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坝返乡创业青年王显成用传统方法喂养土鸡 追寻小时候家乡的味道

陕西农村报 2019-03-01 22:18 大字

王显成在给鸡投食。

阅读提示

三年前,为追寻小时候家乡的味道,原本在外地从事质检工作10余年的小伙王显成,选择回到家乡创业,以传统养殖结合现代营销的方式,使留坝土鸡身价翻倍,并通过互联网平台使得留坝土鸡一路畅销。

本报记者 姚远 通讯员 马洁 文/图

初春的留坝,大地回暖,万物复苏。在武关驿镇红岩沟村一个林下养殖场,成群的跑山鸡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为山村增添了许多生机。80后“鸡倌”王显成正在给鸡喂食,旁边一群群麻花鸡、血毛鸡、贵妃鸡、窑鸡围在他身边,争抢着吃玉米粒。

追寻儿时的味道

今年31岁的王显成,高中毕业后便远离家乡,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湖北等地工作。多年后,他成了许多人羡慕的白领。然而,常年生活在异乡,王显成对家乡的思念愈发浓烈。

王显成记得,小时候逢年过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口大锅热气腾腾,柴火烧得噼里啪啦响,妈妈将一大盘红烧土鸡端上桌,小孩子光是闻着香味,就已经忍不住咽口水了。

“以前在外地,老乡们聚餐时必点的一道菜,肯定是红烧土鸡。”王显成说,在许多留坝人的记忆里,红烧土鸡不仅是美食,更代表着家乡的味道。

“吃着家乡的土鸡肉,记得住乡愁。”简短的话语,道出了留坝土鸡在王显成心里的分量,“可惜,我在外地吃再多的土鸡,也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了。”

于是,一休假,王显成就会回到老家,吃红烧土鸡,回味家乡的味道。同时,他又冒出想法,这种正宗传统的美味,应该让更多的人品尝到。

经过深思熟虑,2016年9月,王显成选择返乡创业。

扎根深山养土鸡

“刚回来时,我对养鸡是一窍不通,就是个门外汉,所以并没有马上养鸡,而是用一年时间学习和调研。”王显成对记者说,“我参加了县农业局的培训,参观养鸡场,走访农户,请教养殖专家,还在县上的山城公司工作过。”

在积累了一定的养殖和营销经验后,直到2017年7月,王显成才开始养鸡,自己开专卖店。王显成说,店名之所以取名“留坝土鸡”,就是想保持传统喂养方法,留住让人魂牵梦萦的“乡土美味”。

王显成的土鸡以散养为主,除了喂养玉米、青草、虫蚁等纯天然食物外,他还专门加配了“营养餐”,即番薯叶、米糠等,而且这些食料都要煮熟后再喂食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显成购买的第一批鸡苗绝大部分存活了下来,死亡率竟不到3%,这让他坚定了创业决心。

王显成说,他的第一批土鸡出笼后,就有顾客找上门来,很快就销售一空,渐渐地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另外,从上海、江苏、西安来留坝旅游的外地人,也常常过来专门买他喂养的土鸡。

用心经营思路活

“一枚土鸡蛋收价一块五,卖出一块五。一斤鸡肉售价16元到45元不等,比市场价高出5元到8元。”王显成说,他从农户手里收的土鸡蛋不挣钱卖给顾客,就是为了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蛋,也给自己赚个口碑。

尽管王显成销售的土鸡比市场价贵,还是供不应求,销量年年增长。究其原因,还是品质有保障,都是纯正的留坝土鸡。

与王显成合作的贫困户朱忠贵,养了大半辈子土鸡,但都是家庭零散养殖。“以前一年到头也就能卖几只鸡,赚不了什么钱。现在不同了,加上卖土鸡蛋的钱,一年就能挣3000元!”朱忠贵说。

“现在土鸡年销售量达一万只左右,一半是自己养的,另一半是从农户(贫困户优先)家里还有村上的合作社收的,一年挣个10万元没问题。”当谈及创业的感受时,王显成风趣地说,“我已经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纪了,得是下大力气去奋斗了,幸福总归是奋斗出来的嘛!”

下一步,王显成准备把规模再扩大一点,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同时,他还计划今年在西安开个分店,专卖留坝土特产。

新闻推荐

留坝法院调成一起农民工讨薪案

本报讯(通讯员曾运英)“对我们农民工来说,年前领到工资,真是太高兴了!”近日,留坝法院立案庭成功调解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农民...

留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留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