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高铁来了速度即将改变生活!

汉中日报 2017-12-01 12:07 大字

本报记者 曹娜 见习记者 张庆“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在陕南三市中,汉中已率先迈入高铁时代。市委书记王建军曾表示,汉中市目前正在全力打造丝绸之路源点城市,力求向东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向西融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向北融入京津冀经济圈。通过“千亿投资工程”、绿色循环产业、全域旅游等,最终将汉中建成区域中心城市、文化旅游强市、陕西最美城市之新“三市”。列车穿越秦岭,携带着各种红利呼啸而过,对汉中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

进一步催生新经济增长极涌现:打通被秦岭大巴山阻隔的陕川两省,老陕人可以在3小时之内享受到“天府之乐”,巴蜀人可抵达八百里秦川,西成高铁拉动的,将不仅是两座城市的居民消费热情,还有“川陕经济带”数以亿计的消费红利。汉中将作为连接西安和成都两大省会城市的一个重要中转站,将融入一小时西安、两小时成都的高铁经济生活圈。

“随着西成高铁通车,铁路沿线必将出现一批集交通、商业、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而汉中现有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力条件,具备成为省会城市物流集散地和中转站的可能。”略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杨璐认为,汉中作为卫星城市,区域经济活动将会更加频繁,地区功能也会更加多样化,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不管是成都所依托的成渝腹地,还是西安所属的关中平原,巨大的需求释放,都将为汉中经济腾飞插上翅膀。同时,汉中的科技产业、服务行业将在不断增加的需求下迎来新的一轮更新换代,技术更替、规模提升,将进一步提升生产行业的规模和水平,彻底打破原来较为闭塞的发展局面。

促使汉中人生活观念和人生理念发生变化:“高铁开通,汉中人走出盆地融入更大的时空范围,去看看外面的广阔世界的精彩,对于汉中人的“盆地意识”和“小富即安”满足现状的小农意识都会产生强烈的冲击。”略阳县史志办初昕昱认为,这对于促进汉中人人生观念、生活理念、价值观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由于人的转变,汉中这块土地将变得更加开放、包容,更具创新理念和进取精神。

为融入全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大舞台提供了可能:高铁开通,彻底打通了陕西八百里秦川的关中与四川盆地的通道,这个交通大道不仅仅连接了陕川两省,更为重要的是沟通了中国西北、中原与西南的联系。成为中国南北信息、经济、人流、物流、文化等全方位沟通与交流的大动脉。

“由改革开放一直到现在打开山门,我们融入全国和世界经济的大循环,这是时代的潮流。现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津京冀协同发展三大战略,只有高铁开通之后汉中才能在三大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高铁开通,我们就成为大西北丝路带和长江带之间中国高铁唯一经过的地方,唯一一条把西北和西南连接起来的战略枢纽。高铁开通可以把沿线的经济带动起来,特别是把汉中作为陕南核心城市,尽快融入到大关中、大西安一小时经济圈。秦巴山区是全国三大脱贫攻坚区域之一,汉中成为陕南乃至秦巴山区经济中心会带动整个秦巴山区的发展,对脱贫致富也是新机遇。”陕西理工大学陕南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梁中效教授说。

挑战: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机遇总是伴随挑战共生,高铁时代的汉中,有诸多问题急待破解。

旅游资源“同质化”:汉中市提出了“两汉三国真美汉中”的旅游宣传口号,明确了旅游发展的特色和方向。但不可否认的是,旅游资源“同质化”现象依然存在。没有特色鲜明的旅游项目,我们拿什么迎接、挽留住高铁开通带来的巨大游客流?

