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水利最关情 ——南郑县持续推进民生水利工程建设纪实
累计完成各类水利投资9.30亿元,发展节水灌溉面积0.63万亩,新修改造基本农田1.65万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10平方公里,解决人饮数量22.34万人,新增小水电装机1.91万千瓦,完成水产品产量27250吨,新增塘库调蓄能力168万方……
一组“水”数字,见证的是成绩,惠及的是民生。
“十二五”期间,南郑县委、县政府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中省市县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为指引,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坚持项目带动战略,紧紧围绕“民生水利”这个中心,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农村安全饮水、防洪工程、水产养殖等重点项目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水利事业发展,为广大民众谋福祉。
农田水利建设稳步推进
南郑是农业大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成为瓶颈制约因素。多年来,该县县委、政府始终致力于农田水利竞争立项,2012年被列入全国第四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县。按照“政府主导、规划先行,集中投入、整片推进,协会优先、良性管理,绩效考评、当年见效”的建设思路,充分结合县情水情,积极探索创新,稳步推进重点县建设,着力改善全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目前,该县已经连续实施2012、2013、2014年三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受益范围涉及全县20个镇、96个村,受益人口达12万人。三年累计完成投资7500万元,真正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赢”。
该县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建设项目计划的落实、项目资金整合等工作,并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处理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为农田水利有序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农田水利建设尽管面临项目点多、面广、线长、受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建筑材料运输困难、施工难度大等实际困难,但在实际工作中,该县积极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四制”管理制度和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做好项目划分工作,制定重点控制部位与关键工序,定期组织施工单位相互观摩学习,聘请项目区村民代表和管护人员提前介入,参与工程质量管理,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县水利、财政等部门多次对重点县项目建设进行检查、指导,提出整改意见。县上其他相关部门督查建设进展情况和质量,并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责令限期整改,及时协调解决了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了重点县工程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与此同时,该县严格按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财务、会计制度进行管理,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按规定范围使用资金,严禁挤占挪用,并积极配合审计、财政等部门的监督检查,主动邀请审计、财检等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保证资金使用情况公开、透明。资金拨付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及合同约定,按照进度及签证量支付,并保证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农村安全饮水步伐加快
近年来,该县始终把安全饮水项目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基础性工作抓在手里不放松。根据平川、山区、丘陵等不同地域和水源特点,采取建集中供水工程、延伸管道、引山泉等办法,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有效解决了集镇、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十二五”期间,全县共建成人饮工程290处,解决了22.34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总投资1.16亿元。
农村人饮工程是最受群众欢迎的民生工程,也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县水利局将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县上成立了农村饮水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专门负责全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申报和组织实施。2010年,该县又对项目管理方式进行了改革试点,把部分项目建设任务分解到乡镇政府和水管站,县饮指办只负责资料审查和县级报账。2013年9月,该县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县级专管机构“南郑县农村供水管理中心”,目前该单位已正常运行,工作重心逐步由单纯的建设向建管并重转移。实际工作中,该县坚持“四个原则”推行“六项制度”,(即因地制宜原则、群众自愿原则、整体推进原则、多元投入原则和招投标制、质量监督制、合同管理制、项目公示制、双向监督制、竣工验收制),对项目实行分片负责,责任到人,将任务落到实处。为确保每一处工程都能达到合格工程,县上建立了质量控制体系,县饮指办负责工程建设管理,对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进行控制,分片区落实专人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设计单位对工程设计质量负责,并在工程施工中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国家有关规范施工,对工程施工质量负全责;50万元以上项目确定了工程监理单位负责工程监理;工程开工后,受益村必须确定一名专职质量监督员,实行挂牌上岗,全程监督工程建设进度、质量,负责接收、保管和发放甲方供应的建筑材料。工程完工后,参建各方共同对工程进行计量收方,项目所在乡镇及受益村组代表在相关资料上对完成工程量及质量签字确认,再邀请水利、计划、财政等相关部门进行县级竣工验收。
