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着力创新夯实根基 让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托起群众安居幸福梦
洋县磨子桥镇安置点引进的电子企业
中共汉中市委书记 魏增军 汉中市人民政府市长 王建军
自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实施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总目标,把陕南移民搬迁工程与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宜居富裕城市的“三市”目标深度融合,坚持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推进移民搬迁,以规范管理、全面配套保障移民搬迁,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的民生之路。
截至2014年末,汉中市已累计投入资金165亿元,完成搬迁9.43万户35.36万人,建成安置点652个,集中安置率达到90%,16万人从农村搬入城镇,3.2万户彻底摆脱地质和洪涝灾害威胁,0.8万户特困群众免费迁入新居,1.8万户搬离生存条件较差的区域,0.8万户搬离生态脆弱区,户均固定资产增加超10万元,拆旧复垦土地2000多亩,流转土地4余万亩。移民搬迁工作连年受到省政府表彰。
立足“三市”建设 强化“四个融合”
围绕“稳增长”,促进移民搬迁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深入推进,国家将持续加大安居工程、交通运输、现代农业、水利设施、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资力度。而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和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的汉中,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发展机遇千载难逢。基于这一背景,我市坚持规划相通、完善补充、相互促进的系统思维,把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纳入“三市”建设目标体系,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美丽乡村建设和土地综合利用等工作深度融合,强力实施,努力推动全市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围绕“调结构”,促进移民搬迁与五大园区建设深度融合。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传统村落逐步减少、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和园区集中。全市生产布局正越来越快地向各种园区聚集。我们抢抓机遇,主动作为,通过移民搬迁引导农民进城入镇,加快人口流动,形成聚集效应,全力推动循环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精品旅游园区、新型城镇社区、美丽乡村“五大园区(村)”建设,并以此为依托,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食药、旅游文化、高新科技五大产业集群,为流向园区的人口提供就业保障,解决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问题。
围绕“促改革”,促进移民搬迁与深化农村改革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需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在系统分析农村改革的目标要求和移民搬迁的工作任务后,我们深刻感到移民搬迁对改变农民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公共服务管理模式必将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始终把移民搬迁作为农村改革的试验田和突破口,率先推行撤村并镇、山林土地流转、新型社区建设、居住证制度等措施,既推进了农村各项改革顺利实施,又发展了农村经济,实现了农民增收。
围绕“惠民生”,促进移民搬迁与着力改善民生深度融合。服务民生、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充分利用好省上的大、小配套政策,围绕交通、电力、通信、人饮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移民安置点环境,努力打造功能完善、配套到位、舒适宜居的新社区,吸引群众主动搬迁。同时,充分运用雨露计划、人人技能工程、免费职业教育等载体,着力加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群众致富能力,全市搬迁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立足工作实际 突出“四个创新”
——创新搬迁模式。移民搬迁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社会发展工程,是农村社会组织形式、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无先例可循。只有各级政府重视,系统思维,大胆创新并做出正确的部署,才能确保移民搬迁持续、健康的深入推进。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移民搬迁中的主体责任,从规划、选址、配套、服务等方面入手,坚持绘好十年蓝图、定好五年规划、干好当年任务和一张蓝图干到底不动摇;坚持靠城、靠镇、靠园区选址布点,积极推行城区以楼房化集中安置为主、集镇以统规统建为主、山区以跨区域安置为主的安置模式;坚持两危户、两困户、土坯房户优先的搬迁时序;坚持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区环境同步推进,使搬迁社区的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坚持对搬迁群众从建房、迁居到社会政策衔接、就业保障等方面进行全程服务,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创新补助政策。陕南移民搬迁是一项新事物,用足用活政策是对各级政府政策水平和执政能力的考验。我们在系统分析了搬迁对象、工作目标、发展需求等诸多因素后,通过科学决策、逐步摸索出对陕南移民搬迁的“倒推算账法”,即群众按政策出资,不足资金由市县政府统筹解决。具体实施中,针对统规统建安置的群众,按照60、80、100平方米群众分别出资1万、2.5万、4万和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或每户不超过100平方米选择确定户型,超面积部分由搬迁户自筹,切实减少群众出资,让移民轻松实现安居梦。同时,由政府筹资对所有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行配套,确保群众舒适居住、便利生活。
