者王晓峰摄

随着陕西“米字形”高铁网雏形初现,未来将有更多的人享受到便利。

“过去的五年是陕西高铁快速发展的五年。未来,高铁建设的步伐会越来越快。每当想到自己是见证者、建设者、亲历者,我都感到很自豪,很幸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郭款,时任中铁二十局西成客专项目部五工区总工、现任中铁二十局西成客专项目部工程部长。

谈起陕西高铁建设,郭款两眼放光,一脸幸福:“太幸运了,也太幸福了,好时候让我赶上了。”

幸运

毕业后参与大西高铁建设

2008年长安大学毕业后,郭款进入中铁二十局。两年后,大西高铁开工,郭款是所负责线路的项目主管工程师。告别了大西高铁工地的郭款又迎来了西成高铁的开工建设,他又来到西成高铁建设第一线。一眨眼,已经在陕西高铁线路建设中奋斗了7年。

“我的老家在安徽芜湖,上大学的时候,每次都是坐绿皮火车往返。一趟26个小时,有时候甚至需要站到郑州站才有地方坐。”郭款笑着回忆,“有一次,我的一个同学在合肥站被挤得下不了车,只好从窗户跳下了车。”那时候,陕西唯一的郑西高铁还处于规划阶段。

正如郭款所说,他真的赶上了好时候。未来陕西“米字形”高铁网将会形成以西安铁路枢纽为中心,对外有8个方向的辐射延伸。通往郑州的郑西高铁;通往兰州的西宝、宝兰高铁;通往包头的包西高铁;通往重庆的西渝高铁;通往大同的大西高铁;通往银川的银西高铁;通往成都的西成高铁;通往武汉的西武高铁。

认真

修高铁修出了国家专利

记者见到郭款的时候,他正在西安参加西成高铁的联调联试会议。高铁一头连陕西西安,一头连四川成都,承载着多地百姓的期盼和梦想。

修建高铁是件新奇的事,可每天的工作却是辛苦和无趣。郭款所在工区从纺渭路陶家村到保税区,全长5.7公里。“我们在修建一段上跨既有货运北环线的时候,非常危险。上面是正在施工的高铁线路,下面是八分钟一趟的火车,火车轨两边立柱上的接触线和承力索带着27000伏电压,施工过程中连水都不能往下滴。”郭款需要爬上24米高的楼梯巡查,每天四趟。

西成高铁同样面临着技术难题。“我们负责南郑梁山镇到勉县四坪镇的33.527公里,这里雨水量大,土壤容易膨胀,就像泡方便面一样,膨胀之后土质就疏松了。”在修新集车站时,他把自己关在房间一个月的时间,反复计算、测量、画图,最终确定了施工方案。

工作之余,郭款和同事们一起搞起了技术革新。他们鼓捣的“现浇梁挂篮施工用防护吊架”“一种上跨既有铁路现浇绕梁挂篮施工用防护结构”等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这些专利如果开发出产品,将会在今后的高铁施工时起到省工、省力、节省材料之功效。”本报记者石喻涵

砥砺奋进的五年

新闻推荐

种植业转型升级 种得好还要赚得多

西乡县江榜绿色生态茶园。记者吴莎莎摄本报记者吴莎莎实习生王皎在传统种植业供给侧改革的众多探索性实践中,南郑县选择了走标准化发展的路子。9月1日,在南郑县青树镇沙河村的千亩水稻产业转型升级...

南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