大力实施汉江综合整治
“汉江综合整治防洪工程是真正的民心工程,项目建成后中心城区的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不仅如此,逐步呈现的生态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实现互利共赢!”春日阳光里,站在汉江河堤,县水利局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道。
汉江综合整治防洪工程是该县水利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自2012年3月工程启动以来,该县集中力量协调解决征地拆迁、项目资金等问题,强力推进汉江综合整治防洪工程项目建设步伐。目前,该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县已完成项目5个,完成工程5段34.19公里,完成投资3.5亿元。
该县全面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四项制度,保证工程规范管理。确定县水利局“汉治办”为项目法人,全面负责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工程施工和监理,均实行了工程招投标确定施工和监理单位,通过合同控制工程的建设管理。委托了汉中市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进行监督管理,保证工程建设的规范化管理。县上全力保障建设环境,专门成立了有水利、公安、司法、信访等单位组成的项目建设环境保障组,加大建设环境治理力度,严厉打击影响征地拆迁、工程施工等违法违纪行为,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成立了由辖区镇政府牵头,有水利、司法、信访、村委会等单位组成的项目建设征地组,负责工程征占地的相关工作,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加强资金安全管理,按照工程财务管理的要求,建立了工程专户,确定了专人,分项目进行专账管理。认真执行资金拨付管理程序,从严做好工程资金管理。所有工程资金在业主把关的基础上再由县国库支付局把关支出。工程的支出,均按管理规范依序审批,依序支出,保证工程资金的安全运行。强化施工监管,按照工程建设管理的有关要求,严格落实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质检员”四个到位,“节点工期、工程质量和规范管理”三个保证,确保了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和施工安全。一是严格按照《堤防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开展施工;二是从严把好材料质量关。从施工单位原材料进场开始,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同时对施工单位的原材料、中间产品,委托汉中市山河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进行抽检,合格方可使用。三是把好施工质量管理程序关。施工单位每完成一道工序后,先经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复核合格后报业主审核,再由业主、设计(含地质)、监理、施工进行联合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水产养殖促农增收
近年来,该县坚持“依法治渔、科技兴渔”的工作思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科技项目”为载体,以提升服务能力为保障,通过技术培训、科技示范等形式扎实有效地开展渔业科技服务工作。大力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池塘、小型水库精养高产技术、微流水养鱼、网箱养鱼、稻田养鱼等多项增产增效技术,积极发展大鲵、齐口裂腹鱼、甲鱼等特色养殖和休闲渔业等水产高效项目,使全县水产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明显增加。“十二五”期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7万吨,特种鱼类种群数量达到200万尾,实现总产值11亿元,占县农业总产值的10%。
该县境内拥有58座中小型水库,河流纵横交错,水资源丰富,现已成为国家水产品质量检测追溯试点县和陕西省重要的商品鱼基地县之一。该县积极调整养殖结构,全县塘库水面得到了开发利用,推广了稻田生态甲鱼、泥鳅养殖、网箱养鱼、微水养鱼、庭院养殖,全县22个建制镇均开展了大鲵人工和仿生态驯养繁殖,建立养殖场362处,商品大鲵存量200万尾左右,现有齐口裂腹鱼和甲鱼养殖户46家,养殖数量40万尾,中华鳖养殖户86家,年均生产商品鳖125吨,繁殖幼鳖10万只,实现特种水产品产值1.2万元,增加纯收益4500万元;休闲渔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将现代渔业与旅游、观光、健身、餐饮有机结合,全县58座中小型水库,4861口池塘全都开展了最基本的休闲渔业方式垂钓,年产值3200万元。2010年-2015年连续六年实施了南郑县水产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项目,在红寺坝水库、秦岭大鲵养殖公司、新集康源甲鱼专业合作社推广了80:20养殖技术,水质调节技术、科学投饵技术、鱼病防治技术(鱼病远程辅助诊断)、大鲵、甲鱼人工繁殖技术、健康养殖、水产品质量追溯等新技术。实行每月蹲点服务七天,“手拉手”的指导养殖户,举办培训班(62场次)和发放养殖技术资料3500份传授新技术。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开展水产科学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先后引进了“丁鲑”、“班点叉尾鮰”、“团头鲂”、“大口鲶”、“长吻鮠”“黄桑鱼”等10个新品种;完成了名、特、优水产品种苗引进繁育项目和高效生态渔业生产技术模式试验与示范推广等多个项目;实施的齐口裂腹鱼(雅鱼)人工繁殖技术在南郑县群福齐口裂腹鱼专业合作社获得成功,这一新技术的成功填补了陕西省齐口裂腹鱼繁殖的空白。 (余艳 吴鹏)
新闻推荐
春暖花开,正是茶人一年当中最繁忙的季节。汉中市目前拥有茶园106万亩,面积居全国前十位,年产量4.67万吨,茶产业产值达62亿元,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左图为3月26日,西乡县茶叶专家来到城固县...
南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