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种栽培40多年,汉中市元胡种植面积已达13万亩,产量占到了全国的70%。如何提升质量,掌握市场主导权? 城固主动出击推进元胡产业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衡俊昌 任

汉中日报 2021-04-02 09:58 大字

在三合镇群利村,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与西北濒危药材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合作的试验田里高品质良种元胡苗冒出了新芽。

在三合工业园区,集育种、检验、加工、研发为一体的多功能元胡发展中心选址、论证同步进行。

在三合镇龙王庙社区,由镇政府主导的产销对接会中,企业负责人和群众的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

这都是城固县三合镇元胡产业的发展场景。1972年,汉中市从浙江大量引种元胡,至今已积累了40多年的栽培经验,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13万亩,产量占到了全国的70%,是名副其实的“元胡大市”。作为主产区的城固县,也于2018年获得“城固元胡”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这一过程中,三合镇依靠紧邻108国道、西汉高速的地理优势和当地农民的传统工艺,另辟蹊径,聚焦加工和外销两条路,逐步发展成全市元胡主要加工外销区。截至目前,该镇下辖相关企业、合作社20多个,每年承担了全市80%的元胡加工和外销量,成为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但是,前些年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市场供给结构出现变化。作为主产销地的三合镇感受更为深刻:一方面单纯的粗加工显得力不从心,镇内企业发展方向雷同,相互挤压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国内外药企对高品质原料药的需求不断增大,对群众自产元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该镇农综站站长李宝军作为农业专家,对元胡产业的变化尤为关注。“我们没有定价权,价格和质量药企说了算,现在来看,虽然规模很大,质量却没有稳步提升,长期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如果不转型升级,制定统一标准,加大技术研发,元胡市场主导权会被其他产区蚕食,老百姓的收入风险也会加大”。

等不如干!经过多次座谈和调研,三合镇在市县两级农业部门的支持下,一方面积极扩大对外宣传,增加产销对接会频次,扩大覆盖面,让供销双方相互了解、深度对接,稳住了外销基本盘;另一方面加强与农业类高校合作,建立试验田,培育生态良种,提升元胡质量,壮大核心竞争力。同时,还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增加元胡购入渠道,转变群众种植思路,完善镇内产业链条,让企业、合作社差异化发展。这才有了开头的发展场景。

“市场逐渐饱和,要继续发展,必须提高元胡的质量,培育良种、深加工、建立品牌一样都不能少,政府在其中就要主动承担起桥梁作用,树立服务意识,引导企业和群众发展。”在一次产销对接会上,镇长赵光华把当好金牌“店小二”的服务理念向镇村干部传播。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带领下,无论是产销对接会组织农户、联系客商,还是逐村宣讲种植技术、改变群众固有思路和方式,镇村干部的身影始终在一线。

天色已晚,但群利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国彦还忙碌在田间“。这是我们与西北濒危药材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的合作项目,生态良种要是培育成功了,将极大的提高本地元胡种子的质量。”看着试验田的嫩苗一天一个样,张国彦满心欢喜。从事元胡加工已经十多年,市场规律让他明白,好品质元胡市场走俏,质量差的往往滞销,想让种植农户有稳定收益,就必须提高元胡质量,这也是他迫不及待地改良提升元胡种苗的初衷。在政府的支持下,他的试验田经过了多轮良种培育,改良的效果越来越明显。

据统计,2020年该镇累计开展产销对接会9次,联系引入外地客商400多人,开展政企校合作16次,建立试验田150余亩,邀请农业专家学者授课14余次,培养职业农民63名。全年加工鲜元胡1.4万吨,外销成品元胡0.4万吨,总产值达到9亿元,群众户均增收3000多元。

如今政府、企业、高校、农户的“四位一体”合作模式已经逐步完善,覆盖全镇范围的产业联盟也在顺利筹建中,三合镇在转型升级之路上越走越稳。该镇党委书记陈洪涛说:“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培育良种、打造产业链、塑造高质量品牌,真正让‘城固元胡’这个IP在全国范围家喻户晓。”

短评:

汉中市作为“元胡大市”,至今已积累了40多年的栽培经验,种植面积已达13万亩,产量占到了全国的70%。虽然规模大,但质量提升却跟不上,给农户产业发展带来了潜在风险。面对这一现状,城固县三合镇运用金牌“店小二”的服务理念,在加快产销对接、延伸产业链的同时,引导合作社负责人、种植大户进行技术学习,改良品种,多条腿走路闯出了一条转型升级之路,值得点赞。同时三合镇这种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精神也是汉中市开展“明责、践诺、结果”主题教育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新闻推荐

祭祀张骞活动在城固举行

祭祀活动现场本报汉中讯(记者陈卫平)4月1日,城固县张骞纪念馆内雅乐悠扬、汉礼庄重,2021(辛丑年)祭祀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活...

城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城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