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架车”上的养蜂人

陕西日报 2018-12-20 07:22 大字

12月13日,坐在“铁架车”上的张喜元看着自己养的蜜蜂,内心充满欢喜。本报记者马黎摄

本报记者马黎见习记者甘泉

12月13日,一场大雪过后,大山深处积雪还没化尽,寒意袭人。天刚刚泛白,家住勉县同沟寺镇金丰村的张喜元就起来了,靠着一架焊接的、类似婴儿学步车的“铁架车”在铺满残雪的地上移动。“蜜蜂对温度特别敏感,我一直担心覆盖在蜂箱上的保暖层被风吹走,一晚上没睡好。”张喜元一边检查蜂箱,一边将调制好的糖浆放进蜂箱给蜜蜂补充能量。

人勤快,还会些建筑方面的技术,今年50岁的张喜元曾经过着让村里人羡慕的日子。可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的一天,他在县城一建筑工地务工时不慎从高架上摔下来伤到神经,造成下肢二级残疾。高额的治疗费用、失去知觉的双腿、离家而去的妻子,让他的生活顿时跌落谷底。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意志消沉,多年打拼积累的一切也慢慢消耗殆尽。“那会儿我就想,我不能一直这样下去,我要是垮了,老人怎么办?孩子怎么办?”张喜元说。靠着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在床上躺了一段时间后,他请人帮忙做了一辆“铁架车”,靠其支撑学习行走,并开始谋划自己的致富路。

金丰村林广人稀,生态条件好,一到春夏季节,蜂蝶成群,野蜜蜂常常在树洞、悬崖上筑巢,一些村民在房前屋后摆上蜂箱,抹一些蜂蜜,野蜜蜂自己就来筑巢产蜜了。考虑到养蜂的劳动强度小、环境也适合,张喜元心中一动。2016年年初,他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从村上干部那里了解到扶贫政策后,他到信用社办理了5万元的扶贫贴息贷款。很快,他买回了20箱中华蜂,开始悉心经营自己的“甜蜜事业”。

中华蜂对蜜源要求低、也不易逃跑,短短几个月就繁殖出了80余箱。规模大了,烦恼也随之而来。“养几箱蜂问题不大,就算失败了损失也没多少,但养的蜂多了没技术可不行。”张喜元说。当地政府也想到了他的困难,专门为他安排了农技人员上门手把手指导。张喜元也买来相关书籍自学,钻研养蜂知识。在这期间他学会了上网,先后加入40多个养蜂技术交流群,遇到养蜂难题,他就在群里请教,慢慢掌握了养蜂的方法。2016年年底,张喜元就靠着口口相传的方式卖出蜂蜜200余公斤,增收2万余元。

附近的很多群众知道了张喜元靠养蜂挣了钱的消息,第二年,就有一些人也投入到这份“甜蜜事业”中来。有了成功经历的张喜元变身为一名“土专家”,附近很多人上门拜师学艺,距离远的人则通过电话、微信向他请教。不管是谁,张喜元都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掌握的养蜂经验一一传授,深更半夜有人找他请教,他也毫无怨言。

张喜元的养蜂规模达到200余箱,当地政府决定将他树为致富带头人。在勉县人社局的支持下,张喜元被请到当地“沔水摆渡人”创新创业沙龙的课堂上进行创业培训。他还注册成立了“百花源”养蜂合作社,吸收社员5户,其中贫困户有3户,户均增收2万余元。

成立合作社后,张喜元却将自己的养蜂规模缩小了。“一是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时间和精力不够,还有就是养蜂的人越来越多,我琢磨着卖种蜂收入更高。”张喜元告诉记者。目前他将自己的养蜂规模控制在120箱左右,每年能以800元一箱的价格卖出80余箱种蜂。“从外地买蜂,回来后蜂对本地环境有个适应过程,蜂种也容易选错,我卖出的种蜂就不存在这些问题。”张喜元说。张喜元卖种蜂还附赠养蜂技术指导,手把手地为每名前来买种蜂的人教会养蜂的方法,这些人在养殖过程中遇到问题也能随时联系他指导。

如今,靠着养蜂,张喜元每年能收入8万多元,还带动10余户贫困户增收。下一步,张喜元打算经营好合作社,将“百花源”注册成商标,开发不同的蜂蜜产品,利用线下线上渠道,扩大销售规模。

“实现这些靠我一个人肯定不现实,我希望能用好合作社这个平台,大家抱团发展,也希望带领更多和我一样的人通过养蜂致富。”张喜元说。

新闻推荐

勉县元墩镇村社区“思想奠基·党性塑造”工程启动

本报讯(通讯员李建武)近日,勉县元墩镇村、社区党组织“思想奠基·党性塑造”工程全面启动。该镇出台了《元墩镇村、社区党组...

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