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里开出致富花 略阳县黑河镇发展“三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侧记

汉中日报 2019-04-23 10:20 大字

本报通讯员 张存成 张云芝

仲春时节,和风正暖。走进略阳县黑河镇,清清的河水、绿油油的茶山、金灿灿的油菜花……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在笔者眼前。

“产业丰,村民富。”黑河镇镇长刘晓刚介绍,近年来,全镇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头等大事来抓,按照“一主域两区域”产业格局,鼓励村民养殖乌鸡、蚕桑、种植茶园,努力打造“黑白绿”三色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黑色乌鸡产业,引领发展主流

“这鸡苗好,连疫苗都给打了的,我可以放心喂养,早日卖钱,尽早脱贫,不辜负党和政府的期望。”家住和平村的贫困户李富全抑制不住内心喜悦激动地说。

70多岁的贫困户李富全家中有3口人,老伴年迈体弱、儿子患有疾病,家庭负担非常重。驻村队长马彦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结合李富全家实际情况开出一剂养乌鸡致富良方,并联系当地乌鸡龙头企业黑凤公司,为其发放了60只乌鸡苗,按市场价计算,预计今年能顺利实现脱贫。

包抓乌鸡产业的镇人大主席李建民介绍,像李富全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是产业扶持养殖项目的重点对象,去年养乌鸡户均增收5000余元。目前,全镇现存栏乌鸡25万只,种鸡5万只。

白色蚕桑产业,发展势头正旺

“今年是蚕桑产业发展势头较好的一年。我有6亩桑园,一年养蚕15多张,能多收入6万多元。”日前,岩房坝村退伍军人陈明山想起两年前回乡创业养蚕的经历有些激动地说。如今,村里的贫困户在这里管理桑园和采桑喂蚕,每年能多收入七八千元,现在已有十余户走上养蚕致富路。

蚕桑兴,势头旺。岩房坝村还通过兴宏、景欣等专业合作社吸纳全村贫困户栽桑养蚕,指导村民在桑园里养乌鸡,乌鸡啄食桑园里的杂草,节省除草成本,同时其粪便又变成桑园很好的有机肥,既保证脱贫增收,又实现绿色循环发展。

正如当地一句顺口溜道:“密植桑、简养蚕,十七八天见现钱。”黑河镇充分利用蚕桑产业“用时短、见效快”的特点,结合当地产业基础优势,鼓励黑河坝片区的岩房坝、大黄院、黑河坝、高家坎、和平5个村发展蚕桑产业,栽植优质桑园2500亩,配套建设小蚕共育室,对接销售,让农民手中的蚕宝宝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蚕”。

绿色茶园产业,释放发展活力

春随落花去,人自采茶忙。4月10日,笔者走进李家坪村,好一副“人勤春暖采茶忙”的景象。村民正忙着在茶园采摘新鲜春茶呢!如此苍翠满目的茶园谁能想到五年前曾是一座无人问津的荒山。

茶枝耸立,47岁的赵永祥一边娴熟地采摘鲜叶,一边喜滋滋地对笔者说:“从去年开始,我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掰着手指算笔账,分红后一年能增收7000多元,留在家里种茶,比外出打工更合算。现在村民们都跟着毛支书种茶干劲足得很。”

赵永祥口中的“毛支书”叫毛书能,是村党支部书记,不仅是省级优秀村干部,更是县上有名的致富能人。他立足做强绿茗公司这一龙头企业,将西乡茶园建设先进经验带给农户,实现全村138户农户发展茶产业。此外,通过入园务工、入股分红等多种形式为57户贫困户拓宽了增收门路。

如今,黑河镇大力发展渔洞子片区5个村的茶园建设,依托李家坪村千亩茶园和木家河、上营村原有茶产业基础,新增茶叶种植面积500亩,实现地存茶园2500亩目标。小茶叶,大民生。茶产业已成为老百姓脱贫的“绿色银行”。

新闻推荐

谢明发买房记

本报通讯员王建乐肖菲谢明发也弄不清楚是第几次进城了,他前后跑了多处安置点寻找房源,不是不符合条件,就是已经安置完毕。家...

略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略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