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佛坪栗子坝小学教师都艳 乐守青山育芳菲

陕西日报 2015-11-06 20:56 大字

    本报通讯员 吴燕峰 本报记者 郭妍

苦难的童年,让她从小就品尝了山里娃读书的不易立志从教;踏上讲台13年来,她从山村复式教学点一路走来,历尽艰辛无怨无悔,近10次荣膺市县优秀教师、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教学能手等殊荣……32岁的佛坪县栗子坝小学教师都艳,在秦岭深处甘守清贫和寂寞乐育芳菲,被人们一致点赞。  

都艳出生在佛坪县岳坝镇草林村的一户贫困农家。深知山里孩子读书的艰辛。1999年,都艳考上了城固师范,靠着贷款和学校的生活补助完成了三年学业。2002年7月毕业后,她毅然回到家乡,自愿到当时正缺老师的岳坝乡女儿坝村复式教学点工作。

当时刚发生了“6·9”特大山洪灾害,女儿坝村教学点也校舍受损、泥石满院。都艳放下行李就参加校园重建,科学安排一到四年级的40多个孩子,在整修出来的房屋里混合编坐,迎着灾难走上了讲台。

“那些年都老师给我们教书,吃了大苦!那时我就认为她是个好老师!”都艳的学生、女儿坝村民李静说。当年,都艳和村民们、大一些的学生顶着烈日清场院、拔杂草,她讲课认真、辅导耐心,还编排节目、给她们化妆,带她们走出大山参加活动开阔眼界。一年级学生肖东林经常哭闹逃学,都艳走了十几里山路到他家家访,肖东林逐渐适应了学习生活没有辍学。

每逢雨雪天气,都艳最操心也最辛苦。夏天河水上涨,放学后她要走几里路,沿路送孩子们安全过河回家才返回教学点;冬天,她早早起床生火帮孩子们驱寒;有的孩子家境贫困,尽管自己也不宽裕,她也想办法帮助解决……吃水要到河里提,露天简易柴灶就是厨房,做饭常被烟熏得流泪,饭菜中常有柴烟味、山风刮来的尘土。

周末,她还要步行到12公里外的镇上或20公里外的家,采购、背回下一周的粮油、蔬菜等生活用品,经常汗流浃背、满身泥水、摔倒受伤,不方便回家时就面临断顿。为了心中的理想,都艳咬牙咽下了孤寂、苦涩的生活,还自学考取了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文凭。  

看到都艳为教自己的娃儿念书吃尽苦头,村民们也把她当亲人,改善生活、逢年过节请她到家“打牙祭”,路上偶遇主动帮背行装,雨雪天气送粮送菜,用最淳朴的方式尊重她、帮助她,都艳更加尽心尽力。她在女儿坝村教学的5年里,没有一个孩子辍学,有的学生现在已考上了大学。  

在繁忙的工作中,都艳对困难学生、留守儿童关爱备至。2008年4月,住校学生雍立欣、留守儿童陈红梅先后半夜腹痛、发高烧,都艳均立即把她们送到镇卫生院就诊,彻夜不眠守候照顾,用湿毛巾轮换冷敷帮助降温,直到病情好转或家长来到。龙潭子村困难单亲儿童、三年级学生冯世林成绩差,都艳从一年级的课程开始给他补课,并关照生活,号召学生献爱心,冯世林成绩很快提高。“都老师带班认真、过细,孩子交给她我们放心!”女儿坝村留守妇女王素琴说。

教学中,都艳善于琢磨、总结,常灵活运用板书、图画、朗诵、讲故事、舞蹈动作、互动提问、即兴发挥等多种形式循循善诱,让孩子们精准、愉悦地掌握知识点。她负责的班级成绩、校少先队活动室建设等工作,多次在全县名列前茅或获“省考”好评,她的《6的乘法口诀》、《听音乐编故事(三弦)》等10多项教学设计、网页制作、课件等,连年获省市教学大赛、优秀成果评比奖项,她也多次被市县文体、教研、人社等部门授予“优秀教师”、“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称号。今年,经层层角逐,她又成为全县唯一获得市级“教学能手”的小学教师。 

新闻推荐

“亲子科普游”成佛坪旅游热点

本报讯(记者李卫通讯员吴燕峰)“亲子科普游”成为佛坪县的生态旅游热点,全县端午节期间接待游客、旅游创收分别达1.02万人次、511.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5.8%、12.8%,北京等地的孩子们在“中国熊猫第一...

佛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佛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