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转型升级 种得好还要赚得多
西乡县江榜绿色生态茶园。记者吴莎莎摄
本报记者吴莎莎实习生王皎
在传统种植业供给侧改革的众多探索性实践中,南郑县选择了走标准化发展的路子。
9月1日,在南郑县青树镇沙河村的千亩水稻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里,裕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富俊指着田里即将成熟的大片水稻说:“合作社着重开展机械化集成技术示范、社会化服务,以提高效能、提升效益。你看这片田里是我们5月底直播的水稻,采用机械直播技术,亩产可达420多公斤,比采用其他方式播种的水稻亩产平均高出100公斤左右。我们采用有机标准种植,不用化肥和农药,一季人工除草4遍,全程绿色生产。本地大米每公斤卖2.6元,我们的大米卖到四川,每公斤能卖到7.3元呢。”
产业转型升级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为适应农业发展新常态,从2016年开始,陕西省分区域分作物在全省建设了23个转型升级示范县,南郑县就是其中之一。近几年,陕西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种植业转型升级,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探索,全省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产品竞争力明显提升。
A种植结构更合理
优化结构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环节。陕西省在保障口粮安全的基础上,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安全、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几年来,全省各地在优化产业布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三原县在北部塬区玉米生产非优势区推行季节性休耕,扩大正茬小麦种植面积,推广宽幅精播、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秸秆覆盖等保护性耕作绿色生产技术,减少资源消耗,提高了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为绿色生产作了有益探索。
据悉,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陕西省制定了“稳粮、优果、兴牧、扩茶”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明确区域发展定位和主攻方向,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聚集。两年来,全省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种植面积近百万亩,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增加150多万亩,陕北马铃薯种植面积增加30万亩,蔬菜播种面积同比增长1.4%,茶园面积同比增长8.2%,种植结构更趋合理,产业板块更加明晰。
以小麦为例,在稳定面积的同时,陕西省主攻优质专用品种,扩大强筋、弱筋小麦种植面积,实施集中连片板块化推进,建立优质小麦供应基地,力争用3年时间使强筋、弱筋小麦种植面积突破百万亩,满足陕西省面粉加工企业需求。目前,陕西省在强筋小麦品种培育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推出了陕农33、西农979、西农20、西农529等一批强筋小麦品种。
B绿色发展提品质
绿色发展是转型升级的重点环节。为打造生态农业品牌,合阳县每年预算2000万元的生态农业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生态农业发展。2016年,合阳县在新池镇建立了合阳弘毅生态农业工程中心,紧接着,又在路井镇建立了光伏农业园,形成“农光互补”格局,仅光伏农业一项年销售收入就达1亿多元,成为该县生态农业的一大亮点。2017年,合阳县整合财政、农业、林业、果业等部门资金1.5亿元,实施生态农业项目40个,打造出一批生态农业示范镇、村、园区。
“过去一味追求产量,耕地承载过重的压力,水资源日益趋紧,化肥农药使用不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重重。坚持绿色发展,提高科技水平,从严控制农业投入品,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处长李思训表示,最近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赋予农业部门履行农药全程监管职责,各级农业部门将采取得力措施,努力把农药管好、用好。
在南郑县协税镇张坪村的水稻基地,南郑县农技中心主任李晓军告诉记者,这里是该县水稻产业转型升级标准化生产核心示范区。该县积极探索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深入开展“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在示范区内积极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综合利用,切实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通过过硬的技术措施,使示范区节本增效达5%以上,辐射带动周边优质稻生产面积达3万亩,实现良田、良种、良法、农机配套,提高了生产组织化程度,保证了稻谷的品质。稻米加工企业争相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订单收购,整体提升效益15%以上,做到了生产有标准、产品可追溯、质量有保证、效益有预期。
C三产融合增效益
8月28日,记者来到陕西鹏翔茶业有限公司,在茶叶包装车间,工人们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一箱箱茶叶即将从这里打包邮寄到全国客户手中。据了解,该公司建有电商物流配送中心1200平方米,现已竣工。截至目前,电商营业额已达180万元,日订单300件,电子商务公司员工近30名。经过半年的筹备和运作,电子商务已经成为陕西鹏翔茶业有限公司发展的有力武器。
农产品加工业是三产融合发展的中枢环节,起着内连生产外接市场的作用。陕西省改变过去就生产抓生产的思维,借鉴茶产业发展的经验,采取产加销同时发力,以销促产带动加工,推动全产业链的发展,提高产业综合效益。
峡口镇是西乡县茶叶面积最大的镇,种有茶园4100亩。为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峡口镇以千亩风光秀丽的江榜绿色生态茶园为依托,大力发展茶园观光旅游业。目前,江榜绿色生态茶园观光园区已建成集“采茶、制茶、品茶、茶艺、茶文化”为一体的独具魅力的生态观光旅游景点,成为茶农增收新亮点,不断推动产业升级。
近年来,全省各地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家乐、农村电子商务得到快速发展。汉中市以特色产业为基础,以一村一品、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为依托,培育出了4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中国最休闲乡村、5个中国美丽田园。定边县引入工商资本,建立了年产10万吨的马铃薯粉加工厂与绿色生产示范园,举办马铃薯、红花荞麦赏花节,组建营销队伍,按照抓产业的思路,进行各环节突破、全产业链发展。
据了解,陕西省统筹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等各方力量,调动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拉动产业跨界融合、要素跨界流动、资源跨界配置,积极参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服务业建设,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D品牌创建“节节高”
陕西省经济作物种类丰富、特色突出。如何充分发挥优势产品的长处,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带来品牌效应?陕西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在品牌培育上下功夫,推动农产品从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转变。
陕西省加强对品牌的宣传推介,持续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培育出了一批著名商标和知名品牌,认定了一批地理标志产品和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公共品牌一体化的品牌体系初步形成。太白蔬菜、陕南茶叶、陕北杂粮等产品逐渐走出陕西迈向全国,部分产品远销海外。
值得一提的是陕南茶叶,坚持以销带产的发展策略,通过持续不断的宣传推介,已拥有国家驰名商标4个,陕西省著名商标49个,茶叶地理标志18个,打造出了汉中仙毫、紫阳富硒、秦岭泉茗、泾阳茯砖茶4大区域公用品牌,为陕西茶叶做大做强,为陕南地区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
记者从省农业厅了解到,下一步在农业品牌培育上,陕西省将立足资源禀赋,对没有品牌的要塑造品牌,小品牌的要打造成大品牌,大品牌要打造成名优品牌,产业聚集度高的地区要打造区域品牌。陕南茶叶要以汉中仙毫、紫阳富硒、秦岭泉茗、泾阳茯砖茶为基础,全力打造4大公用品牌;陕北地区依托产业特色,集中培育马铃薯、优质杂粮两大品牌;关中地区在建立优质粮食供应基地的基础上,塑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品牌和区域品牌。
新闻推荐
微信公众号:中安在线图8月29日,有市民在合肥市人民政府网站提问:您好,最近全国2017年的第一批撤县设区已经出来了,合肥作为中部东部市区最少的省会,请问肥西、肥东等县的撤县设区工作什么时候开始啊?合...
南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