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在颤抖的大地上减少伤害
略阳县高台小学防震避险演练。
本报记者 崔慧芬2008年5月12日,那场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震撼了中国,震惊了全世界,也让人们更加重视校园防震减灾知识普及。日前,记者走访了汉中市唯一一所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略阳县高台小学,探寻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经验做法。
防震减灾意识入眼、入脑、入心 “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文明校园”……刚来到略阳县高台小学门口,记者就被悬挂在大门外的10个牌匾吸引。漫步校园,“应急疏散避险场所”指示牌随处可见;镶嵌在教学楼上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防震减灾知识;各种板报、宣传栏上防震减灾知识;每层楼的楼梯口都贴着一张印有教室分布图和楼道安全员姓名的信息牌;三个应急通道、偌大的塑胶操场……这些软硬件设施,无不透露着浓浓的防震减灾氛围,随时随地让师生增强防震减灾意识。
据高台小学校长冯唯斌介绍,该校始建于1912年,至今已有百余年,是略阳县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校,原校址因位于县城高台而得名。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原校舍受损严重,灾后重建由天津市政府及中国红十字会援建资金2564万元,2009年9月学校整体迁建至现址。这所占地面积11987平方米、建筑面积9860平方米的小学,有1240名学生,82名教职工。整个校园最为醒目的,是6600平方米的塑胶运动场,这是全校师生的应急避难场所。
2009年以来,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特色实践活动,以宣传和教育相结合、培养兴趣和科研相结合,参观考察、观看录像、演练和学科教学研究相结合,增强学生防震减灾意识,促进其综合素质提高。
多形式、多角度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学校每年都会组织4次以上减防灾、地震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模拟演习,要求全校师生在1分30秒内全部疏散到校园安全地带。并在每学期开展防震减灾系列主题活动,根据年级不同,确定不同的活动主题,使全校师生人人知晓活动意义,个个经历活动过程。”冯唯斌向记者介绍,除了知识竞赛、班队会活动外,学校还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讲话及校园橱窗向学生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自2010年2月,学校利用3至6年级《自然》、《科学》教材中的地震知识,让学生学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有关内容。2010年9月,“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正式纳入课表中,每学期每年级开设2节“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拓展课。学校还创新尝试了自然知识与语文、思想品德等学科的融合,进一步深化师生防灾减灾意识。
走进新打造的210余平方米阅览室兼防震减灾科普活动室,在一个个造型别致的书架上,记者看到了各类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读物。“学校在学生中培养了一批‘防震减灾\’科普活动积极分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通过小讲解员、小调查员、小宣传员的身份将更多同学吸引到活动室来。此外,还专门成立了由40余人参加的3个‘防震减灾\’体验型小队,每月不间断地开展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养成学生沉着冷静面对各种危害的心理素质。”冯唯斌进一步介绍。 主动开辟校外教育基地 冯唯斌说,每当节假日和寒暑假时,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社区、进家庭宣传活动,培养学生对防震减灾知识的兴趣和向社会开展“二次宣传”的能力。同时,通过发放告家长书、召开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知晓地震的危害和防震减灾的重要性,以得到家长支持并对其进行防震知识教育。
另外,学校还主动跟县气象站、消防中队、地震局等单位合作,开辟校外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社会实践活动空间;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和“防震减灾”知识相关的各类竞赛,成绩斐然。2009年至今,在省市县地震局的支持下,学校组织开展了多届防震减灾知识、技能的竞赛,使“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不仅局限于高台的学生,更走向了该县其他学校、镇村及社区。
“汶川地震后,让我们意识到加强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很有必要。今后,高台小学将继续探索新形式,使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发挥更大的教育意义。”冯唯斌感叹道。
新闻推荐
十年弹指,守望相助的深情凝聚在灾后重建的实践中,中省拨款、天津援建、八方支援;坚韧不拔、追赶超越的精神熔铸于天汉儿女的血脉里,发扬“5+2”、“白+黑”抗震救灾精神,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如今的汉中...
略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略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