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南郑“八个一”工作法 抓实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助力脱贫攻坚

三秦都市报 2017-09-02 02:43 大字

为进一步促使驻村第一书记更好地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南郑县在驻村第一书记中推行了“八个一”工作法,以“精准管理、发挥作用”为目标,进一步细化明确驻村第一书记工作任务,从严抓实第一书记管理,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更加扎实有效开展。

帮好一个班子。把“建班子、带队伍”作为核心任务,建立健全贫困村“四支队伍”管理台账,健全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规范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持续推行村干部坐班值班开展便民服务制度,引导村班子加强团结、干事创业。

引好一个项目。立足村情实际,通过引进一个有一定规模和带动能力的农业生产企业或劳动密集型企业,采取安排劳务、“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等形式,辐射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促成一批对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介宣传活动内容,吸引社会爱心人士有针对性地对贫困户开展帮扶,吸引其他社会力量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帮扶,促成一批帮扶对子。

干成一件实事。在充分做好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全面做好规划,加大对帮扶工作投入,通过多种投资渠道,每年为派驻村解决一个有关水、电、路等方面的问题。

培育一项产业。优先选择所驻村已有成功基础的产业进行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强化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引导、组织群众加强特色产业管理,形成一个符合本村实际的优势特色产业。

建好一个合作社。结合优势产业发展现状,着力推动派驻村成立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互联网+”形式,实现网上电子销售,同时发挥好互助社作用,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解决资金难题。

转移一批劳动力。准确摸底调查统计本村富余劳动力情况及群众务工需求,利用县内外就业培训资源,依靠县劳服局和劳动力市场等平台,帮助转移一批劳动力。

培养一名致富带头人。紧紧围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依托自身优势,调动各方资源,加大本村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在群众中示范引领作用。 张骁

砥砺奋进的五年

脱贫攻坚·奋力争先

新闻推荐

“贫困户的事,就是我的事!” ——记南郑县濂水镇熊庙村扶贫驻村工作队队长黄思聪

本报通讯员余艳陈菲荷塘青莲映日、百亩黄花绽放、修房建舍安居、户户猪肥牛壮……八月里的南郑县濂水镇熊庙村,呈现着村美人和的喜人景象,更孕育着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新希望。“贫困户的事,就是我的事...

南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