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三份与众不同的入党申请书

汉中日报 2017-06-30 11:25 大字

本报记者 何大龙现年54岁的冉龙种、40岁的罗全财、39岁的程良智,同为佛坪县大河坝镇联合村村民。近日,他们不约而同地做了同一件事,向驻村第一书记任文吉递上了各自的入党申请书。6月23日至24日,记者看到了这3份语言质朴无华、情感由衷而发的入党申请书,并就申请入党的缘由,对3位申请人作了采访。

“我提出入党请求会有人议论,为何54岁入党?因为能成为党组织中的一员是我今后梦寐以求的光荣而幸福的人生归宿。”6月23日,在冉龙种位于大河坝镇高家梁异地安置点的新家,记者除了看见两室一厅的新房,还有贴在墙壁上的医疗保险政策宣传单、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单、精准脱贫明白卡。患有严重耳疾的冉龙种说,自己青、中年时,或在家种地,或在外务工,日子没什么起色,心里也觉得空荡荡的。但自从脱贫攻坚启动,被列入贫困户后,他从有坍塌危险的土坯房搬进了光堂明亮的安置房,从四处打工到加入县上的农业合作社和村上的工程劳务队,有了相对固定的收入。而在物质方面渐渐有了改观的同时,感念党恩和包扶干部倾力相助的他也盘算向党组织主动靠拢,以给自己的精神和信仰找到归宿。基于此,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下了上述话语。

与冉龙种一样,罗全财也对党怀着相同的情愫。2015年,种植猪苓、天麻的他,得到了扶贫项目补贴,顺利脱贫。和他生活在一起的聋哑舅舅,也享受到了五保户政策,定期领取高龄补贴、烤火费、电费补贴。对此,罗全财在入党申请书中由衷地写到,“近两年的扶贫工作,党员把贫困户当亲人,劳心劳力帮助他们。我舅舅叫罗哑巴,是个残疾人,一直受到党员干部的关心和帮扶,让我深受感动,还有许多贫困户在党员干部的耐心帮扶下摆脱贫困,天底下除了中国共产党,哪还有这样的好党!”

而母亲残疾、父亲多病、家庭贫困,家住联合村三组半山腰的程良智,则更显出人生的曲折。1994年毕业于韩城煤矿技工学校机电专业的他,被分配到了渭南市蒲北煤矿,但3个月后企业便关闭了,后在佛坪县轻机厂干了半年电焊工,厂子也倒闭了。其后,他不得不背上行囊,加入到了南下打工的队伍。直到2016年,帮扶干部通过扶贫办帮他贷到5万元产业扶持贴息贷款,一次购买种羊80只,到了年底羊群增加到230只,春节前出栏85只,细算一下,除了145只存栏外,他净赚了23000多元,还获得了县财政5000元的奖励补助。另外,他的父母,在被确认为贫困户后,按政策也享受到了残疾补贴、低保金、养老金。“作为一名农村青年,我曾亲眼目睹了许多普通农村党员为改变山村落后面貌付出心血和汗水。他们顶着烈日、挽着袖子、拿着锄头,与人民群众并肩挖路、架电、引水,大干公益事业,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自费跑市场、找项目、搞示范,带头寻找致富道路……”读着入党申请书的程良智总结到——从1990年到现在的27年中,自己享受过农家子弟考上学的荣耀,经历过就业的煎熬,感受过农民工在外打拼的艰辛,体验过回乡创业磨炼,而直到遇到脱贫攻坚的机遇,才收获了迟到的创业成功。他庆幸自己和父母遇到了扶贫政策和县镇村各级干部的帮扶,相信通过自主创业会使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另外,在采访中,3人均表示,如果党组织没有批准他们的请求,他们也不会气馁,而是将继续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及时充实提高自己,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新闻推荐

迎接高铁时代 发展全域旅游的“佛坪实践”

从“景点时代”到“全域旅游时代”,佛坪县依托秦岭“中国中央国家公园”的自然资源优势,以休闲、度假、养生等旅游产品为主,加快旅游产业的全域化、全覆盖;推动旅游与生态农业、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

佛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佛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