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扶贫车间建村头脱贫致富有奔头

汉中日报 2019-06-18 10:15 大字

初夏的早晨,在勉县新街子镇立集社区移民安置点居住的62岁贫困户段金莲,与70多名村民一起在安置点“利平手工专业合作社扶贫车间”忙碌地做着手工活计。她原本是新街子镇栗子坝村居民,家庭地处深山,现搬迁至立集社区移民安置点居住。老段体弱、丈夫多病、儿子痴呆,主要靠女儿一家照顾。去年,女婿意外发生车祸,下肢截肢,本就困难生活更加拮据。“政府让我搬进了新房,还安排我在家门口上班,既赚了钱又照顾了家里。”通过人社局帮助,就业增收的段金莲每月能挣到1500元以上。

该县通过调研发现,希望在本镇本村就业的占大多数,面对贫困人口就业增收的诸多困难和实际需求,该县积极引导手工艺品、电子产品、农副产品和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贫困村设立加工车间,组织不便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口利用农闲时间进行手工生产。合作社建车间按照“合作社+扶贫车间+农户”的模式,吸纳贫困户入社务工,用产业引导资金入股,参与产业发展,实现稳定增收。全县在专业合作社建立扶贫车间30个。产业基地建车间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采取“龙头企业+基地+扶贫车间+农户”模式,在优质米、茶叶、畜禽养殖基地等建立车间22个。集体闲置资产建车间鼓励有条件的村、农村能人、返乡创业者、县域企业以及苏陕协作企业利用移民搬迁闲置房屋或集体资产,创办新型经营主体或增设生产加工车间,建成就业扶贫车间15个。对建设车间所需房屋、水、电、路、讯等方面优先保障。

同时突出便民,要求扶贫车间建在居民集中区,交通便利,尽量靠近学校、医院、卫生室等公共场所,面积至少达到300平方米,高度不低于4.5米,确保安全、通风。30人以内扶贫车间吸纳贫困户就业不少于10人,30人以上扶贫车间贫困人口用工比例不低于30%;实行弹性工作制,允许接送孩子、照顾老人,工资计件、灵活务工。成立扶贫车间帮扶工作队,全程跟踪服务,做好外围环境保障,帮助扶贫车间吸纳贫困户就业,保障工人权益。对贫困劳动力岗前培训给予补贴;搭建创客沙龙平台供扶贫车间业主和县内外创客相互交流、共谋发展。截至目前,建成扶贫车间67个,带动6800余人增收,1602名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人均月增收1800元以上。

目前,江苏恒源祥,南通政力制衣、伍杉服饰、玺粮农业等品牌企业,来勉创办家纺、服装、特色种养殖项目车间(工厂)7个,完成投资2亿多元,带动就业439人。在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探索了一条新路子。 (闫强)

新闻推荐

“12345”模式使油菜亩产达200公斤以上 生产成本下降至300元左右,纯收益每亩500元以上,陕南油菜主产区推广45万亩

本报汉中讯(农业科技报记者耿苏强通讯员张智)近日,由陕西省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汉中市种子管理...

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勉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