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陕南移民大搬迁

华商报 2015-07-06 17:50 大字

南郑县忍水镇黄河移民搬迁安置点

7月2日,南郑县忍水镇移民安置小区里,街道干净整洁

洋县移民搬迁小区附近招商的劳动密集型工厂,搬迁移民可以在里面上班本版图片由华商报记者 王警 摄

为解决陕南灾害与贫困问题,推动陕南三市28个县(区)与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2011年5月,陕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启动陕南移民搬迁工程,计划用10年搬迁240万山区群众。工程实施4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搬迁户的感受是最深的:以前住的3间土房破败不堪,如今120㎡的房子还有书房……

初步成效

四年来陕南三市减少贫困人口41万人

1.实现了减灾安居

2.做到了***

3.改善了生态环境

4.加快了城乡一体

5.促进了经济发展

汉中

搬进了新楼房晚上还可以跳跳《小苹果》

截至去年底,汉中已搬迁25.8万人,建设652个安置点

张继红终于可以为自己装修一套房子了。搞了十多年装修,他已记不清装点了多少人的梦。这一次,他要圆自己的住房梦。

以前住的3间土房破败不堪如今120㎡的房子还有书房

7月2日上午,南郑县忍水镇黄河移民搬迁安置点,张继红120平方米的房子正在装修,装修风格是他自己设计的,酒柜、书房一应俱全。

“娃大了,没有书房不行。”张继红觉得,娃以前受罪了,“以前在老家,娃上学要走一个小时山路,每天接送,后来,在镇上上学,租了三年房,虽然有房住,但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

除了娃上学,促使他在安置点买房的最大动力,源于之前恶劣的居住环境。张继红说,离安置点3公里的地方,是他的老家,三间土房,破败不堪,背靠一座大山,像一把悬在他们头顶的剑。

按照汉中市移民搬迁类型划分,张继红属于地质灾害移民。每年汛期来临,是他们家最难熬的日子,每当下雨的夜晚,他们都彻夜难眠,滑坡、泥石流随时有可能将他们和房子掩埋。张继红清晰地记得,几年前的一个下午,天下着大雨,预感到形势不妙,他察看后山发现,山体已经裂开一条手臂粗的缝隙,“吓得我赶紧叫上家人,东西都来不及拿,逃到我亲戚家住。”

去年,他下定决心,花了13万多,政府补贴了6万元,买下黄河安置点一套120平米的房子,再有一个月,他便可以搬进新房。

周正琴老家四面环山,一家6口人住在地质灾害点上,一看到泥石流等新闻,她心里总会犯嘀咕。去年,她家花了12万元,在黄河安置区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搬进新家后,丈夫外出打工,她平常在家专门照顾老人和孩子,早上送完孩子到镇上上学,可以在楼下和邻居打打乒乓球,晚上可以在楼下跳跳《小苹果》,闲暇时间还回老家种种田种种菜。

黄河安置点社区主任郑黎生介绍,黄河安置点占地40亩,设置8栋楼,计划安置移民户264户812人,分两期建设。目前,所建安置房已全部建成,共安置移民236户,入住率超过80%。

黄河安置点,只是汉中移民搬迁的一个缩影。截至2014年底,汉中市已搬迁9.43万户,25.8万人,已建设了652个安置点。

“过几年我们也买辆车享受一下城里人的生活”

虽然搬进洋县磨子桥镇移民搬迁安置点已经一年多了,但岳青丽依然保持着在山里时早早起床的习惯。

岳青丽原来住在磨子桥镇梨树村,家里曾经是5间土坯房,有两间房还盖的茅草。“城里人下雨都是往屋里走,我们下雨就往外面走。”岳青丽说,2014年,她在磨子桥镇分散安置点,选中一块地皮。排水、地基等基础设施由政府负责,她只需要在地基上盖房即可。她花了20万,建起一座楼房。岳青丽算了一笔账,如果在老家建同样的楼房,至少要多花10万。“过几年,我们也买辆车,真正享受一下城里人的生活。”岳青丽说。

为了让移民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当地还引进了企业,吸收附近居民就业。磨子桥镇上一家现代化的工厂,李家宇正低头专心做手机充电器,因为是计件工资,每天有将近70元的收入,在这个镇上,在这样的劳动强度下,这样的收入已算不错。这个近300名工人的工厂里,其中超过200名来自旁边的磨子桥移民新区。

2014年,李家宇结束了多年的打工生涯,花了9万元在磨子桥移民新区买了一套104平方米的住房。李家宇觉得,现在的生活很踏实,虽然挣钱没有在外地多,但是很亲切,“终于有了一种家的感觉。”

“没掏一分钱住上新房以前想都不敢想”