“故意做旧的城墙一圈、铺上青石板路,再来点仿古建筑,卖的吃喝一样、旅游产品一样,茶叶、菌类土特产,‘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玩遍全国古镇游,如果不听当地方言,我还真不知道置身哪里,来了汉中好像也没例外!”这是一位外地游客来汉旅游后,在社交媒体上的留言。旅游产品同质化,其弊端不仅仅是对旅游产品不利,也不仅仅是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影响,还会逐渐挤压地方特色与地方文化的生存空间。放任其发展,即便到头来我们想重拾地方文化、重建地方特色,以及重新打造富有地方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也将变得十分困难。

“虹吸效应”现象的冲击:大城市由于有更多的制度红利,会在短期内吸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高端生产要素,造成小城市越来越缺乏活力,让弱者愈弱,这就是“虹吸效应”。汉中这座小城与周边西安、成都、兰州、重庆相比,缺乏明显的优势。高铁开通后,大城市消费性价比更高,汉中将面临全方位的逆向流动,贸易、经济、物流、资金、人才等等外流的多,回流的少;对传统农业及农副产品、传统工业和服务行业,也将造成巨大的冲击。短期看,可能导致有些行业难以维系破产或被兼并,一些中小企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城市管理水平的考验:2016年4月2日至4日清明节小长假恰逢油菜花节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212.69万人次,同比增长62%;实现旅游收入9.27亿元,同比增长65.8%。近年汉中市旅游业发展迅速,但也伴随着“成长的烦恼”。市文物旅游局调查资料显示,假日期间,西汉高速、十天高速汉中段车流量比往常增加三四倍,车辆通行缓慢;十天高速勉县北出口拥堵,汉台区、南郑县、勉县观花线路和观花点及重点景区车辆通行相对缓慢;中心城区及部分县城社会酒店监管存在薄弱环节(如明码标价尚未全面落实),住宿供需矛盾突出,引发社会酒店网上预定不履行合同,价格涨幅较大(全国连锁酒店尤为突出),游客投诉多,影响汉中形象;问题接踵而至,如何应对旅游总量急剧攀升带来的环境压力?如何避免社区居民生活受影响?景区的环境管理、餐饮卫生、安全保卫如何?纾解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些问题现实而具体,无法回避,无一不考验着城市的管理水平。

破题:

汉中的强项是“绿色产业”,如旅游业及度假疗养、有机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等,这些产业全是“朝阳产业”,市场广阔,潜力巨大;汉中因“南水北调”环境保持措施有力,环境更好更宜居宜游。“面对高铁开通带来的机遇挑战,‘两汉三国\’的人文历史和‘真美汉中\’的生态环境,就是我们破题的两张王牌。”梁中效介绍,汉中处在独特的亚热带风光自然区,也是唯一南北过渡带。在汉中不仅可以领略到江南风采,也有西北风情,具有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汉中是两汉三国文化追根溯源的地方,比如勉县的武侯祠、武侯墓,就是历史与文化的绝妙安排。他建议,要抓住高铁开通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知名企业来汉投资开发综合休闲度假设施,提升汉中旅游服务软硬件水平,满足各类游客的不同需求。

如何留住人才吸引资金?“要力争与大城市形成产业上的互补,而不是替代关系。只有培育了特色产业,才不会被‘虹吸效应\’困扰,出现产业空心化问题。”梁中效建议,汉中市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利用高校智力资源,进行产教融合,坚定他们为汉中发展服务的热情,使得人才“留得住,用得上”,人尽其才,为汉中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市经济合作局黄开志认为,高铁的通车有助于汉中促进装备制造、新材料开发等关键核心技术转移和研发。依托高铁优势,找准汉中的比较优势,培育发展装备制造、绿色食药、文化旅游等六大特色产业集群。汉中可借此机遇,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实现跨越式发展。

创建一个新格局需要魄力加实力,借助“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搭乘高速列车飞驰,尽管前路布满坎坷,但是有着十九大报告、“十三五”计划的部署、实施,面对机遇和挑战,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发展速度,必将让“真美汉中”的名片愈发闪亮。

新闻推荐

略阳横现河街道办中心小学“校园之星”评选助推校风好转

本报讯(通讯员吴耀晴封西峰)11月17日,略阳县横现河街道办中心小学举办“争做文明之星,成就未来”主题德育实践启动仪式,以此规范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行为,助推校园文明之风持续好转。启动仪式上,该校紧扣德...

略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略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