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吹响脱贫攻坚“集结号” ——略阳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见闻

汉中日报 2017-06-15 11:30 大字

本报记者 杨建平 李荷 黄韦华 通讯员 陈健

初夏时节,略阳县接官亭镇麻柳铺村麦黄桑盛,机耕路修到田间地头,水泥路通达各家门户,告别肩挑背扛迎来“机装车载”。村民们说,扶贫工作队不仅让村子变美了,耕种也机械化了。

陕甘交界处,郭镇干河坝村正在演绎着干群同心脱贫攻坚的故事,昔日远近闻名的“告状村”,如今村民们却安安稳稳坐在村会议室里议事,一心想着怎样脱贫致富。村干部说,有李华这样的第一书记,全村脱贫摘帽就有指望。

类似的点赞,在略阳县的贫困村中屡见不鲜。

“越是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越要加强党的领导。”该县县委书记杨瑞良说,“打赢脱贫攻坚战,各级干部是决定因素,科学统筹四支力量,组织实施好产业扶贫项目更是重中之重。”如何在扶贫攻坚中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核心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略阳县在不断探索中答案愈加清晰。

聚焦一线,“项目党建”下活脱贫“一盘棋”

51岁的马蹄湾镇禅觉寺村支部书记封秀梅怎么也没想到,当了20年的村干部,自己有一天也能像公务员一样按月领工资、每天上下班,离任还能领到退职补贴。

过去因为补贴低,“只让马儿跑,不让马儿吃草”的状况让村干部陷入尴尬境地,为“大家”舍“小家”,经常两头不讨好。如今面对这份职业,封秀梅既欣慰又感到责任重大,作为全县95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建档立卡贫困户94户307人,占全村人数的一半,这意味着带领百姓脱贫是自己履职的重中之重。

与一般提高村干部补贴不同,该县在21个村试点推行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具有身份不变、岗位全脱产、待遇工薪化的特点。县财政以高于地方平均生活水平落实工资待遇,村支书、村主任每月3000元,村文书每月2500元,对取得大专、本科学历的每月增加300至500元,40%的绩效补贴与扶贫工作成效挂钩,促进了村“两委”带头人把80%以上精力用在脱贫。

“吃住在村上,周末带班值班,全天候为群众服务,虽然人更忙了,但心里踏实!”封秀梅说,她家在距村委会5里外的岛湾山上。作为全县为数不多的女支书,推行职业化管理以来,为了不影响工作,她46天没回过家,家务事都是丈夫操心,家人理解,自己无后顾之忧,一门心思工作。事实上,让村干部踏实的不仅是工资,还有理念转变带来的成效倍增。

借鉴抓项目促经济的思维,该县下好脱贫攻坚“一盘棋”,围绕党建引领进行课题化设计、项目化管理、工程式推进,实施干群连心、固本培元、人才聚集、先锋引领和机制保障“五项”工程,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镇村党组织书记述职的重要内容,通过深化“双培双带”在脱贫一线发展党员,将村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培训纳入全县干部主题班次培训计划,分批调训轮训580人次,建立700余份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档案,推行教育、科技、卫生、农技和文化扶贫“五到农家”活动,促进了15个村1.36万人越线出列。

建强堡垒,“产业引领”夯实群众脱贫“致富路”

脱贫致富必须有个好支部。昔日的五龙洞镇九股树村种地靠天收、人都往外走,支部班子散软。镇党委认真分析症结根源,选派1名镇干部到村任支部书记,及时配强班子成员,建强组织,夯实基础。新任村支部班子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发展天麻11万窝、猪苓4万窝,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该县通过实施“固本培元”工程,对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履职进行综合研判,从优秀大学生村官、致富能人中选拔32人到村任职,建立村级后备库280人,用“五个一”工作法整顿建强17个软弱涣散村,打造“带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说起创立扶贫互助社,该县郭镇杨家岭村党支部书记李志林感触颇深。从起初只是为了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难问题,到现在成为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抓手,资源变资金、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通过生产、供销和信用合作,经济上同股同酬、权益上民主平等、运作上市场调控,这种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既能使社员脱贫致富,又增加村集体收入,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村上成立合作社以来,为民服务的方式具体了,群众得到的好处实在了,说话也有人听了。”李志林说,兼任扶贫社理事长更要考虑多元发展,除了定量保证社员贫困户,还要吸纳产业大户、一般户扩大体量,组建生产服务组、建筑队承揽微小劳务项目,增加社员收益。3月份以来,扶贫社各项收入超过3万元,社员人均增收800元。

产业是脱贫致富的源头水。建立42个村级扶贫互助社,只是该县党建引领产业扶贫的一部分。围绕“三支柱、四区域”,该县通过在产业相近、地域相邻、资源互补的村组建“联合支部”,在12个产业协会建立党组织,打造17个党建扶贫示范村,实施“十百千示范引领”工程等一系列硬措施,共落实扶贫项目5200余个,带动1.36万人走上产业致富路。

走进农户,“干群连心”浇灌贫困山村“幸福花”

“既然当了第一书记,就得把村里的事当自己的事干。”略阳县城向东80公里,县乡公路尽头就是全省优秀第一书记何昱驻村的观音寺镇毛垭子村。这里山大沟深、地方偏远,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203人,几乎占了全村一半。

驻村两年多来,何昱把件件实事做进村民心坎里:修建通组通户路4.7公里,改扩建村委会、卫生室、文化广场,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新建人饮管道3.8公里,实施51户贫困户增收项目,28户易地搬迁……任期满后,村民请愿何昱留任。

“靠山吃山,扶贫还得带领群众依靠林地做产业文章。”何昱说,要扑下身子真帮实干。在他的指导下,贫困户陈徐高规模种植猪苓年收入12万元,2016年底一举拔掉穷根。

对于略阳干部来说,到脱贫一线建功立业,帮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已是共识。“干部在一线培养、人才在一线选拔”的导向鲜明,县委拿出15名科级非领导职务就地提拔解决脱贫攻坚实绩突出的驻村干部的职级待遇,要求凡是科级后备干部全部到脱贫一线锻炼,新提拔干部要有扶贫一线工作经历。目前,全县选派驻村第一书记97人,扶贫工作队长152人、队员185名,其中科股级以上干部140人。

与此同时,金融、卫生、教育等各方力量聚焦脱贫一线,“双基联动、爱心天使、代理家长”刷新了扶贫工作模式,580名医护人员、1500名教师参与结对帮扶。该县打出党建扶贫“民心牌”,推进“三联两带一争先”活动,38名县级领导联镇包抓扶贫重点村,152个第一包扶单位联村结队,5578名党员和干部结对帮扶13128户贫困户,落实项目资金2186万元,涌现出一批优秀第一书记、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

新闻推荐

构筑绿色希望 ——略阳建立“天宫二号”育种基地助力脱贫攻坚侧记

农业专家在略阳县“天宫二号”育种基地,了解种子的育苗情况。本报通讯员张存成图/文绿色的围栏墙、黑色的遮阳网、“长方形”的地块、沟壑分明拼在一起……。近日,笔者驱车来到略阳“天宫二号...

略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略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