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南郑:用现实检验党建工作和干部作风

陕西日报 2017-07-19 07:05 大字

本报通讯员刘云鹏

6月20日,南郑县碑坝镇花园村党员示范户,巴山黑猪恒心合作社、智慧养蜂家庭农场负责人李智,将12头改良小猪仔,100个蜂箱发放到花园、茶园等4个村(居)50多户贫困户手中,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带来了新的希望。

为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李智采取“合作社+党员示范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山区百姓共同致富。改良后的“巴山黑猪”,合作社帮助贫困户承担一半的成本投入,签订销售、养殖合同,以每斤高于市场价2元的价格收购贫困户的成品猪,解决了销售顾虑,极大地调动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巴山黑猪恒心合作社、智慧养蜂家庭农场的做法,只是南郑县创新基层党建领航脱贫攻坚一盘棋中的一步。

“四支铁军”奋战“主战场”

南郑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重心,充分发挥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扶贫驻村工作队、大学生村官“四支铁军”的作用,让他们积极投身一线,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打冲锋。

“前些年,家里还住的是低矮的土坯房,村支书秦代全带领9户农民种植烤烟成功后,我们都跟着干,现在家里经济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全家人住进了新房,家用电器也一应俱全。”谈到这些年的变化,村民朱学军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初夏时节的回军坝村,漫山遍野的烟叶长势喜人。原来村里的“散军烟农”,现在已成了家喻户晓的“职业烟农”。这些人中,你家盖楼房,我家买家电,城里买洋楼,回来坐汽车。近年来,回军坝村产生了一大批烤烟种植大户,全村150户,烟农占了137户,他们种烟3100多亩,收入600多万元,烤烟种植户均收入4万元以上。

查找分析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理清发展思路,选准发展突破口,下大气力解决一批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这方面,南郑县的127名第一书记中,可是大有人在。

“陈书记,我们这里的路太难走了,我去一趟汉中,早上3点就要起床,才能赶到镇上坐班车。”“陈书记,这条路啥时候能通车啊?”2015年7月,刚到南郑县科技局工作1个月的陈春潮,被选派到南郑县福成镇田家营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这里人口居住分散,山高坡陡,生活条件差。两年来,他先后争取资金100多万元,除对村部以下5公里土路进行了整修外,还完成了农网改造、农村老年幸福院、人饮工程、村办公场所维修等项目建设。他确定了养蜂、山野菜、中药材为该村主导产业,并设法大力帮扶。目前全村养蜂550箱,种中药材286亩,规划山野菜1000亩,让群众有了盼头。

一名队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驻村扶贫工作队就是一个战斗堡垒。南郑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已成为给群众排忧解难的“贴心人”。

“这都是需要立即解决的大事,汛期已至,山洪多发,不能因此而影响群众的出行。渠道中断会影响群众的耕种生产,更会给产业脱贫带来消极影响,我们马上就办,马上落实。”当得知碑坝社区春光组和三一七组两座铁索桥因年久失修,桥面木板、护网损坏严重,元门组一灌溉沟渠因山体滑坡多处损毁中断,影响约60亩土地耕种的情况后,县财政局扶贫驻村工作组立即着手予以解决。

“我们的大棚蔬菜产量高,不愁卖,价格也好!”南郑县新集镇许营村大学生村官吴涛介绍说。吴涛通过学习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带领20多户贫困群众,建成100亩大棚蔬菜生产基地,产值300多万元。为发挥大学生村官在脱贫攻坚中的优势作用,南郑县为大学生村官施展才华、成长成才搭建了广阔的发展舞台。近年该县选聘大学生村官167人投身基层一线,主动培养使其成为脱贫攻坚的“生力军”。

“党建+N”凝心聚力建小康

走进南郑,脱贫攻坚热火朝天,产业扶贫红红火火,广大党员干部把党建活力转化成为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形成了“党建+N”的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产业链党组织为骨干的“一核多元、融合互动”的脱贫攻坚组织新格局。

在实施“党建+帮扶”模式中,他们把全县划分为14个作战片区,建立了县镇村三级挂图作战指挥部,组建了111个驻村工作队,派驻干部503名,参与结对帮扶人员11418名,实现了贫困村包联扶贫全覆盖。

在实施“党建+企业+贫困户”模式中,他们充分发动县域企业党组织的帮带扶作用,拓展社会扶贫渠道,广泛动员南郑籍成功人士参与***。去年以来,累计募集帮扶资金6800多万元、实物2600件套,各级帮扶部门共投入帮扶资金6802万元,实施项目122个。

在实施“党建+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中,他们综合施策,建立精准脱贫党员示范基地138个,合作社210多个。8个镇28个贫困村560户贫困群众依托发展烤烟实现脱贫增收,贫困人口户均增收1.1万元。依托发展茶叶产业,33个贫困村3050户贫困群众户均增收3500元。

在实施“党建+电商+贫困户”模式中,他们投资2200万元在大河坎建成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现入驻企业71家,发展电子商务企业和网店88家,触网实体企业106家,微商3000个。去年全县电商的销售明显增加,其中60%销售了当地农产品,绝大多数联系到贫困户。

在实施“党建+就业+扶贫”模式中,他们围绕转移就业,开展雨露计划和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307场次,培训贫困人口1.76万人次。落实扶贫金融贷款8200万元,扶持1640户贫困户自主创业。县镇两级为44家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解决贴息贷款2586万元,扶持各类补助项目100个,企业主动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800个。全县贫困人口外出务工1.5万人,其中,有序输出6000人,户均增收1.8万元,有1600户贫困户通过转移就业实现了脱贫。

在实施“党建+金融+贫困户”模式中,南郑县坚持“融入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通过支部引领、政策促动、财政撬动,把企业、金融、互助资金、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全县共组建扶贫互助协会115个,资金规模达4853.7万元,其中贫困村95个,组建互助联保小组1619个。县政府出资1500万元设立了金融扶贫贷款担保基金,为小微企业、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贷款1.2亿元。

新闻推荐

让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 ——南郑县实施基层党建领航脱贫攻坚系列报道之二

本报通讯员刘云鹏“驻村帮扶让我学到了很多在机关里学不到的东西,和村里的党员们一起修公路、建产业、调纠纷;和贫困户一起谋划脱贫路子,帮助他们脱贫致富,非常有成就感。”前几天,南郑县委宣传部...

南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郑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