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为发展“绿色打底”把生态环保常扛在肩

阳光报 2019-02-20 01:00 大字

阳光讯(记者 邢静涛)猪年春节,佛坪县舞狮子、耍彩船等民间艺术巡演不放鞭炮、不燃烟火,该县城乡禁燃、禁噪、控违有力有效,空气清新、城乡洁美,接待游客、旅游创收同比分别增长24.9%、45.61%……该县坚持问题导向,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常抓在手、常“扛在肩”,绘就了静美的生态家园,2018年通过国家评估,在全省率先脱贫摘帽,并荣膺“中国最美县域”“陕西省生态建设强县”“省级森林城市”等殊荣,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该县以水源地保护、矿山治理、生态产业、造林护绿等为重点,先后出台秦岭生态保护规划、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全面制定和落实中长期保护规划,创新构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体系,立查立改、销号管理、督查问效、终身追责,针对中省市督察反馈问题,扎实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整治。去年,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保、森林资源保护、“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等专项行动,共治理椒溪河三期、蒲河二期防洪工程10.3公里,治理水土流失30平方公里,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移民搬迁拆旧复垦160.6亩,新增耕地213.4亩,集中开展“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有效遏制农地非农化问题。组建移民搬迁生态修复公司,投资834.5万元,修复治理矿山11个,关闭矿山企业10家,恢复土地156亩。加大清洁能源、绿色食药、新型材料产业培育,耖家庄水电站、金水河梯级水电站达到发电条件,建成石墩河镇垃圾热解气化站,全县山茱萸发展到10多万亩,发展食用菌500万袋、猪苓和天麻67万平方米、冷水鱼100万尾,“佛坪山茱萸”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板栗、香菇等4个农产品通过无公害认证,绿化造林2.4万亩、中幼林抚育0.5万亩、道路绿化80公里,34个秦岭生态专项整治问题全面完成整改销号。全县地表水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空气优良天数351天,位列全市第一,以良好的生态为全域旅游和建设发展“绿色打底”,去年接待游客152万人次,旅游创收5.61亿元,分别增长43.4%、28.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1.0471万元,增长9.5%。

新闻推荐

佛坪 春节旅游创收近六百万

本报讯(通讯员吴燕峰)“佛坪没有雾霾,空气好,还有大熊猫,所以春节就带全家人来游玩!”2月6日到佛坪县过春节的西安游客王某对笔...

佛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佛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