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大侠张泽钧的“熊猫情怀”

南充日报 2019-02-15 02:48 大字

●本报记者 罗虹

24岁,师从著名大熊猫研究专家胡锦矗;36岁,接受 世 界 自 然 保 护 联 盟(IUCN)邀请,成为该组织当时最年轻的大熊猫专家。如今,46岁的他仍潜心研究,“抱” 着熊猫过日子……他就是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首批 “南充市十大杰出人才” 获得者张泽钧。

师从“熊猫教父” 探索国宝的生存奥秘

2月12日,记者走进西华师范大学张泽钧的办公室,只见书柜上各种关于熊猫研究的书籍摆放整齐,张泽钧正埋头阅读。说起与大熊猫结缘,张泽钧表示是一场美丽的意外。

1992年,张泽钧就读于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现西华师范大学生科院)生物教育专业。“我当时打算毕业后做一名教师,没想过会从事科研工作。”张泽钧说,1993年至1995年,高考取消生物科目的政策从试点到全面展开,这个消息对于一心想成为生物教师的他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冲击。

恰好此时,大熊猫研究专家胡锦矗正招收研究生,成绩优异的张泽钧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成为了胡教授门下弟子。他便跟着胡锦矗,走进了大熊猫研究的大门,开始与大熊猫各种接触,从校园到野外,从理论到实践,系统全面地学习大熊猫相关知识,探索国宝的生存奥秘。

2002年,张泽钧被胡锦矗推荐给自己的得意门生魏辅文(现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大熊猫专家)处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10月,张泽钧前往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协会做博士后研究,承担了中美大熊猫合作项目“佛坪大熊猫生态学研究”相关工作。期间在与国际著名动物行为学者Ronald Swaisgood的合作交流中,张泽钧在项目设计、野外调查、数据分析、科研态度等方面不断完善自身科研素养,为后期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野外调查 近距离接近大熊猫

“从跟随胡锦矗老师开始接触大熊猫研究工作,至今已经22年了。”张泽钧说,研究大熊猫就免不了要经常在野外跑,因为野生大熊猫生活在高海拔、原始丛林里,所以他们的调查营地常常驻扎在人迹罕至、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中。2006年,中美两国在陕西佛坪联合开展了一项大熊猫生态研究项目,他和团队来到佛坪建立了野外大熊猫生态研究站,由他担任第一任站长。

艰苦的野外研究环境让每一次追踪大熊猫的机会都变得十分宝贵,获得的数据也异常珍贵,对于追踪大熊猫的画面,张泽钧仍历历在目。在佛坪开展调查工作期间,一次野外调查时,他无意间发现两只雄性野生大熊猫正为了争夺配偶,相互挥舞熊掌、打斗成一团。为了近距离观察,搜集更精确的数据,张泽钧大胆跟上了打架的熊猫。

原始森林里,落叶积了厚厚的一层。尽管张泽钧小心翼翼地尾随着大打出手的大熊猫,但脚下的树叶发出了清脆的响声惊动了大熊猫,它把张泽钧也误认为了“竞争对手”,转身就扑了过来,山坡上无处可躲,情急之下,张泽钧顺势迅速爬上了一棵碗口粗的大树。此时大熊猫坐在树下,对张泽钧开始了象征霸权的“狂吼”。为了吓退大熊猫,张泽钧也在树上不断大吼。大约僵持了几分钟,或许是发现他并不是同类,也或许是无计可施,那只大熊猫便悻悻离开。

在野外,一般人远远地看一眼大熊猫都需要很多运气,而这一次“对峙”是张泽钧最近距离的接触大熊猫,也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勇担责任 用行动致力于大熊猫保护

据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仅1800余只,处于濒危状态,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保护工作,自然而然变得重要。对大熊猫的研究,已是一份社会使命。大熊猫到底应该就地保护还是迁地保护呢?

“大熊猫这个物种很多生态习性、生态特征,是在长期适应野外自然环境下形成的,离开它的生存环境,其实对大熊猫各方面的影响非常大。”张泽钧说,保护野生大熊猫,不仅是保护一个物种,同时也是保护大熊猫所在栖息地的完整生态系统。对大熊猫的保护分为就地保护和迁移保护两种方式,应该将迁地保护与就地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就地保护是野生大熊猫保护事业的根本。

“通过监测和统计数据来看,近年来,随着国家在大熊猫的分布范围兴建保护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措施,大熊猫种群在不断增长,数量也在增加。”张泽钧说,目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里,已将大熊猫的濒危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

在张泽钧眼中,大学不能仅限于教书育人,科研人员也不仅仅是发文章、评职称,作为一个社会人,应有一个思想高度,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虽然改变濒危动物处境,维持生态环境安全任重道远,但是每一个科研人应以生态保护为己任,致力于将科研成果服务于社会,用行动承担着一个社会人应担负的责任。”张泽钧如是说。

■人物档案:

张泽钧,男,博士, 研究生导师,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处处长,主要从事大熊猫、 小熊猫等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生态学与进化生态学研究。出版著作9部,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 其中SCI收录期刊论文40余篇, 研究成果被中央人民政府网站、新华社、四川日 报 、Nature, Science Now, Reuter, BBC, Science Daily等海内外媒体广泛报道或评述, 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4项。中国兽类学会常务理事;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委员;IUCN熊类专家组成员; 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家林业局大熊猫保护管理咨询专家; 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专家技术委员会委员《兽类学报》编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新闻推荐

我和水牛的故事

张扬水牛,是农村人耕田犁地的好帮手。我在佛坪县城长大,却与老家的一头水牛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老家,是佛坪县陈家坝镇廻龙...

佛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佛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