——创新管理模式。实行项目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是省委、省政府对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的明确要求。为此,我市采取了一整套系统的管理模式。一方面坚持项目备案制,确保规范建设。各项目必须对安置对象审批文件、立项批复、规划方案、建设用地审批文件及地质、洪涝灾害评估报告等严格审查后方能开工建设,确保了工程建设合法规范。另一方面,及时公布有关信息资料,确保公平公正;建立移民搬迁专用信息系统,将所有搬迁项目、安置对象、资金使用等信息全部录入系统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同时,加强年终考核和年度验收,以确保任务完成,让群众走出大山,远离威胁。
——创新推进机制。围绕提高搬迁工作质量,我市做了大量细致而有效的工作。在搬得出方面,以“五率”考核提升搬迁质量,把集中安置率、城镇安置率、两灾户安置率、特困户安置率、群众入住率等作为重要指标,从计划、实施、结果上进行重点考核,以指标杠杆调节工作思路,确保了移民搬迁工作成效。在稳得住方面,以完善后续服务提升搬迁质量,按照迁入地管理人和房、迁出地管理林和地的原则,先后出台《安置点小配套管理办法》、《移民社区管理办法》、《社会政策衔接办法》、《山林土地流转指导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解决了群众后顾之忧。在能致富方面,以***、充分就业提升搬迁质量,在各安置点规划之初,就围绕安置点做好产业规划,通过政策扶持、招商引资等加快园区建设,实现了群众就近就地就业。
立足长远发展 筑牢“四个根基”
筑牢基础服务根基,实现服务均等化。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既是满足搬迁群众基本生活的必然需要,也是提高安置点承载力,吸引更多的群众向安置点搬迁聚集的基本条件。在规划建设中,我市按照大型全覆盖、中型保功能、小型保基本的原则,率先将护坡、挡墙、道路桥梁、人饮工程、电力改造、社区服务、教育机构、文化卫生、排污治理等纳入规划,争取项目进行建设,力争安置点环境更优美、居住更舒适、生活更便利,极大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筑牢教育培训根基,实现源头上扶贫。扶贫先扶智。我市大部分搬迁群众来自偏远地区,文化程度低,生存技能差。为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我们分类施教,通过在社区开展法律、法规培训和适应性培训提高搬迁群众的社会素质;通过技能性培训使搬迁安置劳动力掌握一门实用技术;通过在安置点建设高标准幼儿园、改扩建小学、初中,使搬迁户的适龄子女拥有优良的教育资源。计划到2018年,我市力争完成投资31亿元,改扩建移民安置点周边的义务教育学校875所,基本实现移民安置区域教育均等化。特别是市委、市政府从2014年开始,接收移民搬迁户子女免费到汉中职业技术学院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的做法,将让搬迁户从根子上实现脱贫致富。
筑牢生态环境根基,实现循环发展。我市将移民搬迁安置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南水北调水源区保护、国家生态功能区保护等工作统筹谋划,通过政府引导,把影响丹江口水库上游水源涵养地生态环境、受地质洪涝灾害威胁以及居住在生态脆弱区群众作为优先搬迁对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按照“大点优先、河边优先”的原则,加强对安置点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目前,全市集中安置点已配建垃圾房500座,配备收集箱1000个、收集车135台、人力三轮车590辆,配备垃圾收集员和清运保洁工1500余名。
筑牢产业发展根基,实现就业致富。在解决好群众搬得出的基础上,我们全面摸清安置区人口结构和就业状况,逐户建立登记表,采取一点一策、一户一法的办法把工作重点逐步向培育产业就业转移,每年建立两个搬迁区产业示范园进行示范带动。全市累计落实产业扶持资金5.6亿元,就近安置就业近20000人,移民户年收入增长20%以上。在工作中形成四种模式:一是如城固县胜利新村安置点配建建材市场和农贸市场,解决群众就业的“配建市场”就业模式。二是如洋县磨子桥在安置点旁通过招商引资建成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引进企业”就业模式。三是如宁强县筒车河安置点紧靠县工业园区,区内企业可充分解决移民就业问题的“依托园区”就业模式。四是如西乡县对搬迁群众原有土地进行流转,发展茶产业园区,并返聘群众管护茶园,群众获得了土地分红和务工两次收入的“流转集约土地”就业模式。
实践证明,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是新时期推动“四化”同步的重要抓手,是农村社会文明进步的一场深刻变革,顺民心、合民意、利发展、循规律,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正确抉择。汉中将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坚决贯彻好、实施好、落实好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决策,为人民生活更幸福、经济社会更繁荣而砥砺奋进,共创美好未来!
组版 吴国新 丁凯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宋志明通讯员杜军余艳)7月16日,中共南郑县委授予该县碑坝镇西江村文书胡万春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作出在全县开展向胡万春同志学习的决定。6月28日,南郑县普降大雨,碑坝镇境内遭遇洪...
南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郑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