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品牌名片领跑产业升级 ——南郑县打造优质农字号品牌助力精准脱贫纪事

汉中日报 2017-06-07 13:43 大字

本报记者 王虹通讯员 云鹏 肖军

“我们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头形成自己的‘土蜜哥\’品牌,每个养殖户的土蜂蜜都贴上同一个商标,大家一个拳头出力,更加自觉地保证产品的品质。”前几天,南郑县“土蜜哥”红庙镇柳林村村民刘天普对记者说。

在没有打造“土蜜哥”品牌前,该村及周边农户养殖土蜜蜂都各自为政,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自打造品牌后,由合作社牵头联系客商,承接订单,监管合作社成员及合作农户的养殖技术,确保所有产品达到统一标准,价格有保障,销路不用愁。

2012年,“土蜜哥”刘天普回乡创业,成立了“土蜜哥”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土蜜哥”牌商标,以“互联网+生态产业+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运用“实铺+网铺”的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在米仓山海拔1800米以上的悬崖峭壁上仿原生态养殖蜜蜂500余箱,辐射带动土蜂养殖户100余户。

近年来,该县针对“发展短腿”,加快培育和发展品牌农业,着力突破农业小散弱弊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与农民增收良性互动,让品牌催生聚集效应,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用诚信呵护品牌

“我宁愿让不合格产品烂掉倒掉,也不允许它流入市场。”“谁家有困难我可以帮助,但要降低鲜叶收购质量绝对不行……”南郑县福成镇干龙洞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文克洲对质量要求十分严格。

一次,茶农采摘了10斤茗茶鲜叶,达不到质量要求,当文克洲看到那位茶农恳求他收下的眼神,二话没说,当着其他茶农的面将收回的鲜叶倒入废料池里,并拿出1000元现金交到那位茶农手里。他坚持质量标准,从不把不合格的原材料流入厂房,他用无言的行动告诉大家,产品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福成的鲜茶叶少而贵,由于制茶师傅大意,生产的产品达不到质量技术要求,他果断地将这批已制成的茗茶倒掉,损失3万多元。28年来,他生产的茶叶产品从未有因质量问题而退货,也从未把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文克洲始终以一颗诚实守信的心对待顾客,对于那些对茶叶这个行道不了解的客商,他都详细介绍产品的质量,如何鉴别茶叶质量的好坏,从不欺瞒,以公道的价格,最好的产品出售给客商。如今,他生产的茶叶足不出户就已畅销北京、西安、兰州、成都等地。

文克洲凭着一股锲而不舍的韧劲和一股不服输的精神,成立了南郑县干龙洞茶业有限公司、干龙洞茶叶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为平台,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茶业生产加工销售模式。每年无偿给茶农提供茶叶专用肥20多吨,发放茶农建园补助30余万元,发放茶叶修剪器材1000多套。以“干龙洞”地域为核心的周边6个村600多农户开始茶叶标准化规范化种植,建成优质高产茶园2200亩,年产干茶150吨,年创产值2100余万元,茶农户均增收5000元,茶叶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从源头管控质量

地处大巴山的碑坝镇,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土蜂蜜、土鸡蛋、野生板栗等农产品在市场上备受青睐。然而,受地域条件限制,加之部分农民观念落后,缺乏技术和市场信息,家里的土特产无人问津。

头脑灵活、敢想敢拼、从80年代开始传统土特产销售的碑坝镇农民李智,看到了商机。

“要改变、提升自己,以前的方式肯定跟不上形势了!”去年5月,碑坝镇组织党员示范户外出学习电子商务,李智心中萌生了这样的想法。

靠着自己多年的积蓄,他结合当地实际,运用“互联网+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成立了碑坝镇农村电商服务中心、碑坝镇汉仓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了“蕊娇”蜂蜜品牌,让农字号产品有了响亮的名字。

多年靠着“诚信”二字搞买卖的李智,深知产品质量的重要。李智是这样承诺的,也是这样做的。到了采蜜的季节,无论再忙,他都抽出时间,带上工人到农户家中,在蜂桶里割蜂巢、现场封存,回来后由公司技术人员统一加工、过滤、装罐、包装,每一个生产环节他都严格把控,确保“蕊娇”蜂蜜货真价实。

北京、上海等地客户在线上买“蕊娇”蜂蜜食用后,评价比以往任何地方买的都要纯正、品质更好,又介绍身边的朋友买了10多单。现如今,有着良好声誉的“蕊娇”蜂蜜在线上线下月销售近30多万元,间接带动贫困户129户。

用坚持成就梦想

黄官镇水井村家家户户从事藤编生产,加工的桌、凳、椅等13个系列100多种产品,曾远销美国、日本及东南亚10多个国家,年销售额达2600多万元、出口贸易额达580多万元,形成了“一村一品”产业。

然而,到上世纪90年代,沿海经济迅速发展,许多农户都放弃了这一传统技艺,加入到外出务工的行列,加之各种替代藤编产品大量产出,导致藤编销路越来越窄,效益越来越差。一时期,家庭式藤编工艺作坊逐渐消失。

有着多年家族传统藤编手艺的黄官镇青年徐厚明,在外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后,他放弃了收入可观的建材销售及加工生意,再次奔波在创业路上,投资400多万元在家乡水井村建起了党员示范基地——鑫豪藤编。

徐厚明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生产的藤编产品与市场上畅销的相差甚远。产品无人问津,严重滞销,一连两个多月积压50多万,厂里堆的全是产品,很多人为他捏了把冷汗。徐厚明没有惊慌失措,他独自到广东、广西、四川等地考察市场,高薪聘请3名技术人员,花去4万多元对本村有一定藤编技术的60多人进行培训。他还开车带上产品上门推销,与省内外经销商加强联系。他的坚持、他的诚心打动了经销商,产品销售一路飘红,去年实现产值1300多万元。

苦尽甘来的徐厚明没有忘记家乡,也没有忘记乡邻。周边的60多户农户要么在他的工厂进行藤编加工、要么就带回材料在家加工,没有技术的群众还可以到厂带薪学习,让每户有1500元以上的收入,先后吸纳40多名残疾人就业,月收入2000元以上。

目前,黄官藤编技艺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镇内良顺藤编、鑫豪藤编品牌享誉国内外。去年,该镇藤编产业实现销售收入6000多万元,合作社社员2100多人,带动贫困户110户。

在品牌战略的推动下,该县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农业带头人等组织和个人“树品牌”,带动当地农民自觉加入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潮,由传统落后的农耕方式转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逐渐走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良性循环。全县有8个农产品被认定为陕西省名牌产品,21个商标被命名为陕西省著名商标,24家企业的27个产品通过无公害认证。全县建成了一批优势农产品生态重点镇、村、场(园),培植了一批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去年完成农业总产值43.5亿元。

新闻推荐

发现小偷行窃 他挺身而出 汉中小伙尹豪被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本报汉中讯(李永灵马涛记者陈卫平)6月2日,在汉中经济开发区政法工作半年推进会上,开发区小伙尹豪被授予“开发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光荣称号,并获现金1万元。尹豪是一名帅小伙,充满阳光朝气,中共党员,曾...

南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