“自己没掏一分钱住上了新房,以前想都不敢想,心里高兴得很!”董德成做梦也没有想到,能住进两室一厅的楼房,配有厨房、卫生间和客厅。

董德成今年57岁,是磨子桥镇梁垭村3组村民,早年腿部残疾使他早早就丧失了劳动能力。2011年,他的妻子不幸走失。留下的一个残疾儿子如今已22岁。董德成没有经济来源,靠低保和政府救济维持,原来居住的2间土坯房在2010年的一场大雨中倒塌,只能寄居在弟弟家。今年4月,镇政府投资320多万元修建了40套住宅楼,解决全镇特困户住房问题。这对磨子桥镇梁垭村村民董德成一家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以前上厕所都在房子外面,这下有了单独的卫生间,对我这样的残疾人来说太方便了。”

华商报记者 王亮

商洛

如今开建材店年入20余万元,移民搬迁户刘祖俊——

走出大山 眼界宽了 赚钱机会也多了

7月2日上午,46岁的刘祖俊和以往一样,坐在自家的建材店门口,和几个朋友聊天。从山里移民搬迁至丹凤县竹林关镇丹水社区两年多来,刘祖俊已经适应了眼前这种闲逸的生活。

洪水过后房子变危房为建新家响应移民搬迁

刘祖俊原是丹凤县阳河村人,没有移民搬迁前,大山中的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刘祖俊说,种地那几年,两亩地一年的收入是2000余元,外出打工收入1万余元,他在村里开了个石灰窑烧石灰,收入也有3万余元,总共算下来也就是4万余元。2010年一场洪水将他辛苦建起的石灰窑冲垮。“村里的路断了,房子也被洪水泡成了危房。”刘祖俊说,无奈之下,他只好带着母亲和妻儿到竹林关镇上,靠租房打零工维持生活。

“对于咱农民来说,辛苦点无所谓,但总得有个自己的窝。”刘祖俊说,就在他为一家人的住房发愁时,2012年7月份在竹林关镇,丹凤县政府开始修建移民搬迁社区。“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毫不犹豫报了名。”

新房面积比老房大了一倍山里人住上了单元房

刘祖俊并没有想到,自己当初仅是想给家人重建一个家的决定,从此改变了全家人的生活。

“当时只要同意从大山中搬出来,政府每户可补助6万元。”刘祖俊说,竹林关镇丹水社区这个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当时的居住房是1280元/平方米。另外,移民搬迁户均可在该社区以每1600元/平方米的价钱购买一间面积在15到30平方米不等的商铺。“这个条件可是非常诱人的,能住在这里,咱可就算半个城里人了。”刘祖俊说,之后在亲朋的帮助下,他自己出资17万,加上政府补助的6万元,在竹林关镇丹水社区购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三室两厅的房子,外加一间商铺。

2013年4月,刘祖俊一家人搬进了新家。刘祖俊说,原先自己在阳河村的房子,仅是三间土木结构的瓦房,面积不到60平方米。“新房子就不一样了,面积比原先的房子大了一倍不说,吃水、用电等也方便多了,厕所也换成了冲水马桶。”刘祖俊说,走出大山、住进新房最重要的是,信息不再像以前那么闭塞了,眼界宽了,赚钱的机会也多了。

搬进新房迎来新机搞建材收入比过去翻几倍

“这个移民搬迁小区有30余栋楼,一期、二期就要入住2000余户人,搬新家了,谁都想把家里装修得漂亮些。”刘祖俊说,正是看准这个商机,2013年4月,他在自家的商铺搞起了建材生意。

瓷砖、油漆、装修材料等,在刘祖俊不大的建材店内都能买到。“前几年生意特别好,也确实赚了一些钱。”刘祖俊说,建材店开起的第一年就为他们家赚了15万元,“这样的收入,可是我们家以前全年收入的3倍多呀。”刘祖俊高兴地说,看到装修建材赚钱,他又在镇上开了第二家建材店。现在,除了继续经营两家建材店外,刘祖俊还购买了铲车承接一些小工程,一家年收入有20余万元。“从移民搬迁至丹水社区到现在,也就两年多的时间,咱家的日子可以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刘祖俊说。

搬进来还得“稳得住”平均每户居民年收入超8万元

目前,丹水社区已经安置移民户3000余户,移民户可购买一间15到30平方米不等的商铺,“现在移民户是从大山里搬出来了,但不种地了,这些移民户总得生活吧,每家有了商铺,或自己经商,或将商铺出租,日常生活所需的花销就有了保障。”丹凤县移民搬迁办公室副主任方斌说。

丹水社区主任柯宽荣介绍,为了让移民户致富,丹水社区还组织社区居民外出打工,同时社区还搞起了丝网花制作产业,将一些闲居在家的居民组织起来制作十字绣,然后由社区统一回收销售。“经统计,移民搬迁至我们社区的居民,通过外出打工、制作十字绣、商铺出租,利用自家商铺做小生意等,平均每户居民每年的收入在8万元以上。”

华商报记者 张波 

新闻推荐

村文书救灾被洪水冲走南郑县委号召学习胡万春一心为民的敬业精神

华商报讯(记者曾春)6月28日,南郑县碑坝镇西江村42岁村文书胡万春,在查灾途中疏通公路排水渠涵洞时被洪水冲走。近日,南郑县委决定授予胡万春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作出向胡万春学习的决定。...

南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郑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陕南移民大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